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人驾到:妈妈牌千层底【韩燕云】

 太行文学l苑 2022-11-19 发布于河南

我出生在上世纪80年代,那时农村普遍生活水平低下,一年四季穿的衣服大多是妈妈亲手缝制的。鞋子也是妈妈亲手制作的,尤其是冬天的棉袄棉裤,全部都是妈妈一针一线亲手缝制出来的,薄的,半厚的,最厚的。现在想来,尤为怀念。

棉花也是自家种的,春耕秋收,雪白的棉花在阳光的暴晒下越发蓬松,妈妈用袋子装好棉花,用小推车拉到弹棉花的作坊,经过脱籽等工序,棉花就变成了柔软洁白的棉絮。

(刘娜娜摄)
制作棉鞋要先纳好千层鞋,纳鞋底要先制作褙子。具体做法是:把平时不穿的破烂衣服包括做衣服剩下来的碎布料收集好,熬好浆糊,找一块平整的门板,刷一层浆糊铺一层碎布料,如此重复,只到四五毫米厚的时候为止。然后放到阳光下晾晒,当布料和浆糊完全变干变硬时揭下来,褙子就制好了。

纳鞋底要用材料之二是麻绳。印象中,妈妈好像总是很忙。农忙时忙庄稼,农闲时织布、搓麻绳、纳千层底,缝补衣服袜子……仲夏时节,贪睡的我时而会在睡梦中听到织布机的声音,时而会听到纳鞋底的声音。当我醒来后,妈妈总会拉着我,拿着一大捆集市上买来的麻,走到有习习凉风的家门口,找一块岸边的石条坐下来,卷起裤腿,劈开麻丝,开始搓麻绳,妈妈搓出来的麻绳又细又长,结实耐用。有时我也会有样学样,可搓出来的麻线总是一拽就断。

制作好原料之后,妈妈把褙子按照脚的样子大小剪好,褙子上面用白布粘上浆糊覆盖粘牢,制作一个千层底大约需要五六层褙子,每两层褙子之间也要用浆糊粘牢。

接下来就该纳千层底了,妈妈戴上顶针,找来带铜把手的大针,针上穿好搓好的麻线,于是千层底上出现了一针针一线线、密密麻麻的针脚。我小时候很调皮,趁妈妈不注意的时候,也会拿起大针,往千层底上扎,可使出了吃奶的劲儿,却没有一次扎成功过,还曾因此弄断了针,这可真是一件费时费力极其考验耐心力量的手工活儿。

再接下来就该制作鞋帮鞋面了。妈妈准备好褙子,准备好红的紫的黑的灯草绒布料,先找来纸做的鞋样子,然后用剪刀在褙子上剪出鞋样,再用浆糊把做鞋面的灯草绒布料沾到褙子外面,褙子里面也要贴好里子,边缘处要缝上各种颜色的细细布条加以装饰。这样,鞋面就算制作完成了。

最后一步,把做好的鞋帮鞋面和千层底用结实的麻线缝合在一起,一双纯手工制作的千层底布鞋终于制作完成了。

制作一双这样的布鞋所费时间精力之大,所需工序之多,是现在市面上任何一种鞋子所无法比拟的。当时,全家人一年四季所穿的鞋子都要靠妈妈这一双勤劳的双手来完成。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实在无法想象,我的妈妈为此付出了多少……

妈妈手巧,儿子出生后,妈妈为他手工缝制了四双猫头鞋,所需工序除了上面制作千层底的工序之外,还需要用五颜六色的丝线,在鞋头上绣出一个个生动形象的猫头—有眼睛鼻子耳朵胡须的猫头,做这种鞋最能考量制作者的专业水准了,妈妈制作的猫头鞋保暖舒适,猫头的形象可爱乖巧,幼小的儿子穿在脚上,被无数人羡慕。妈妈做的猫头鞋更是现在市面上卖的幼童棉鞋所不能比拟的。

最近二十年,流行起了皮鞋、皮靴、豆豆鞋、面包鞋,有高跟的,有低跟的,材质也多样,羊皮的、牛皮的、也有鞋里面有羊毛保暖的。价格昂贵、样式新颖,可我越发怀念小时候妈妈亲手缝制的千层底棉鞋。

暖暖棉花情,悠悠相思意!

【作者简介】:韩燕云,女,林州九中教师,喜读书,爱旅游,钟爱文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