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微信之父张小龙刷屏演讲:7点有关人性的观察

 新用户9366MN2j 2022-11-18 发布于江苏

我相信很多人今天被微信之父张小龙的最新演讲刷屏了。演讲原文就不放了,我给大家谈一谈对这长达3万字演讲(太长了,时间有限,对一些我不感兴趣的内容如小程序等直接略过)的人性观察:

01低调的微信和张小龙,有些事只做不说

原文:

8月份的时候,微信的日登录量超过10亿,这是一个特别大的里程碑,这可能是国内历史上第一款APP有10亿DAU的数量级,我们也没有公布过,可能在我们自己看过来,这只是哪天达到的一个问题。但是对于一个做互联网产品的人来说,应该还是一个很值得庆祝的一个事情。

感受:

低调的微信和张小龙,微信的风格一向让人感觉比较克制。这个风格其实挺好的,具体逻辑见我以前写过的文章:《范冰冰:有些事只能说不能做,有些事只能做不能说》。

02不要看对方眼中有刺,却不知我们眼中粱木

原文:

特别是最近我们发布了微信7.0版本,当然又有5亿人吐槽,有1亿人教我怎样做产品了,并且还有8亿人看不懂我们一句话“因你看见,所以存在”到底是什么意思

感受:

不要看对方眼中有刺,却不知我们眼中粱木。这句话来自西方宗教,在我们F进化群共读的书《象与骑象人》也有引用。

这就是人性,我们习惯老是看到别人的缺点,挑他人的刺。而感受不到他人的优点。

即使微信已经做到这种份上了,改个版,还有5亿人在吐槽,实际上更多是情绪的发泄,而不是有益的建议。

03因为看见,所以存在

原文:

“因你看见,所以存在”……这一句话可以从很多的层面理解,就像我在朋友圈里面发了一段王阳明的《心学》,但是并不只是从这一个维度,我觉得是从很多的维度,我不想做一个解释,我觉得有一个神秘感特别好,每个人有自己的解读是特别好的。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解会更好一点,就像微信这么多年以来,微信的启动页面总是一个人站在地球前面,刚发布的时候,有很多人问我为什么是一个人站在地球前面,更早的版本是一个人站在月球前面,那个时候也是很有想象力。对于这个点,我相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解。

因为我们没有标准答案,所以这么多年以来,每次当你看到微信这样的一个启动页面,你可能都会有一个想法:这个人在干嘛?他站在地球前面做什么?过了一年你的想法会变一点,再过一年又会变一点。正是因为这样,我觉得才是一个特别好的启动页面,因为他把想象空间留给了用户自己,10亿用户有10个亿的理解,他会找到打动它的点。所以看起来很多的APP都在把自己的启动页变来变去,微信这个不会变,并且我相信将来也不会变。

感受:

我也很喜欢阳明心学,也做了一些研究,阳明心学强调知行合一,这也符合我新书副标题——从知到行的精进之路,也是一种知行合一的阐述方式。

因为看见,所以存在。按照张小龙的解释来自王阳明的这段话:“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

看起来是一种唯心主义的解释,实际上,我们的开心、烦恼和忧愁……都是因为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然后引发了一种思考,情绪……进而,情绪来了。

04价值观好提,难在知行合一,而不仅仅是一句slogan

原文:

所以微信一直坚持底线,我们要做一个好的工具,可以陪伴人很多年的工具,在用户看来,这个工具就像他的一个老朋友。

什么是“与时俱进”的?

对用户来说,我们不能说,微信就是一个工具,我们要获得用户的认可。

大家知道微信有一句slogan:微信是一个生活方式。……当时其实微信并没有覆盖到那么多生活的方方面面,甚至连微信支付都还没有。但现在回过头来看,它确实代表了一个生活方式。

这是一个生活方式,其实脑袋里面是有一个念头的,微信会介入到每一个人的日常生活里面去。它应该紧随时代的潮流,甚至引导时代的潮流。当时是有这样一种感觉,但其实并不知道它会怎么样去介入,是哪些方面。但是如果不把它定位为一个生活方式,如果只是定位为一个通讯工具,那就会过于片面,或者让我们的未来没有那么大的想象空间。所以现在想起来,当时是很勇敢的提出了它是一个生活方式。

现在我们看到,微信从很多方面融入到大家的生活中,群聊、朋友圈、红包、公众号、小程序等等。我觉得微信实现了生活方式这个梦想。

感受:

虽然张小龙不太承受微信的克制,但是一直坚持这样一句slogan就是一种克制的行为。

难点并在于提出这样的口号,其实我们知道很多公司都有提客户第一或者客户至上的价值观,甚至一些还贴在墙上,但是他们从来没有从行动上来落地。

口号也就是口号。但是,微信和张小龙的确做到了初心不改,在行动上也支撑这些,这一点非常难得。

05微信朋友圈的阐述,张小龙洞察人性后的选择

原文:

所以朋友圈是一个表现自己的地方。

朋友圈为什么鼓励发照片,而不鼓励发文字呢?文字的操作比较曲折一点。这个问题我之前解释过。因为我觉得,对多数人来说,写一段文字,是很难的一件事情,特别是这段文字还要表现好自己的人设。但发一张照片,就要轻松很多。

所以为了帮助他表现他的人设,所以让他选取一个很轻松的工具那就是拍一个照片就可以了。但是对于少数很清醒的人,会问自己我要推什么样的人设?

