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腹诊——经方诊断技术的特色,很多人却不会用

 新用户5616Y0eR 2022-11-18 发布于辽宁

腹诊的内容占据了《伤寒论》《金匮要略》的相当大篇幅,是经方典籍中非常高光的部分,不仅是经方诊断技术的特色,也是经方的优势之一,具有极大的实用价值。

(1)用来判断疾病的虚实:腹力是否充实,体现患者的营养状况、体质强弱,以及患者对疾病的反应力度。腹力充实有弹性,按之有抵抗,或痛甚,手不可近者,为实。腹部按之柔软,或按之似痛、重按之却不痛者,或腹痛喜按为虚。可以说,腹诊是判断虚实最为直观的检查项目。

(2)判断方证的重要手段:单纯凭借望、闻、问之一是不容易得出具体方证的,但腹诊却可以指导选方。根据某一腹证而直接决定使用某方,这是腹诊与其他诊断方法的不同之处,也是经方医生重视腹诊的重要原因。这方面在《伤寒论》《金匮要略》中有许多体现,后世也有较好的事例。《中国腹诊》(王琦主编)中载治一女性患者,47岁,腿肿反复发作1年余,伴面部浮肿、眼睛发胀,无腰痛及大小便异常,曾在多处医院诊治过,均未好转。腹诊发现腹直肌紧张,右胁下出现胸胁苦满征,判断为四逆散腹证,使用四逆散3剂后腹证消失,腿肿也奇迹般地消失,随访半年,未再复发。这是以腹诊判断方证的典型案例。

(3)用方加减化裁的重要参考:经方运用既有原则性,又有灵活性。比如,后世使用半夏泻心汤治疗心下痞,有人加用茯苓。加用茯苓的依据不仅是患者有心下悸、小便不利等症状,在腹证上也可以有客观的依据。当患者同时伴有心下振水声,提示心下有痰饮,由此加用茯苓来驱逐痰饮。

《伤寒论》中,单凭某一症状或单凭某一脉象就决定某一方证的情况很少,但仅仅依据某一腹证而确定方证的情况却很多。因此,在辨方证的过程中,腹证是重要的“路标”,腹诊也成为诸多诊法中极具特色的诊断技术,被后世医家高度重视,乃至被推崇到“腹诊优先”的高度。

但是很多人对腹诊有不少误区。

误区一,诊腹术就是腹部切诊。

不否认诊腹术是以腹部切诊为主,但在操作中,医者还要用眼观察整个腹部形态,同时聆听腹部的响声,询问患者的不适。因此,诊腹术是一种整合了望、闻、问、切诊等多种手段的综合技术。“腹中雷鸣”即含有闻诊。广义的腹诊还包括胸部,实质是对整个躯干部前面及两侧面的诊察。虽然是局部诊断,但诊腹术却是经方医学最具特色的诊断技术,不仅内科病、妇科病使用诊腹术,其他如外科、儿科、五官科等疾病均应该进行诊腹。

误区二,诊腹术是客观诊察技术。

诊腹既有医者客观的发现,又有患者主观的感觉。属自觉症状者,问之可知;属他觉体征者,望、切乃得。对于那些仅有患者主观感觉不适,但没有医者客观异常发现的,也属于诊腹内容。比如“心下痞”,仅仅是患者剑突下的胀满感,医者按压局部表现为软而无抵抗;若存在抵抗或压痛,则属于“心下痞硬”了。

误区三,诊腹术与西医学腹部触诊类似。

诊腹术是在远古时代产生的,不是诊察实体脏腑,古人的解剖学还没有达到洞察脏腑的程度。对于经方医学来说,胸腹腔内无疑就是“黑箱”。诊腹术不是了解具体脏器的实质病变,而是寻找全身疾病在胸腹部的“投影”,其原理包括内脏 - 体壁反射,即内脏疾病通过相应的脊髓节段反映到某些区域的腹壁,出现皮肤、皮下组织及腹部肌肉的异常改变。腹诊时,患者的姿势也与西医学体检规定不同,患者一般采取下肢伸直,双上肢平放于身体两侧的姿势,医者通常站立在患者左侧,而西医学则要求下肢屈曲,医者站在患者右侧。

误区四,一个患者只有一个腹证。

腹证,作为一个症状或者体征,一个患者身上可以同时存在2个乃至3个腹证,如心下痞硬与胸胁苦满同时存在。也可以是某一个表现突出,而其他处于潜在状态,如以心下痞硬为主,同时伴有正中芯。在临证中需要结合患者的主诉区别对待,明确当下优先重视的腹证。

误区五,方证必备腹证。

认为每一张经方都必须有与之对应的腹证存在,这是机械主义的表现。事实上,不是每一个患者都有腹证存在,自然也不是每一方证都要求见到腹证,有的经方是以脉作为使用证据,有的则以症候群作为使用指征。腹证的形成需要一定的条件,当疾病的发展没有给予这些条件时,腹证是不可能出现的。此外,对于外感病而言,腹证的敏感性不及脉。相反,杂病中诊腹要比诊脉更有价值。因此,重视腹证但不拘于腹证,腹证优先但不唯一,才是正确的诊腹观。

误区六,腹证是一成不变的。

诚然,腹证的形成有时需要较长的时间,但不代表永远如此。病愈时,腹证消失;体力下降,病情恶化时腹证也会消失。当腹证形成的条件再次具备时,腹证又会重新出现。因此,腹证是可逆的。明了腹证的变化性,对于指导临证有着积极的意义。当患者的症状缓解,医者不要忘了重新诊腹,了解腹证的前后变化。

误区七,瘀血腹证的压痛点即瘀血部位。

瘀血的压痛点有的与病变部位有关系,提示压痛处即瘀血所在,此刻疼痛的程度可能与瘀血程度成正比。但并非所有的压痛点都与瘀血有关,此刻疼痛的程度与瘀血轻重没有关系。虽然是痛者不通,但痛之所在并非血之所瘀之处。人们通常认为腹证就是局部病变的表现,诸如胸胁苦满为肝胆疾病,或存在肝功能异常。事实上,腹证是内脏疾病的体表反射,既可以是局部脏器的反射,也可以是邻近脏器病变所致。我们知道,胆囊疾病的疼痛可以向后背放射,肺炎波及膈胸膜可以出现上腹部疼痛。腹证不应该认为就是局部病变的表现。

误区八,腹证的虚实就是整体病证的虚实。

证毕竟还是局部证,有时与整体状态不一致。比如,心衰患者整体虚弱,但腹诊依然可以见到心下痞坚的表现,这是局部的实证与整体的虚证并见,属于虚实夹杂证。但如果腹诊的表现为虚,整体表现很少有实的。患者有巨大肿瘤,或严重腹水存在,腹力强度特别高,但不能仅仅据此判断为实证,要结合整体状况来下结论。因此,在决定治疗措施时,务必要考虑到整体状况,避免一叶障目不见森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