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4年河南石缝中发现到男尸, 依旧保持射击姿势, 市领导: 严格保密

 历史探奇 2022-11-19 发布于河南

2014年5月份,阳光照耀下的小山村显得格外温暖静谧。午饭过后,几位老人坐在村口大树下拉家常,这时一位老人提议:我们上山打野兔吧,晚上改善一下伙食。

结果几位老人在追赶野兔的过程中,在石缝里出乎意外地发现了一具男性尸体,几个人被吓得仓皇而逃。

接到报警电话后,警局立即出动了警力奔赴现场。小山村地势偏远,开车需要几个小时才能到达。在路上,警察向村民核实村里是否有人失踪?这具尸体是谁?但面对警察的提问,几位村民哑口无言。

警察看到尸骨后,颇感意外,这具尸骨保持着一个极其特殊的姿势,就像是随时作战的状态一样,于是得出结论,这具尸骨是战争年代留下来的。

那么这具白骨究竟是谁呢?他是如何牺牲在这里呢?根据警察的剖析和推理,那段尘封的历史慢慢浮现出来。

2015年5月的一天,河南省沁阳市的一个偏远山村,几位老人相约到山里打野兔,晚上可以改善一下伙食。幸运的是刚走到后山,就发现一只野兔在津津有味的吃草,老人蹑手蹑脚的靠近野兔,准备将它一举抓获。

谁知,关键时刻,兔子却钻进草丛一溜烟跑走了,到手的鸭子岂能飞走了,于是不肯服输的老人兴致勃勃地追随着野兔,来到了一块叫关爷坡的坡地上,一眨眼的功夫,兔子就钻进了岩石缝中,消失的无影无踪。

老人顺着岩缝往里搜索,突然发现有个“宝贝”反射着太阳光,好奇心驱使下,他把头钻进岩石缝隙中一探究竟,却被里面的情景吓得惊慌失措!原来里面趴着一具森森白骨!白骨上的人体组织已经荡然无存,被吓坏的老人也无心再打猎,揣着猎枪悻悻离开了。

回到村里,老人将此事上报给了当地派出所。民警听完之后,下意识觉得这是一桩陈年旧案,于是开车来到了小山村。在村民的带领之下,民警经过长途跋涉,终于来到了这堆巨石面前,经过村民指认,民警从缝隙中隐约看到一个葫芦形的地道,深深7、8米。

面前的这具白骨虽然已经被草木缠绕,但能看出依旧保持着战斗的姿势,现场有人猜测,这可能是战争年代牺牲的战士。

之后,有专家陆续赶来鉴定之后,最终给出了肯定的答案:这具白骨不是刑事案件的受害人,而是一名抗日英雄。

听到这个结果,立刻引起了社会的无数的反响。

沁阳市老区建设促进会副秘书长的李建国在听闻消息后,也赶到了现场。

虽然说已经做足了心理准备,但是到达现场后,看到巨石之中那具尸骨保持着随时射击的姿势,似乎随时准备奋勇杀敌……李建国平静的内心掀起了巨大的波澜,他忍不住落下的眼泪。

看完烈士的遗体之后,李建国向周围的村民提出了一个奇怪的要求:严格保护秘密,千万不要让任何人知道烈士遗骸的具体位置。

李建国之所以这样说,原因很简单,就是为了凭一己之力最大程度地保护遗骸现场,防止无关人员破坏烈士遗体。

因为李建国的内心依旧记得一件痛心疾首的事情,那就是在常平县附近,曾经发生过一件特别恶劣事件——300多座烈士坟墓被恶意毁坏。

这件事情发生在上个世纪90年代,常平县当地的村民为了盖房屋,为了把地基填平,于是他擅自挖了300多座烈士的坟墓,带着烈士墓碑和尸骨,一同填在了自己家的地基上。

为何这位村民要用烈士坟墓来填充自家的地基呢?

这位村民给的理由也很让人气愤,只是因为烈士坟墓是离他家最近的一块平地,其余地方要么都是大树不好挖,要么都是石头组成,不适合填充地基。

精挑细选之后,这300多座烈士的坟墓,就这样被私自填充到地基之下,再也无法重见光明,让人痛心疾首。

保存了50年的烈士坟墓被毁,这件事如鲠在喉,成了李建国心中之痛。所以当再次发现烈士遗骸的时候,李建国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并下达了“封锁消息”的命令。

之后,李建国等人将这具白骨送到了省里,由法医进行了一系列生物鉴定,最后确定,这具白骨是抗日时期的中国士兵,他已经在这里沉睡了75年,虽然我们无从知晓他的名字,但他的英雄事迹被李建国挖掘了出来。

根据白骨化的具体年代和当地关于抗日战争的记载,李建国做出判断,这名石缝之中新发现的烈士遗骸,应该是“常平阻击战”中窖头防线的一名士兵。

1939年7月,侵华日军发起第二次“九路围攻”,日军为了打开太行山南侧的晋豫通道,集结了30000多名士兵,在太行山附近拉开了近10公里的战线,对我军的阵地发起冲锋。

我军仅有3000多名战士,而且武器装备落后,日军靠着精良的装备和飞机,向我军阵地发起了一次又一次的进攻,敌众我寡,我军只好在战壕和地道、洞窑中来回躲藏,才保存下实力。

这次战斗持续了40多天,丧心病狂的日军久攻不下,急红了眼,于是对我军发射了惨无人道的毒气弹,很多士兵因为吸入毒气最终中毒身亡,但他们在临死前都保持着作战的姿势。这次战役被称为“常平阻击战”。而这次发现尸骸的关爷坡正是窑头防线的主阵地。

杀敌800自伤1000,我军虽然歼灭2000多名日军,但不幸的是我军3000多人的作战团几乎全部牺牲,仅余10人安全撤离。

3000多名战士的尸骨就这样长眠在了常平县的乡野中……

虽然不知道这具尸骨的真实姓名,但通过这些历史线索对比,可以得出,这具白骨,就是当年牺牲的3000名英雄之一。

随后,考古专家在关爷坡开展了大规模的发掘活动,果然又发现了200多具去世的士兵尸体。

那一具具的白骨全部都保持着战斗的姿势,直到临死前,都依然保持着与日本人战斗的准备,在场所有人都被这些保家卫国的战士们感动的红了眼眶。

这件事被报道之后,有记者对李建国进行了采访,李建国表示,早在2010年的时候,沁阳市政府就已经通过决议,准备建立一座常平阻击战纪念馆,开辟陵园统一对烈士遗体进行安葬。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沉睡在地下的战士不为人知,李建国奔走相告发出号召,希望村民发现烈士遗体,积极上报,让他们可以重见天日,得到应有的尊重。

而且市政府也积极联系了,当年填埋300座烈士坟墓的房屋主人,同意将房屋拆除。当地政府将300烈士遗体妥善收集起来,统一迁到当地的烈士陵园。

许多人知道这些烈士的英勇事迹之后,每年清明节前后,都会自带鲜花到陵园里祭奠。他们虽然都是无名之辈,但他们用牺牲换来如今的国泰民安,我们更要时刻铭记历史,缅怀先烈,向英雄致敬!

2021年,常平阻击战战场成功入选河南省第八批文物保护单位。而李建国本人也因为多年来的无私奉献,被评选为“感动焦作十大人物”,誉为当代“谷子地”。

一寸山河一寸血,中华大地是由无数中华儿女的鲜血筑就而成,他们都是中华民族的英雄!!铭记历史,勿忘国耻,向这些无名英雄致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