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门口的野蛮人:谁终结了魏晋南北朝乱世?

 新用户67984863 2021-09-10

今天我们来聊聊魏晋南北朝,这段历史的时间跨度很长。想用一篇小文章讲透它是不可能的。我们重点要讨论的,是北方部分的历史。更确切地讲,是所谓“五胡乱华”之后的北方历史。

过去上中学历史课,魏晋南北朝总让人头疼,因为它简直乱成一锅粥,记也记不过来。有人评价西方中世纪历史,称其“就像一块杂乱拼缝起的坐蓐。”魏晋南北朝也差不多。南方倒还好,总共就六个朝代(孙吴、东晋、宋、齐、梁、陈)记起来比较方便。而北方就不同了,先后有大大小小几十个政权,热闹程度堪比春晚。

更让人抓狂的是,这些政权的名字还容易被搞混。比方说,取名为“魏”的王朝就有五个(曹魏、北魏、冉魏、东魏、西魏)。取名为“凉”的王朝有四个(北凉、南凉、后凉、西凉),取名为“燕”的王朝也有五个(前燕、后燕、西燕、南燕、北燕),取名为“秦”的王朝有三个(西秦、前秦、后秦),如果你历史学得不好,光是看到这些名字,就直接把它们跳掉了。

当然,混乱归混乱,这段历史却很重要。不仅是因为它为后来的隋唐盛世奠定了基础,更向我们揭示了一条中国古代民族融合的内在逻辑。

文章图片1

1/6 南迁中原的胡族

公元300年,西晋刚统一中国不久,就爆发了著名的“八王之乱”。战争把中原化为一片焦土,北方少数民族趁虚而入,拉开了“五胡乱华”的大幕。

公元311年,西晋首都洛阳被少数民族洗劫,数万军民死于战乱,洛阳城也变成一片废墟,现场惨不忍睹。

自洛阳沦陷后一百三十多年的时间里,中国北方陷入了大混乱。这段历史被称为“五胡十六国”。所谓“五胡”,即匈奴、羯、鲜卑、氐、羌等五个少数民族。他们你方唱罢我登场,相继建立了十几个短命的王朝,轮流过了一把皇帝瘾。

文章图片2

很多人对这段历史的印象是战乱与血腥,尤其是“五胡乱华”这个名称,更加深了我们对这些少数民族的误解。中国自古就有所谓的“华夷之辨”,一提起“胡人”,我们马上会想到一群胡子拉碴,不懂礼数,嗜杀如命的土著,是被文明世界拒之门外的野蛮人。这当然是传统史学给我们留下的固定形象,但真实的胡人绝非如此。

这里的”胡人“,与秦皇汉武时期的匈奴人大为不同。早在东汉初期,就有一大批匈奴人南迁到中原,依附于东汉王朝。到了魏晋时期,匈奴人已经迁居到山西中部,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文章图片3

这些少数民族移民到中原,一般从事农耕工作,地位低下,生活凄惨,很多人沦为奴隶。在汉人的市场上,经常能看到胡人戴着枷锁,被成群结队地卖给汉人贵族。

汉人瞧不起胡人,胡人对汉人的歧视也恨之入骨,加上双方生活习惯不同,胡汉之间的矛盾愈演愈烈。有人曾向皇帝上书,应当对此采取防范措施,将胡人集中迁徙到几个地区,以方便管理。否则一旦胡人作乱,后果不堪设想。只可惜,西晋朝廷没把它当回事。

朝廷自信地认为,胡人人数太少,根本成不了气候,但他们错了。

因为胡人不仅是替你种地做家务,还帮你守卫边疆,这也是自东汉以来延续的传统。镇守边疆,就意味着他们可以带兵,等到被欺负地忍无可忍的时候,他们就会成为吞噬主人的草原狼。

文章图片4

“五胡乱华”就是由这群门口的野蛮人开启的。西晋灭亡,与罗马帝国非常类似。古罗马利用北方的日耳曼人为自己打仗,把日耳曼人养得兵强马壮,于是便打起了帝国的主意。古罗马最终亡于蛮族之手,也是自己酿成的恶果。