很多年前,我每次发微博,都会问自己一个问题,“你想表现什么?”,大部分情况下,一问到自己这个问题,我就默默的删掉了准备发的文字。当然,大部分人不是这样的,越是短处越要发一个朋友圈来来强化它。它往往是这样的一个过程。说明大家很认可这一点。

但这样也有一些负面的作用。如果你多发几张旅游的照片,大家会认为你经常在外面旅游,如果你发一些加班的可能被认为是整天都在加班。但事实上可能并不是这样子。这只是一个人设推广,它虽然有作用,但是也会过头,你很难表达你的真实状况。

就像我们并不是每一个时刻都是开心或者不开心,但是你只要发朋友圈说我很开心,大家就认为你每天都很开心。我们在朋友圈看到的往往是最好的状态,然后屏蔽了所有的不好的状态……

很多人都说要逃离朋友圈,或者说不怎么用朋友圈了。但事实上这是互联网圈子大家看到的一个假象。大家往往把自己周围的人的情况,当作全世界的人都是这样子的,但是真相并不是这样子的。因为朋友圈本身就是社交,所以一个人怎么可能逃离社交,即使你发东西少了,你也会去看他,然后也去互动点赞评论。它本身也是个社交行为。

可以透露一个数据,从发布到现在,每天进去朋友圈的人数一直在增长,没有停下来的势头。到现在每天有7.5亿人进去朋友圈,平均每个人要看十几次,所以每天的总量是100亿次。

我觉得朋友圈承载了中国人的线上的社交,可能是中国最高效社交工具。它现在每天有这么多人这么多次的频繁进入。好像用户每天要通过做这个功课使得他完成了一个普通人一天的社交,他这一天可能并没有出门,并不妨碍他完成社交。即使你可能不发朋友圈,但是你会去看,你通过点赞评论还是会参与到社交里面,就像完成了一个社交任务……

有很多人问我为什么要设三天可见的东西?朋友之间不会反目?我想简单解释一下。

作为一个设置里面的开关一般来说用的人是很少的,做产品的人都知道,大部分人很懒。但这是微信里面最多人用的一个开关,超过1亿的人把这个开关设置了三天可见,三天可见是一个用户的强大需求,他希望是这样子的……


感受:

张小龙这一大段的描述,我(微信公众号ID:fyfyfx)看完特别过瘾。好的产品设计大师都是人性大师,真是所言不虚。

超过1亿的人把这个开关设置了三天可见,也就是10%的人使用了这一功能。看到这一数据,我还是蛮震惊的。

所以,你以为的真相并不一定是真相。

另外一点感受就是,这个社会人际敏感度是蛮高的,人和人相处并不轻松,这也是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单身主义越来越多的另外一种呈现吧。

06微信朋友圈的阐述,张小龙洞察人性后的选择

原文:

这里就提到关于上次在内部年会里面说的一句话。就是关于善良的,其实我特别害怕一句话被断章取义变成一个句子去传播,这个对于我来说是不太理性的。

但其实每一句话都是有一定的场景的。我只想强调的是我们对于用户的态度上必须是一种善良的态度,而不是一种套路的态度。所以这种善良是一种基于理性之上的善良。如果这是一种非理性上的善良,我认为它是一种愚昧的善良。所以我认为善良本质上是一种能力。

我说的这种善良并不是一种道德上的善良,也不是一种道德洁癖,只有我们对待用户有一种真正的理性的善良,才会使用户更长久的使用我们的产品。

我不想把他理解为一种道德高地,我强调的善良是理性的。而且,我们的同事,能进到公司,说明大家都已经很聪明了,大家缺的已经不是聪明了。


感受:

这个和我们经常和大家说的微信的克制是一脉相承的,也可以说是一种价值观。

善良就是不要把用户当傻子,这个张小龙有清晰的描述。这里,我要谈到另外一个我们曾经非常喜欢的苹果,为什么在2018引起那么多的负面,在我看来就是缺少这种“善良”,把中国的用户当傻瓜,拼命收割。

就像张小龙说的“大家缺的已经不是聪明了”,你苹果卖那么贵,你以为中国用户会一直买账吗?

特别认同张小龙说的善良是一种能力,你得强大起来才有善良的资本和主动选择权,否则你的善良至少是要打问号的,也许对一些人的善良就是对另外一些人的伤害。

07万物之中,希望至美

原文:

有一句话我很喜欢,是一句电影台词,我想用它来作为今天演讲的结束。

“万物之中,希望至美。”很多人知道这句话。我经常想的是如果微信不能给用户带来哪怕多一点点希望,我们就没有办法去判断我们做的事情是到底是对的还是错的,所以它也是我们衡量的准则。

感受:

这个电影我给大家推荐过,来自《肖申克的救赎》,我相信很多人都看过,因为实在是太经典了。我的新书也有引用到这部电影,当然不是张小龙提到的这句话。

万物之中,希望至美。我们人总需要活下去的希望,否则明明知道人总是要死的,还活着干什么?

这也并不是要求大家一定按照哲学家的建议要“向死而生”。

这个希望也是因人而异的。回到前面我们提到的王明阳的“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这个希望在每个人心中的定义是不一样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