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随笔||“小鲜肉”可不是肉

 冬歌文苑 2022-11-19 发布于北京

“小鲜肉”可不是肉

网络发展到今天,已经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不管是交通、运输、教育、医疗,还是文化及社会生活中,网络无处不在。网络与社会高度融合,密不可分。在互联网出现之前,我们的传统社会也在不断的发展之中,但与当今的网络社会相比,那种发展肯定是渐进的、逐步的,人们都自然、顺畅地接受着社会的发展。新事物的出现,都有一个渐进的孕育、成长过程。

当社会进入网络时代,社会变化的节奏呈现出了前所未有的状态,新生事物层出不穷,所谓的目不暇接让我们有了更新的认识。很多人都还没有做好准备,没有适应过来。比方说,网络新词的出现,频率明显高于传统社会时代。很多专业词典上还没有的词语,在网络上及社会生活中,已经被广泛使用。这些新词的出现,在丰富语言的同时,其实,也同时带来了很多问题。有些问题已经引起人们的重视,有的可能还在不知不觉中,如果任其自由发展,是可能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的。

像大家已经熟知的“内卷”“杠精”“无语”等网络新词,过去是没有的,它们的出现,确实能很恰当的表达当下社会中的某种现象和人的状态。但是,有些新词在使用的时候,如果不分场合,不分使用者的身份和受众的感受,就可能产生不好的效果。

近些年,在各类媒体上常见到“小鲜肉”一词,我在好多“主流”的电视和纸媒上都曾见到过。在他们那里听到,或看到“小鲜肉”一词,我就觉得有一种异样的不舒服感。

我在网上搜了一下,对“小鲜肉”的解释有多种,但基本的意思应该是“长相俊俏,好看的年轻男性”。这个词形容的是人,既然是人,除了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形体以外,还一定有属于自己的各种人格权利、尊严、情感、思想的。可“肉”呢?显然是不能跟人比的,其权利、尊严、情感、思想当无从谈起。我们把一个活生生的人比作“肉”,我就怎么都觉得不恰当,尤其是在主流媒体上广而告之,就更不合适了。

当下,还有像“剩女”一词,大家在很私小的场合说一下也就算了,彼此都能明白指的是哪一类人。但是,若要把这个词搬上正式媒体,我认为也有不妥之处,好像多少对人有些不尊重的成份。

网络社会一日千里的前进着,网络用语中每天都可能有新词出现,我们每个人都是参与者,都当要不断的学习,在使用网络新词时,不能简单地搬用,尤其是媒体,不能忘了自己的社会责任。

插图/网络

 

作者简介

严圣华,湖北荆州人,从军20年后退役,现定居于武汉。专注于金融投资、研究。业余时间爱好阅读、思考,所写文章散发于期货日报、新浪财经等媒体。

用诗和远方,陪你一路成长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冬歌文苑工作室

名誉顾问:戢觉佑 李品刚

文学顾问:周庆荣 王树宾 白锦刚

法律顾问:北京盈理律师事务所

总编:琅    琅 

副总:蔡泗明  倪宝元   赵继平

编审:孟芹玲  孔秋莉   焦红玲

主编:石   瑛  赵春辉

审校:严圣华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