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人 ![]() 后记 贝聿铭说过:“建筑是有生命的。”在建筑企业工作了近十年,对此深有感触。在一个又一个的工地上,我见证了太多的高楼建筑从深坑泥地中生长出来的过程。有人说建筑是凝固的诗,有人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前一阵采访一个安装公司的同事时,听他说到铺钢筋、铺管道时,我忽然想到了建筑像是个巨人这个比喻。 我采访过很多工地上的建筑人,他们有施工员、技术员、预算员、资料员,也有农民工。有五六十岁干了一辈子的老工匠,有刚出校门走上工作岗位的学生。这其中,也有很多的女性,或豆蔻年华,或已为人母。她们工作的地点,不停地跟随着项目走,很艰辛,也很有成就,个中甘苦,冷暖自知。 那些工地上整天和建筑打交道的人,非常朴实。他们身上都有些像建筑的属性:性格坚硬,棱角分明,少言寡语,有容乃大。 我常常在他们的讲述里,去揣测他们对建筑的感情。 在他们手中一砖一瓦一石一木建造起来的高楼,因为他们的心血与汗水的浇灌,仿佛有了生命,有了灵魂,有了感情。他们像看着自己的孩子一样,看着建筑在自己的手中慢慢地长高,长大,变得强壮,然后,用宽阔的胸怀反哺他们。建筑是他们的作品,也像是他们的亲人。 从远古时期的山洞、树屋到现代的高楼大厦,人与建筑,是互相造就、互相成就、互相依赖的关系。因为有了建筑,人们才能在大地上诗意地栖居,才能享受家的温暖。 建筑和人一样,生命周期也有长短。有的建筑可以多年不朽,比人的寿命还要长。而大部分的建筑则寿命则只有几十年。仅以这首小诗,献给从事建筑行业的人们,献给那些奇迹般崛起的建筑巨人。 作者:张春玲,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著有散文集《散板的行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