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评职称,几种心态要不得

 九妹婆婆 2022-11-19 发布于河南
职称是技术工作者职业生涯绕不开的话题,前些年,中级职称相对简单,但随着近年来竞争越来越激烈,现在中级职称也变得困难起来。今天就来讲一讲关于职称的几种心态?

第一:态度问题
有些人特别容易被社会上的一些不良导向所影响,比如有人抱怨评职称需要花钱,或者说评职称需要提前联系考评官,或者四处造谣,都是跟领导关系好的才行。其实当你决定参加评审的时候,就一定要摆正态度,不要轻易被这些不良的舆论导向所左右,不然就容易懈怠,觉得自己就是陪跑的命,或者走走过场。当你一旦有这种想法的时候,就非常危险了,因为自己都觉得自己评不上的时候,就会消极应对,一旦消极,评职称就会出现坎坷,一遇到坎坷,就更加深自己对所谓的职称内幕深信不疑。
所以态度是非常重要的。要相信,绝大多数情况下,职称评审过程是公平的,公正的。国家已经从各个方面去避免一些不良因素掺杂到职称评审过程中。
第二:资料临时准备
不少人开始评职称的时候,一问,什么成果没有,要专利没专利、要论文没论文,要项目没项目。唯一拥有的就是年限到了,该评了。
就拿论文举例,虽说当前“破五唯”,各地职称文件已经降低了对论文的要求。但是一提到评职称,许多人下意识的想到“论文”。中级职称需要“普刊论文”,高级职称需要“核心论文”。对于相当部分技术工作者来说,难度还是比较大的,特别是企事业单位的技术人员,平时多从事一线工作,重点在于技术的应用。而“论文”更加注重的是理论深度,这就造就一大批人员,谈“论文”色变。往往对论文是一拖再拖,直到自己打算评职称时,还没有一篇像样的论文见刊。于是四处咨询,上下求索。
科研成果的产生,是有周期性的。对论文来说,特别是经过几年的期刊整顿,即使普通论文,发表周期也大大延长,更别提核心论文。对于还有不到一年就要评职称的人来说,短期内想在论文方面寻求突破,是难上加难,现在的普通期刊,也很难做到半年内见刊了,核心期刊的见刊周期,往往要一年以上。
对其他科研成果的周期,实用新型专利的周期为6~9月,地方标准的周期为一年,项目和发明专利的周期要两年。我说这些,还是很顺利的情况下。
所以对于有心去评职称的人来说,建议你提前三四年去准备。
第三:卡线参评
其实评职称最后都会量化成分值,你有多少分值就代表你的能力,你的机会。很多人就容易忽略这一点。
不少参评职称的人,会按照文件最低要求去准备。职称要求一篇论文,绝不发表两篇;职称要求二项地方标准,绝不申报三项;职称需要发明专利,绝不申报实用新型专利。
其实,以上都是职称评审中过于精明的表现。说到直白一点,这不是一个真正的技术工作者该有的表现。卡线参评的人,往往投机者、功利主义者。真正搞技术的人,不会眼睛紧盯评审文件。
职称文件是公开的,你看到的大家都能看到,去参评的人,其实大家都差不多,大都会满足最低的文件要求。如果你卡线参评,难免会被刷下来。为了不被刷下来,四处活动,恶意中伤竞争对手。这都是下三滥的、见不得人的手段,这些手段,本不该为做学问的技术人员去掌握。
国家之所以有职称制度,目的是提高技术人员钻研技术的积极性,促进国家的技术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作为技术人员,你的每一项科研成果,都是你技术能力的直接反映。所以建议参评的人员,应该本着做学术的目的去持续专研。这样你的成果会源源不断,几年下来,回头一看,也许你早就超越了职称评审条件的要求。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