而西晋灭亡的深层原因,是胡汉之间缺乏认同,两者泾渭分明。汉人觉得自己是唯一的华夏正宗,而胡人,即便已经在中原生活了几十年,也始终被当做蛮夷对待。但无论如何,双方都不得不面对一个事实,就是大家必须生活在一起,接受统治或被统治的关系。

在之后的上百年里,胡汉融合,成了北方统治者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2/6 胡汉分裂

公元304年,一个叫刘渊的匈奴人成为了大单于。此时,中原王朝已经陷入战乱,趁着这个机会,刘渊在山西建立了自己的政权。

有意思的是,在政权建立之初,刘渊追尊的对象不是自己的匈奴祖先,而是蜀后主刘禅。还祭祀了汉高祖刘邦、汉武帝刘彻、光武帝刘秀等八位汉朝皇帝,俨然以汉朝的继承人自居,连国号都沿用了“汉”的名称。

文章图片5

刘渊是匈奴单于与汉朝公主通婚的后代,充其量只能算刘氏皇族的远亲,此番“借壳上市”,不过是想借汉朝的名义,让他的政权获得汉人的支持。

刘渊从小深受汉文化的影响,他熟读《春秋》、《左传》等历史著作,曾拜中原大儒为师,通晓兵法,文武双全,年轻时得到晋武帝的赏识。然而,仅凭这些还不足以赢得汉人的信任。毕竟,以一个匈奴人的身份恢复汉室,对汉人而言,你不够格。对匈奴人而言,你是抛弃了自己的民族,结果两边都不讨好。

文章图片6

刘渊死后,他的儿子刘聪继位,刘聪和父亲一样饱读诗书。只可惜,这个由匈奴人建立的汉朝没过多久,就因为刘聪的去世土崩瓦解。刘聪手下的将领石勒和刘曜,分别建立了前赵与后赵,两个赵国一东一西,在北方分庭抗礼。

刘曜与石勒都崇拜汉文化,刘曜在长安建立太学,振兴当地的教育。石勒是羯族人,年轻时做过奴隶,虽然遭受过汉族的歧视,但上台后却严禁胡人欺负汉人。此外,石勒还想用佛教的力量弥合胡汉之间的裂痕,并亲自皈依佛门。

文章图片7

石勒雕像

无论刘渊、刘曜还是石勒,他们都试图对汉民族采取融合政策,但效果却不尽人意。

这一方面是因为,胡人的统治技术不过关,仅凭一些表面化的规章制度,不足以收服民心。另一方面,这些初代统治者的子孙也不合格,比如石勒的侄子石虎,就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暴君,他喜怒无常,杀人如麻,个人生活更是荒淫到极致。在他统治期间,北方的汉人人口大幅下降,不少人为了避税,不得不出家为僧。

文章图片8

由于石虎的残暴统治,胡汉双方再次陷入冤冤相报的恶性循环。后来,一个叫冉闵的汉人推翻了后赵。但冉闵的政治水平不比石虎高到哪儿去。石虎杀汉人,冉闵杀胡人,就这么杀来杀去,中原再无宁日。

3/6 苻坚的成功与失败

冉闵把中国北方变成了一座修罗场,无论汉人还是胡人都杀红了眼。战争让各方精疲力尽,大家开始寻求和解。最终,一个叫“氐”的少数民族在西部崛起,而其中的代表,是苻氏家族。

氐族的首领苻健脱离后赵的统治,于公元351年建立了前秦政权。后赵灭亡后,前秦成了北方最强大的帝国。

苻健的侄子苻坚,是南北朝历史上有名的君主。今天人们主要是通过淝水之战了解到他的,要不是因为这场战争,前秦不至于那么早就灭亡。

文章图片9

和许多杰出的胡人领袖一样,苻坚在年幼时就渴望读书,所以从小就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即位之后,苻坚励精图治,模仿中原王朝设立法律,并修建了不少基础设施。更重要的是,苻坚还提拔了许多汉人到朝中做官,大力支持儒学在北方的发展。

