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甲骨文考生”黄蛉,被川大破格录取,导师:宁愿辞职,也不教他

 昵称32787760 2022-11-19 发布于四川

“我就是辞职不干,也不会再教这个学生了!”这是四川大学,一位名叫何崝教授说出来的话。引起他愤怒的原因,只是因为一名学生。

这名学生,就是2009年间著名的“甲骨文考生”黄蛉。对于四川大学来说,黄蛉可是一位怪才。

文章图片1

黄蛉

他是川大破格录取的学生,还是川大在其他大学,选择用“挖墙脚”的方式招来的。黄蛉进入川大以后,就受到学校老师的认真栽培。

为此,学校还特意将已经退休的何崝教授,从家中返聘了回来。可是没过多久,黄蛉竟然把何崝教授给气跑了。

黄崝到底做了什么事,惹得何崝教授要辞职?他在进入川大前后,又发生了什么样的故事呢?

怪才考生

黄蛉出生于1989年,自幼在四川省长大,在黄蛉小的时候,他的父母便去深圳打工了。

因此,他也是当地众多的留守儿童之一。黄蛉的性格比较沉默,常常一个人玩耍。在童年中,黄蛉经常玩耍的地方就是村后的庙宇了。

文章图片2

那是当地的一所古庙,庙里有一个大钟,大钟上写满了一些奇怪的古文字。黄蛉经常在这个地方玩,也对钟上的古文字十分好奇。

在这种环境的影响下,黄蛉培养出了对古文字的好奇。慢慢地,他便接触到了甲骨文。

甲骨文的图形,都是古人通过智慧演变出来的,在黄蛉的眼中看来,它们就像是有灵魂一样的东西。

但是在当地县城中,与甲骨文有关的资料非常少。凭借自己的热爱,黄蛉闲来无事,便会自己“造字”,他根据甲骨文的特征,时常画一些奇奇怪怪的图案。

随着黄蛉的年龄越来越大,他接触到的知识也越来越多。但是在甲骨文的道路上,黄蛉一直没有学到更多的知识。为此,他便自己去大书店,买了几本讲解古文字的书。

这几本书对黄蛉来说,简直就是快乐的源泉。当他在书上看到一些字,和自己想象出来十分相似的时候,黄蛉就会发自内心地高兴。

文章图片3

渐渐地,黄蛉似乎发现了古文字的奥秘。他在一个个的文字中,仿佛看到了古人的思想。随着接触的文字变多,他越来越喜欢中国的古文字。

在同学和朋友的眼里,黄蛉就是一个怪人,别人在看课程的书籍时,他便抱着一本古书研究。无论上课还是休息时间,都经常能看见黄蛉在研究古文字。

黄蛉对古文字的热爱近乎疯狂,他在平时的书写笔记上,也经常用自己喜爱的古文字。到了高中的时候,他遇到了人生中“第一位明师”。

这位老师的名字叫做蒲体超,在黄蛉的心中,一直认为这样的相遇,就是他生命中的一个奇迹。有一天,蒲老师在黑板上用甲骨文写了一个“对”字。

写完后,蒲老师说:“大家看,这个字,在甲骨文形象中,就是一个人拿着一盏灯。慢慢地,这便衍生出了对照的意思。”

黄蛉在听完这个讲解后,整个人都惊呆了。此时课程上的蒲老师,在他眼中就是一个神圣的巨人。因为黄蛉在这些年里,从来没有听人为他讲解过甲骨文的知识。

文章图片4

从此以后,黄蛉便没有停止过对蒲老师的“骚扰”。他经常拿着不懂的资料去询问老师,蒲老师也喜欢和他一起交流古文字的知识。

在此期间,蒲老师对黄蛉说过一段话,也让他铭记在了心中。蒲老师说:“我们应当知道,每一个汉字出生时的模样。正如我们每一个人,都希望能看到自己出生时的模样一样。”

