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乡情散文:想起母亲做的布鞋

 九州君子好人 2020-05-02

文:唐古拉的风

图:来源网络

儿时我生活在农村,农村生条件很艰苦,百姓的生活也很贫穷,衣服、鞋子等等都是母亲一针一线缝出来的,不论家里有多少口人,所有的穿着,从头到脚都是母亲们一针一线的缝制出来的。家里人多的母亲更挨累,起早贪黑,一年四季每天都在忙,每天都有忙不完的活儿。就拿做鞋来说吧,做一双鞋少说得十天八天的,多说得半个月二十天。

做鞋的工序很繁琐,先要打gebo(音哥布),就是用浆糊把破布条儿一层一层的粘起来,在太阳底下暴晒后形成的硬布板。打gebo(哥布)一般是在立秋以后做的事情,因为立秋以后天气干爽了,不返潮,打的gebo(哥布)硬实,做的鞋子挺实,耐穿。打gebo(哥布)的时候先熬浆糊,那时没有白面,用高粱米面,或者玉米面,或者两掺儿的面,如果家里有白面就加里一把白面,增加浆糊的黏度。

然后用一块木板,没有木板可以用饭桌,在桌面或者木板上涂上一层浆糊,把各种碎布条粘在上面,有粘三层的,叫哥薄gebo(哥布),有粘四层的叫厚gebo(哥布),也有粘五层的,但是很少用五层的gebo(哥布),粘好以后把它拿到太阳下面暴晒,太阳越爆,晒出的gebo(哥布)越硬实,质量越好。gebo(哥布)晒得干干的了,把gebo(哥布)从木板或者桌面上取下来。在纵向的顶端扎个窟窿,穿个麻绳,系个绳套,挂在干燥通风的地方,不要放在潮湿的地方,那样会使gebo(哥布)受潮,做鞋就不结实耐磨了。

gebo(哥布)做好了,就开始做鞋底,鞋帮。取出鞋样儿,有鞋底的样儿,也有鞋帮的样儿,鞋样儿是根据每个人脚的大小不同剪出来的。每个人剪的鞋样儿不同,有的好看,有的不好看。用过去老话说,有的人剪出的鞋样儿秀咪,有的人剪出的鞋样儿咧吧。我母亲心灵手巧,剪出的鞋样儿就好看,当时我家左右邻居前后院的七大姑八大姨家的人的鞋样儿,都是出自母亲的手。

鞋样儿剪好了先把鞋底的样儿放在gebo(哥布)上剪出底儿样儿,每个鞋底都要三层或者四层gebo(哥布)。孩子们的底儿一般放三层gebo(哥布),干活的大人们的鞋底儿放四层gebo(哥布),四层鞋底儿禁磨些。左右脚还得分清,不能做成两只鞋底一顺撇的。鞋底剪好了以后,把毛边用白色的或者黑色的寸带儿沿上边儿,这样做出来的鞋耐磨也好看,每张gebo(哥布)底儿都要沿上边儿,然后把三层或者四层gebo(哥布)鞋底儿再用浆糊粘到一起,压实,等待完全干燥以后,开始纳鞋底儿。

鞋底做好了,放在那里等待干燥的时候,就开始做鞋帮儿,鞋帮儿也是用gebo(哥布)做的。也有鞋样儿,做什么样式的鞋用什么鞋样儿,棉鞋有棉鞋样儿,单鞋有单鞋样儿,一个人的棉鞋样儿与单鞋样儿的大小都不一样,大人的、小孩的,夏天的、冬天的鞋样大小也不一样,款式也不一样,成年男性冬天的棉鞋是脚背中间用薄薄黑皮子沿的一根筋或者两根筋的棉鞋,一般成人的棉鞋都是小上的,就是鞋面与鞋底缝合处是在鞋的里面缝合上的。男人们夏天穿的鞋也是小上的,夏天的鞋是小的椭圆口。因为棉鞋里面要续上棉花,所以棉鞋样儿比单鞋样儿要大些。相中好一块gebo(哥布),把鞋样儿用针线缝在gebo(哥布)上,然后按照鞋样的大小、样式剪鞋帮儿,鞋帮儿剪好了,涂上浆糊粘鞋面。用什么样的鞋面,就把鞋面粘在鞋帮上,粘好了,放在一边等待着干燥。成年人的鞋面和男孩子鞋的鞋面,一般都是黑色的斜纹布或者黑色的灯芯绒,我们也把这样的灯芯绒叫趟绒,斜纹布和灯芯绒布面结实耐磨,成年男性用黑色帆布的鞋面为了耐磨,有的在鞋面上用缝纫机轧上密密实实道道。女孩子们的鞋面的花样就五花八门的了。有的用花色的灯芯绒做鞋面,有的用带小碎花的斜纹布做鞋面,颜色红色、蓝色、黄色、土黄色,总之颜色很多。

一切准备就绪了,鞋底也放干了,就开始纳鞋底儿。纳鞋底儿是要准备工具的。纳鞋底的工具有锥子,大号的缝针,顶针、还得有用线麻纺成的线麻绳。纺线麻绳的时候先用榔头把线麻锤软,撕成小细丝,用热水泡好,然后用纺线的纺车把线麻纺成粗细适宜麻绳,用来纳鞋底。纳鞋底儿时针脚儿越密、行距宽距越小,鞋底越结实耐磨。我大姨纳的鞋底就非常好,针脚儿密,行距宽距都很密,很禁穿。而且活好的人纳出的鞋底好看,横看成行,纵看成行,斜看也成航。纳鞋底儿不是一天两天能纳好的,快手也得四五天才能纳成一双鞋底儿。所以那时的母亲们没有两手闲下来的时候,空闲下来与人闲聊时,手里也纳着鞋底儿。

