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写作,是一种纸上的修行

 柳兮 2022-11-18 发布于江苏

你好呀,这里是柳兮。最近焦虑了一段时间,越想越累,最后一键清空内容。也明白了,再焦虑,也不如一复一日地努力。
聪明如何,笨又如何,诚实如何,圆滑又如何……三四十岁的人了,不再刻意去改变性格。人无完人,好好努力比什么都强。
读书写作是治愈焦虑的方法之一。读一本书,写几篇文章,可能不会给生活带来什么变化,但如果一直读,一直写,就会发生质的变化,潜移默化影响我们的思维和生活。

没有写作之前,我不是很珍惜时间,只要有空就上网,刷朋友圈。那些文章,都是一些心灵鸡汤,虽然很励志,但治标不治本,只能一时起作用,不能落实到行动。

我还特别爱逛街,经常买衣服和饰品、摆件。喜欢吃零食,哪里有小吃街,我就经常去逛。每次买买买,吃吃吃后,就会觉得特别的满足。我用外在的物质来填补内心的空虚和悲观。虽然对现状不满,但我找不到突破口。

就这样蹉跎了很多年。

让我真正做出改变的是,在我极度压抑崩溃的情况下,我加了一个青年作家的微信。她在朋友圈经常转发自己写的文章,我每篇都看。

她在文章里说,她从小的梦想是当个作家,所以一直笔耕不辍,26岁那年,她终于出版了人生的第一本书。她还说,女生不应该放弃自己的爱好,坚持下去,也许有一天,会遇见花开。

我的梦想也是当个作家,看完她的故事,我决定重拾我的梦想——写作。

我开始大量阅读,刻意练习写作。从最基本的散文开始,写身边的人和事,再接着写书评、故事、文案……渐渐的,越写越熟稔了。

自从开始写作,我便爱上了阅读。虽然读书很慢,一年也读不了多少本,但吸收很好。我把阅读写作当成事业来做,保持一定松弛感的同时,基本不会浪费时间。

自从开始写作,我意识到了时间的重要性,也认识了一些优秀作者,才明白优秀的人之所以优秀,不是因为他们有多聪明,而是他们更善于利用时间。

曾看到一个作家的演讲,很励志。她是一名70后中专生,原来在老家一所乡村子弟学校教书。后来停薪留职,南下深圳。因为没有文凭,她举步维艰,最惨的时候连旅馆都住不起,只能借宿在别人家,遭受冷眼甚至驱赶。

后来她找到了工作,用第一份工资报考了学历。她很喜欢写作,用第一份工资

为了圆一个作家梦,她带着自己的书稿再三拜访出版社编辑,终于如愿出版了第一本书。后来,她怀孕、生子、带娃十一年,这十一年里,她出版了十一本书。前些年,她又学习了绘画和书法,拜名家为师,现在她的水平得到了业内人士认可。

看完她的视频,我想起一句话:一个人的学历不是终点而是起点。学历只能代表她大学毕业时的水平,如果不持续学习、努力,也会被后来者超越。诚然,学历很重要,但学习力,热爱也很重要。

她带孩子,兼顾家庭的同时,出了十几本书,自考学历,学画画、书法,样样又都做得那么出色,这些都要大量时间学习和练习。而且写作者想要持续输出,就要大量阅读,这都需要时间的积累。从她的故事里,我看到了热爱、自律的力量。

曾国藩说: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一个聪明人,如果愿意下笨功夫,脚踏实地,那她一定会越来越优秀。

古人说,静能生慧。一个人能沉下心来写作,阅读,本就是一场身心的修行。能把写作做好的人,心性已经得到很好的锻炼,再做其他事就会很容易。

写作,磨炼了我的心性,彻底改变了我的心态和生活状态。让我不再焦躁、迷茫,让我更加务实,脚踏实地去努力。

写作,让我明白,大俗即大雅,真正的高贵是质朴,生活才是真正的道场,万事万物皆可成文。

写作,它让我活得更真实,学着做更好的自己。

写作,是一种纸上的修行。

作者:柳兮
微信(gusuliuxi),期刊作者。江苏省作协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湖南省网络作协会员。已出版散文集《阳光暖暖,流年珊珊》。签约电子书《你的付出,终将美好》番茄小说、掌阅上架。
出版小青文美文系列图书合集《十万种乡愁》《星星的眼睛》《我在未来遇见你》《深深太平洋》《拉着我的手》《把世界放在耳边》《谁说这是白月光》等,文章入选《2020中国年度散文诗》《遇见梦想,遇见美好》等多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