苻坚用了近二十年的时间统一了北方。而他的汉人谋士王猛,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影响。苻坚对王猛异常信任,他与王猛之间的关系,也成了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君臣佳话。苻坚在用人方面不拘一格,其宽宏和雅量固然值得欣赏,可一旦用过了头,就会给自己惹来大麻烦。

文章图片10

王猛画像

比如,在消灭了另一个北方政权前燕之后,前燕王族慕容垂逃到前秦,王猛曾建议苻坚把慕容垂杀了,因为对方乃“蛟龙猛兽,非可驯之物。”但苻坚没有听进去。

和之前的胡族皇帝相比,苻坚对汉文化投入了更多的精力和物力。他为国家修建了祭祀用的明堂,并模仿汉人皇帝实行躬耕之礼。为获取汉人的支持,他还恢复了世家大族的户籍,以吸引更多的汉人精英到朝中为官。

苻坚的朝廷夹杂着各族人等,除了汉人,还有鲜卑和羌族等少数民族的人才,甚至还包括僧人。实事求是地讲,苻坚的行政团队是跨种族,跨文化的。但问题是,苻坚的民族政策淡化了本族人的价值,而他的臣僚有很多来自于被征服的地区,这些人并非真心依附于前秦,他们仅仅维持着表面上的一团和气。

文章图片11

但苻坚被自己的成功冲昏了头脑,他渴望一举拿下江南,完成统一中国的大业。

尽管遭到大臣们的反对,苻坚却一意孤行,向东晋发动了战争,结果我们都知道,在淝水之战中,前秦以惨败收场,和平了没多久的北方,也在顷刻间四分五裂。苻坚被杀,北方再次陷入战乱。

传统观点认为,苻坚南征操之过急。毕竟,东晋虽然弱小,但是政通人和,上下齐心,而且有长江天险做屏障,无法轻易攻取。因此,苻坚应效仿当年的司马氏,待稳定了大后方之后,慢慢地等待时机,一旦发现东晋政局不稳,或者君昏臣庸,再讨伐也不迟。这当然是事后诸葛亮的意见。

文章图片12

但站在苻坚的立场上,他能等吗?苻坚很清楚,自己是少数民族后裔,就正统性而言,南方的东晋无疑比前秦更能代表中国。不仅南方的汉人这样认为,就连北方的汉人也是这么觉得的。只要东晋存在一天,北方的汉人随时随地都会离心离德。

所以,唯一的办法,是尽快消灭东晋,如此一来,全国的汉人都没话说了。这正是苻坚急于南征的根本原因。他的方法是,用武力征服各民族,再用宽宏的政策吸引他们加入,这种胡萝卜加大棒的策略,需要苻坚政权拥有极大的文化影响力,这需要长时间的积淀,而苻坚偏偏忽视了这点。

4/6 北魏的汉化

前秦灭亡后,下一个统一北方的政权是北魏。北魏的创建者为拓跋氏,他们的祖先来自中国东北,随后在山西巩固了地盘。公元386年,北魏正式建立。

北魏的创立者拓跋珪也想融合胡汉各族,但他吸取了苻坚的教训,为确保后方稳定,他推行了“离散部落”制,即把包括拓跋氏在内的各个胡人部族打散,如此一来,这些小部族就难以对皇权产生威胁。

文章图片13

前秦之所以灭亡,是因为苻坚对自己的用人策略过于自信,结果一旦打了败仗,部下们立马反叛,连招呼也不打一声。所以,拓跋珪把那些能打仗的民族,比如鲜卑部落做了重新的编排,将他们分为八部,直接听命于自己。

在此基础上,拓跋氏又创立了所谓“内朝”制度,内朝主要由胡人所组成,他们地位很高,相当于国家的特权阶层。内朝中既有武官,也有文官,他们围绕在最高权力的四周,负责执行皇帝的命令,是拓跋氏的绝对心腹。

北魏设立内朝,主要是出于政治稳定的需要。但这种做法会招致汉人的不满,而且还会威胁到北魏在中原统治的合法性。为此,北魏的第七任皇帝孝文帝,开展了一场激进的汉化改革。

