分享

人生真不如陶渊明那一杯酒

 新用户9366MN2j 2022-11-18 发布于江苏

最近,重读了费勇老师的《人生真不如陶渊明那一杯酒》,这本书是F圈友去年推荐。

陶渊明很受世人喜爱,我们在失意、郁闷、孤独时候常常想起他,就像西方人常常会想起梭罗一样,他的《瓦尔登湖》已经成为一种生活态度。

推荐阅读:《一种极简主义生活方式︱读《瓦尔登湖》

中国传统文化中,陶渊明占据一个重要位置,这和他“特立独行”的生活方式有关,他的诗词朴实真挚,看起来并不如苏东坡有文采,但是人们和热爱苏东坡一样热爱他。

对了,苏东坡也是陶渊明的铁粉。

陶渊明和苏东坡骨子里有些东西是一样的,他们不是不知道“顺势而为”的重要性,但他们宁愿随性一点。

正是因为这份随性,木心先生感叹“有时,人生真不如一句陶渊明”。陶渊明的“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行止千万端,谁知非与是”、千秋万岁后,谁知荣与辱”、“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读来让人十分有共鸣。

很多人了解陶渊明,是因为学过那篇著名的《桃花源记》。

世人都梦想找到类似桃花源的地方。

然而,这是陶渊明的本意吗?

在陶渊明的叙述里,进入桃花源的是一个武陵的渔夫,然而他是无意发现的,并不是刻意为之。

后来,有人刻意去找,却发现怎么找也找不到。

这是不是暗示终极的极乐之地并不是我们可以刻意找得到的?

还是,无心插柳柳才成荫?

中国人还是偏爱这样的故事的,记得我小时我看过的很多武侠小说里面的主人公充满了类似这样的传奇。

这是一个层面的陶渊明,但是仅仅这一点是远远不够的。陶渊明其实并不是很完全看重外在环境,他也强调主观的重要性,这一点来看他是积极的。

他在《饮酒 其五》写到: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这是强调主观修行的重要性,这一点陶渊明是入世的,也是很儒家的。

这也后来的王阳明的“心学”是一脉相承的。

这不是鲁迅笔下的阿Q精神,而是洞察人间百态后的觉知。

陶渊明有多爱酒,他的很多诗的名字就简单粗暴的叫《饮酒 》,从“其一”开始……

如果一杯酒不能解决的问题,那就二、三杯、N杯吧。

这让我想起我的那一篇文章:《“成熟”的10点建议》谈到沟通:“如果沟通一次不行,那就N次,能够沟通解决的尽量按此办”。

喝酒喝出生命的趣味,这是陶渊明的境界。就像费勇老师《人生真不如陶渊明那一杯酒》中说:

在这个变幻莫测的世界里,

在这个潮流汹涌的时代里,

在这个到处都是路,

到处又没有路的社会里,

我啊在桃花源里

喝喝酒,

紧紧地看着

你们闹。

(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