纳鞋底儿是个力气活,也是技术活,纳鞋底儿用的是巧劲儿,不能用蛮劲儿,是凭手的巧劲儿的,先用锥子在厚厚的鞋底上扎一个眼儿,然后把针从锥子扎的眼儿穿过去,用顶针顶一下,翻过鞋底,用手捏住针用力地将麻绳拽出来,当把麻绳拽到底儿了,再把麻绳缠到锥子把上几圈,用力拽拽,直到麻绳紧紧地才放手。麻绳磨起刺了,母亲们就用嘴唇抿一下。锥子扎涩了,就在头发里蹭蹭,也许头发里的油脂能润滑锥子吧。锥子扎钝了,就在磨刀石或者找块石头上磨一磨,把锥子磨尖尖的,扎起鞋底儿来省力气。纳鞋底是技巧活,也是力气活,经常纳鞋底儿的母亲们的左手拇指的掌指关节都会变得很粗大,那是常年累月用力顶着鞋底儿才能使锥子扎透厚厚鞋底时落下的,有时不小心锥子或者针还会扎破母亲们的手指,手指会流出殷虹的鲜血。所以,那时我们穿的每双鞋子上面都浸染着母亲的辛苦与汗水!

孩子们的鞋是各式各样了,特别是女孩子们的鞋。男孩子们的鞋一般都是方口的,有小上的也有大上的,所谓大上的鞋就是鞋面与鞋底儿是在外面缝合在一起的,孩子们穿大上的鞋显得年轻。

方口大上的布鞋,男孩女孩都能穿,只是男孩子们的鞋不能绣花儿,不能用花色的鞋面,女孩子们鞋面上可以绣上花,可以用各种颜色各种花色的布面。女孩子们的鞋式样也很多,有带带的,有方口的,有圆口的,中间有一根竖梁的叫牛鼻子鞋,还有叫大舌头鞋,舌头小点的叫小舌头鞋。不论什么样式的鞋,不论大人的鞋,还是小孩子们的鞋都凝聚着母亲的智慧,凝聚着母亲的辛劳与汗水。那个时候每个孩子都希望穿上母亲做的新鞋,但是母亲太忙,没有更多的时间做新鞋,只能在开春的时候,上学了,穿上一双新鞋,过年的时候再能穿上一双新鞋。有很多孩子多的家庭,孩子们穿不上鞋,夏天光脚,冬天趿拉着露着后脚跟的鞋,要不然就是捡大人穿剩下的旧鞋。

我小的时候穿的鞋都是母亲做的大上的鞋,用灯芯绒、碎花帆布或者大绒做鞋面,每每穿上一双新鞋都会跑到学校操上去显摆一番,因我家距离学校仅隔一户人家,当小朋友们投来羡慕的眼光时,心里有一种美滋滋的满足感。学校西院有一家田姓人家,他的女儿和我一般大,叫秀梅,一天她穿了一双紫红花的灯芯绒面的牛鼻子鞋,高兴地在操场上跑来跑去,我们大家看了都很羡慕,那时候每个孩子穿了新鞋都很高兴,都要在小朋友面前显摆一番才满足!

上鞋的时候也是个技术活,如果手艺不好,就会把鞋上歪了,把鞋上歪了是要拆掉重新再来的。上鞋的时候先把鞋帮和鞋底儿对正了,在鞋尖儿那里先缝上两针固定好,再在鞋后跟处固定两针,这就把鞋固定正了,然后把两边的鞋帮鞋底缝到一起,即使这么固定好了,有的笨的媳妇还把鞋给上歪了,咋办?这时这笨媳妇就不好意思的笑嘻嘻的来找我的母亲,让我的母亲帮忙把鞋给上正了。母亲就把这上歪了的鞋拆掉,在鞋的两侧又固定几针,然后让这笨媳妇在母亲的眼皮子底下把鞋上好了再回家。母亲是我们前后街、左右邻居中做活最好的,哪家媳妇做活方面有问题都会向母亲讨教!

过去看谁家娶的媳妇巧不巧,会做活不会做活,就看这媳妇的鞋底儿纳的咋样?竖行横行斜行是不是在一条直线上,针脚儿密实不,会不会上鞋,上的鞋歪不歪,做衣服的针脚儿密不密,要是做衣服针脚儿小而密,纳的鞋底儿横看成行,竖看成行,斜看也成行,针脚儿密实,就说这媳妇会做活儿,这家娶个好媳妇!

后来经济条件好转了,不用纳鞋底儿了,可以去集市上买来塑料底,自己做鞋面,这使得母亲们做鞋就省劲儿多了。再后来连塑料底的鞋都不需要做了,穿的是买的板鞋,球鞋,皮鞋。现在商场里有卖老北京布鞋的,看着这些老北京布鞋就会想起小时候母亲辛苦做鞋的情景。现在想起来,小时候母亲做的每双布鞋里都浸满了母亲对我们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