文章图片14

历史教科书上,对北魏孝文帝的改革予以了极高的评价,这场改革的实质,是把胡人变成汉人,他们不仅得学习汉人的礼仪,读汉人的书,还得说汉人的话,取汉人的名字。

在政治制度上,孝文帝直接取消了内朝,由于北魏的领土扩大,内朝官员的人数也逐步攀升,越来越多的汉人进入内朝,内朝作为皇权拱卫的意义,也被不断地淡化。

文章图片15

为了推行汉化政策,孝文帝甚至禁止同族人穿胡服,说胡语,他们被要求忘却自己的身份,变成完完全全的汉人。随后,孝文帝把都城从平城迁到洛阳,以迁都的方式昭告天下,北魏继承了汉人的正统,能和汉人一样把国家治理好。

孝文帝是个理想主义者,他推崇周礼,精通儒家文化,并根据周礼改革了北魏的封爵、后宫、宗庙等制度。他想成为真正的天下之主,与历代的汉人皇帝相比肩。

孝文帝的汉化改革,在入主中原的少数民族政权中最为彻底,甚至比几百年后的元朝与清朝有过之而无不及。但是和苻坚一样,孝文帝忽视了自己的民族身份,他的汉化政策赢得了汉人精英的支持,却失去了胡族军人的拥戴。

文章图片16

在他们看来,汉文化侵蚀了游牧民族的战斗力,使他们腐化堕落,爱上了纸醉金迷的生活。即便汉文化真的挺好,顶多也就让那帮当官的吃香的喝辣的,底层当兵的能图个啥?

所以,拓跋氏的北魏仍未解决胡汉对立的问题,胡人皇帝试图通过汉化摆脱异族身份,却又不可避免地遭到来自本族的抵制,这种抵制将阻碍胡汉融合的进程,并酿成一场灾难。

5/6 南北统一

孝文帝死后,北魏继续实行汉化改革,但效果已大不如前。鲜卑军人们积蓄已久的不满情绪,也在此刻爆发。很快,北魏分裂成东魏和西魏,它们一个定都邺城,一个定都长安。

东魏的面积更大,实力也更强。然而,东魏对孝文帝的政策矫枉过正,重新拉拢鲜卑贵族,汉族被疏远了。所以,东魏始终灭不掉西魏。

文章图片17

再看西魏这边,西魏的实际掌权者是宇文泰。宇文泰很善于玩政治平衡木,他一方面恢复了鲜卑人的鲜卑姓氏,还要求汉人也得有鲜卑姓氏,通过让汉人“自降一等”的方式,来取悦鲜卑人。

对于汉人,宇文泰则沿袭了孝文帝的做法,他继续推崇《周礼》,并利用北方屡遭战乱,大片土地荒芜的特点,实行了均田制。要知道,这可是很多古代皇帝可望而不可即的梦想。除此之外,宇文泰还创造性地将《周礼》与胡族传统相结合,他把胡族的军事贵族,按照《周礼》的框架编制,给他们充分的特权,把野蛮的军事力量整合到文明的制度框架下。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东魏在制度上植入了中原王朝的基因,在身份认同上则保留了少数民族的传统。随后两者共生演绎,相互影响。

文章图片18

东魏之后,取代它的北齐将这一过程继续推进。此时,汉人阶层与胡人贵族的地位已不相上下,他们之间展开了激烈的权力斗争,也让北齐陷入了严重的政治内耗。最终,北齐被北周所灭。

北周再次统一了北方,然而,北周的宣帝宇文赟年仅21岁就去世了,留下了年幼的儿子。而此时的朝中大权,掌握在一个叫做杨坚的权臣手中,这个杨坚,就是后来的隋文帝。

历史走到这里,中国长达三百多年的大分裂,即将画上句号。杨坚挟天子以令诸侯,平定了国内的叛乱,不断巩固着权力。公元581年,北周被隋取代,而这个崭新的王朝,在七年后挥师南下,将南方的陈朝消灭,实现了中国的统一大业。

文章图片19

从西晋永嘉之乱到杨坚平定天下,中国北方经历了长达两百多年的战乱,民生凋敝,生灵涂炭,经济中心也从中原转移到了长江以南。而北方地区在这数百年的混乱中,也完成了一次胡汉融合的马拉松长跑,这其中既有腥风血雨,也有君臣遇合,既有黄钟大吕,也有胡笳长鸣。我们不禁要问,为何是历经浩劫的北方,而不是相对安定富庶的南方,让中国重归一统?

