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汉人王猛为何辅助胡人皇帝苻坚,而不是支持汉人正统的东晋王朝?

 北雁寄南书 2022-11-19 发布于湖南

引言

西晋时期塞外众多游牧民族趁西晋八王之乱,国力衰弱之际,陆续入侵中原,建立数个非汉族政权,这就是历史上备受诟病的五胡乱华。但事实上五胡是西晋末乱华胡人中势力最大的五个部族,实际的数目远非五个。五胡乱华的一个直接结果就是形成了与南方东晋政府的对峙,中国历史从此过入了南北朝时期。

五胡内迁示意图


苻坚和前秦政权

寿光三年(公元357年),苻坚与兄苻法等杀死了残暴不仁的前秦君主苻生,自立为大秦天王。苻坚其人在历史上的名声很好,作为一个胡人皇帝能在汉人皇朝更替为主流的历史中留下美名,实在是不容易。

苻坚

北魏的孝文帝也是胡人皇帝,也是位汉化政策的急先锋,历史名声也不错,但《魏书·附录》中,却很明确地说“孝文是很强,但比起苻坚来说,还是有所不及的”。

苻坚执政时期,当时的百姓有歌谣赞曰:“长安大街,杨槐葱茏;下驰华车,上栖鸾凤;英才云集,诲我百姓”。

呵,瞧瞧,即便是汉族皇帝有几个能得到百姓如此赞誉的。

《国史大纲》中说,苻秦文教尤盛。五胡虽然纷乱,但北方儒学道统不绝。当时河洛一带早就残破荒凉不堪,山西也是东西交兵的要害之地,能够为北方文化残喘托命的也就那么几个人,面苻坚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

淝水之战后,鲜卑慕容垂背叛了前秦,建立了后燕。按理说双方应该是彼此极为憎恨的。可你听听慕容垂是怎么说的:

“我以前在前燕朝廷被太傅(指慕容评)所不容,投奔托身在秦主的麾下,但是又被王猛所顾忌,但是秦王始终以国士之礼待我。”

“秦王待我很好,我也尽心辅佐,但是被二公所猜忌,我由于担心被害而背叛,每当想起来,实分愧疚,夜不能寐。”

一个皇帝如果连背叛他的臣子都觉得羞愧,过意不去,可见这个皇帝对于臣子那是真的没得说了!

我们再看看王猛是如何看待苻坚的:“伏惟陛下,威烈振乎八荒,声教光乎六合,九州百郡,十居其七,平燕定蜀,有如拾芥。”王猛对苻坚的评价是阿谀奉承吗,肯定不是,王猛是什么人,那是面对桓温都敢一边扪虱,一面纵谈天下大事,滔滔不绝,旁若无人,出言讥讽的绝世猛人。

通过史家,敌人,臣子,百姓等的评价,我们基本上可以看出,苻坚确实是个不错的皇帝。这与民族无关,跟汉胡无关!

总的来说,苻坚有三大历史贡献:

一、统一中国北方,消除了军阀割据混战。

二、大力推动胡人汉化,促进中国北方民族大融合。

三、平定西域,恢复了从汉代开始中原政权对西域的管辖和影响。

所以看待苻坚,不能因为他是胡人皇帝,就对其持有偏见,不能因为他在淝水之战中被谢安谢玄打败,就把他当成一个刚愎自用狂妄自大的历史丑角儿。终苻坚一生,他都是个盖世英雄,是个值得王猛这样的臣子效忠一生的皇帝。


王猛其人

王猛,出身贫寒,好读兵书,善于谋略和用兵,文武双全

王猛

有关王猛的事迹非常之多,但其中最为有名就要数他在面见桓温时扪虱论世谈天下了。东晋永和十年(354年),荆州镇将桓温北伐,击败苻健,驻军灞上,关中父老争以酒肉迎劳,男女夹道聚观。王猛知到这个消息后,就身穿麻布短衣,往投桓温大营求见,意思是见识一下这位名镇江左的霸主。桓温当然也要考校一下王猛了,于时请他谈谈对时局的看法,王猛在大庭广众之中,一面扪虱,一面纵谈天下大事,滔滔不绝,旁若无人。

桓温见这番情景,觉得此人可能有些门道,于是就问道:“我奉天子之命,统率大军北伐讨逆,救百姓于水火,可是关中豪杰怎么没有人来来慰劳慰劳我呢?”

王猛毫不客气地回答说:“您不远千里深入北境,长安城近在咫尺,而您却不渡过灞水去把它拿下,人们都摸不透您的心思,所以不肯前来。”桓温的心思是自己恢复关中,只能得个虚名,而地盘却要落于朝廷;与其消耗实力,失去与朝廷较量的优势,不如留敌自重。王猛暗带机关的话,触及了他的内心,他默然久之,无言以对。过了好半天,桓温才抬起头来慢慢说道:“江东没有一个人能比得上您的才干!”

由上面这个历史场景来看,王猛其实是看透了桓温的算盘,也是深知在东晋的政权是由琅琊王氏、颍川庾氏、陈郡谢氏、龙亢桓氏,这些个世家大族掌握的。自己一介布衣,即使被委派了官职,也很难得到重用。再加上王猛觉得桓温气度够,但又有篡晋之心,势必玷污清名。所以他选择继续隐居读书。

由此我们看出来,王猛是一个心气很高的人,他是要辅佐一位名主,立不世之功,对一般的枭雄还看不上眼。否则以他的才能,未尝不能谋到一个前程。很快王猛就迎来他人生中的一代名主,那就是苻坚,苻坚当时还没有成为秦王,他在向尚书吕婆楼请教如何除去苻生时,吕婆楼向他推荐了王猛。

苻坚与王猛一见面如故,那激动兴奋之情,不亚于刘备遇诸葛,曹操见许攸。而王猛也觉得苻坚身怀大志,同时也是一位贤明有仁德的君主,于是选择留在苻坚身边,为其谋划。王猛选择苻坚与汉胡身份无关,他所看重的是苻坚这个人的德性,志向和才华,以及苻坚对汉文化的仰慕和学习精神。基于这些因素,王猛觉得苻坚就是那个成就自己的明君。

王猛和苻坚君臣相得十八年,鞠躬尽瘁,励精图治。在政治,经济和军事上取得了一系列成就。实现了北方短暂的局部大一统局面。在此期间,北方呈现小康景象。

千秋佳话

王猛死后,苻坚悲痛万分,他曾对太子苻宏说:“老天爷是不想让我统一天下呀,怎么这样快就夺去了我的景略啊”。他按照汉朝安葬大司马大将军霍光那样的最高规格,隆重地安葬了王猛,并追谥王猛为“武侯”。历史上一个以封武侯而被后人牢记的人是诸葛亮,苻坚这是把王猛当成了自己的诸葛亮了。

后世,王猛能够名列“唐朝武庙六十四将”、“宋朝武庙七十二将”。(有关武庙的内容,请参见“历史上的武庙都包括哪些人,武庙又有什么作用呢”),与苻坚的知人善任是分不开的。只可惜,王猛得到了世人的认可,但苻坚由于是胡人皇帝,所以在历史上还是有一些争议。

    历史上人们提起王猛之时,多是对其王佐之才的赞扬。而提起苻坚时,则大多记得是八公山上,草木皆兵,何其不公也!

    史学家范文澜先生的一句话虽然平实,却是对这君臣二人最恰当的评价:“苻坚在皇帝群中是个优秀的皇帝。他最亲信的辅佐王猛,在将相群中也是第一流的将相。”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