每当有人问起黄蛉,为什么那么喜欢古文字。黄蛉便会用这句话,来解释他的爱好。

在蒲老师的教导下,黄蛉对古文字掌握进展飞快。有了老师的指点,黄蛉更加如痴如醉地研究起古文字来。

蒲老师对于黄蛉的学习态度,也是非常欣赏。在闲暇时间,黄蛉还经常给老师写甲骨文的条子,师徒二人便常用甲骨文交流。

作文争议

黄蛉的学习成绩中规中矩,虽然不是很优异,但也不是太差。高中的学习很紧张,蒲老师也教导过他不要“偏科”。于是,黄蛉还在高考前努力复习了一段时间。

文章图片5

在模拟测试中,黄蛉的成绩还不是很理想。根据成绩判断,黄蛉的成绩,恐怕也只能过得了二本线。

高考来临之前,黄蛉又听到老师讲了一个问题。老师说:“高考的阅卷老师,一般只有几十秒的时间去阅读作文,一定要注意开头和结尾的写作方式。”

这句话到了黄蛉的耳朵里,却让他有了不一样的心思。黄蛉觉得,几十秒就能评判一篇文章,显然有些不太公平。

于是,黄蛉便想出一个办法,他想让阅卷老师将更多的时间,放在自己的文章,于是在考场上,他便写出了一篇惊世骇俗的“甲骨文作文”。

这个想法可以说十分地冒险,因为这是黄蛉第二次参加高考了。在复读到高三的时候,他才遇到了蒲老师,蒲老师在他考试之前,还特意对他进行了指点。

可是,黄蛉还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做了。他也确实达到了自己的目的,当阅卷老师看见这篇古文字作文时,也是惊呆在了当场。因为这名阅卷老师,一个字也不认识。

文章图片6

黄蛉的高考作文

但是老师毕竟是老师,虽然他不知道这歪歪扭扭的图形是什么,但老师也在第一时间判断出来,这是用古文字书写的一篇作文。

高考是非常严谨正规的,老师们为了谨慎处理,还是将这篇作文上报。为了解读这篇作文,相关领导还请了专家进行翻译。

等到高考结束后,“甲骨文考生”的名头响彻了大江南北。不少人都觉得他是一个天才,但是在其中,有一个人却十分地愤怒,他就是黄蛉的老师蒲体超。

蒲体超认为,黄蛉的做法简直是让他痛心疾首。当然,这只是一种“恨铁不成钢”的态度。

他将黄蛉狠狠地批评了一顿,因为蒲老师很清楚,高考时期的率性而为,将会有多么严重的后果。

果不其然,黄蛉最终的成绩,只有428分,而他的甲骨文作文,也只得到了6分。毕竟语文的作文,是要看文章整体内容的,光凭文字,是说明不了什么的。

文章图片7

蒲老师虽然心痛,但他也很认可自己的学生。

在采访中,蒲老师对记者说:“在考场上那么紧张的时刻,短短几十分钟,能用甲骨文写出一篇800字的作文,黄蛉是国内,当之无愧的第一人。”

由此可见,老师虽然在批评黄蛉,但他同样也在爱护自己的学生。在高考结束后,蒲老师也在向社会发声:“善待甲骨文,善待黄蛉”。

黄蛉的作文,大部分都是用甲骨文写的,一些无法替代的文字,他也是用其他古文字所书写。在某种意义上来说,黄蛉的做法确实很了不起。

一位四川大学的古文字教授认为:“即使是一个研究甲骨文的专家,要是想用甲骨文写一篇文章,也需要很长的时间,而一个高中生,能有如此水平,已经很了不起了。”

有赞扬的,自然也有批评的,毕竟在高考历史上,黄蛉也算是“第一人”了。有很多人并不认可黄蛉的做法,觉得他太过于偏激等等。这篇作文,甚至还引起了学术界人员的争论。

文章图片8

毕竟中国目前的甲骨文,也只有一千多个字,而且现代汉语中,有很多字都是与甲骨文无法对应的。能写出一篇还算通顺的文章,也已经很不错了。

不过在高考这样的环境上,黄蛉的做法确实有些不太理智。毕竟每一分的差距,都能拉开无数个人。而一篇语文作文的分数,更是在考试中占了很大一部分。

进入川大

因为高考的保密工作很好,黄蛉的作文没有被流传出来。在很多人的好奇下,他又凭借着记忆,临摹出来了一篇文章。

拿着这篇文章,黄蛉还拜访了复旦大学的一名古文字教授,他想要学习一下更精深的古文字。但是复旦大学的刘钊教授,因为他分数过低,婉拒了他的请求。

复旦大学的刘钊教授,在黄蛉作文评价中说:“他文章中的大部分字都对,里面用了很多种古文字,但是也有一些字错了。”