6/6 总结

纵观魏晋南北朝三百多年的历史,南北双方互有攻伐,南方政权虽被人诟病为“偏安一隅”,军事实力也相对弱小,但历朝历代都有过积极的北伐,说南方人没有雄心,只图安稳,未免有些冤枉。

然而,在这场拉锯战中笑到最后的,仍旧是北方人,或者说是以胡人为代表的北方政权,为何会这样?历史学家已经从军事和地理的角度分析了原因,今天,我们尝试从民族与制度层面寻找答案。

文章图片20

总体而言,南方政权相对稳定,自孙吴割据江南以来,南方总共经历了六次改朝换代,南方版图也大致保持了统一。虽然也发生过严重的内乱,但和北方比起来,其烈度和持续时间都要小很多。

南方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南迁的中原士族,如何与江南本地世家达成共治。尽管双方在利益上会有冲突,但在民族认同上是一致的,大家都是汉人,尊奉相同的祖先,有着共同的信仰和文化。

所以,南方的朝代更迭,更多是权力之争,无需在更深层次上寻求融合。

文章图片21

但北方政权就不同,他们既面临内部斗争的压力,更遭受着来自不同民族的威胁。他们不仅要整合权力,还得整合文化与意识形态。前者只需要武力就能实现,后者则需要漫长的积累。

北方政权的另一大特点,是他们大多由胡人建立。胡人虽然在军事上占有优势,但无论在人数上,还是文化上,都不及汉人。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是胡人通过汉化吸纳了汉人,而不是更先进的汉人去主动汉化胡人呢?

胡人政权往往依托于军事实力,但军事实力本身,并不意味着统治的合法性。所以,胡人必须寻求先进文明的认同。然而,作为先进文明的主体,汉人却瞧不起胡人,他们始终认为,胡人没资格继承汉人的大统,这种把汉人视为天下唯一的文明种族的观点,一直延续到鸦片战争以后,也阻碍了汉民族向外融合的努力。胡人越想凭借武力征服汉人,就越适得其反。

文章图片22

胡人为取得统治的合法性,不得不一再向汉文化妥协,代价是遭到本族的抵制,尤其是后者作为权力基础的前提下,汉化的背后隐藏着巨大的政治风险。

其实自刘渊以来,但凡有点眼光的胡族皇帝,皆懂得学习汉文化的重要性,但他们都无法彻底抛弃自己的民族身份,只能在胡汉双方的相互博弈中走钢丝,时而失败,时而成功,不断试错。

而北方特殊的地理环境,则加速了试错的过程。中原位于四战之地,没有天险可守,所以,在北方很难建立长久的割据政权,因为割据一方必须依托高山险阻,北方缺乏类似的条件。这里的竞争逻辑是,你要么把别人都灭了,要么就被别人灭掉。

所以,一旦胡人皇帝的融合政策失败,其代价很快会传导到政权自身,并在短时间内引发震荡,王朝土崩瓦解。这也是为何,北方政权更迭的频率,要远远高于南方的原因。

文章图片23

也就是说,北方的战乱环境,加上胡人独特的身份,加速了胡汉融合的实验过程,也让胡族皇帝一代比一代强,一代比一代熟悉汉人的制度与文化,从而产生更强的适应力。

反观南方,由于政权的构成比较单一,加上有长江守护,南方不需要激烈的变革,也能维持一个相对稳定的局面。但也正因为如此,南方政权不必面对北方人的难题,南朝统治者也不必像胡族皇帝那样,在胡汉身份认同之间,痛苦地做出取舍。

就这样,当北方政权在斗争与融合中不断进化,最终成长为一个开放多元的新物种时,南方政权已经被远远地甩在了后面。南北朝三百年乱世,最终被胡汉融合的北方所终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