文章图片9

同时,复旦大学的刘钊教授说:“等你考到研究生阶段,可以找我帮你推荐,也可以报在我的门下。”

面对复旦大学的婉拒,黄蛉也并没有在意。因为西南财经大学表示可以录取黄蛉,还给出了学费全免的优惠条件。

本来,黄蛉也准备去西南财经大学学习了。因为黄蛉的父亲说:“如果他考不上大学,我就带他去工地抬钢筋,他也就摸不到什么甲骨文了。”

黄蛉当然不想去工地上班,尽管西南财经大学,没有相关的专业。但这并不代表,黄蛉失去了学习甲骨文的机会。

离开复旦大学后,湖南大学又邀请黄蛉去接受测试。在测试中,专家们给予了很高的认可,但是因为他考分过低等其他的原因,湖南大学也没有录取黄蛉。

当时的黄蛉以为,自己只能去西南财经大学读书了,但是在2009年8月,四川大学组织了一批古文字专家,对黄蛉进行了测试。

文章图片10

测试完成后,在9月初,他便收到了四川大学的录取通知书,被川大录取后,黄蛉十分高兴,因为川大有他想要学习的专业。

于是,他放弃了去西南财经大学的机会,经过双方协调,西南财经大学也没有给他发放录取通知书。

于是,黄蛉便前往了四川大学锦城学院进行学习。他的恩师蒲体超也十分高兴,面对一些专家和社会上的指责,蒲老师也一直尽力地维护了自己的学生。

但是在背后,他也经常告诉黄蛉要引以为戒,不能再犯这样的“错误”。两年以后,黄蛉从三本学校“飞入”一本大学,他的故事,也引起了很多人的眼红。

为了能有一个好的学习环境,川大等人刻意隐瞒了黄蛉的最新消息。但是破格录取黄蛉的争议,却一直没有消失。

黄蛉的性格本身比较沉默,如愿进入四川大学以后,他在刻意淡化自己的“身份”。

文章图片11

面对同学们的询问和媒体的采访时,黄蛉也只是在说,自己要好好地学习,争取在甲骨文方面有所突破。

也有很多人佩服黄蛉,为他的低分作文打抱不平。严格意义上来说,黄蛉的作文成绩,也确实有些“低了”。

可是高考就是如此,要想冒险就要承受后果。总之,川大对于黄蛉的到来还是十分高兴的,他们在两年后,又特意聘回了何崝教授,对黄蛉进行一对一的教学。

可是何崝教授在教了他一段时间后,却选择了辞职。在媒体采访时,何崝教授说道:

“我教他的是先秦文献和古文字方面的东西。但是在接受采访时,他竟然说自己会读《文心雕龙》。这可是一本著作,他竟然能说读得懂。何况这本书,也和我们的古文字研究没多大关系。”

在何崝教授的眼里,黄蛉是有一些浮夸的,他觉得黄蛉不应该在媒体前“吹牛”。当然,也不仅仅是这一次。

文章图片12

何崝教授

经过他一段时间的教导,黄蛉的学习情况也不太理想,甲骨文方面也没有太多的造诣,反而性格和脾气倒是变得骄横了。

最后,何崝教授在2011年11月间便提交了辞呈,并且说不会再教黄蛉什么了。至于以后让谁教黄蛉,他也不太清楚。

为此,四川大学也没有给出回应。黄蛉在这次事件后,也选择了隐身,他不再接受媒体的采访了。随着时间的流逝,黄蛉的故事也成了“历史”。

有人支持他,有人反对他。大家各凭己见,说得都很有道理。但是黄蛉曾经的出现,还是给高考界造成了很大的触动。

据说,黄蛉在川大的学习生涯中,一直没有什么太大的成绩,反而他还辜负了何崝教授的一片苦心,最后,气得教授放弃了这个学生。

如今,黄蛉也彻底地淹没在了茫茫人海里,他也没有在古文字上,做出什么成绩。不过黄蛉的故事,还是能给很多学子敲响一个警钟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