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俄罗斯风情小镇与中东铁路遗迹(10)——记疫情下的吉蒙黑参团游

 三爱先生之馆 2022-11-19 发布于江西

    横道河子镇,因早年有一条南北道路横穿河流,故名“横道河子”。镇区在群山环绕之中,属长白山脉的原始森林生态系统,海拔高,森林茂密,降水量充沛,积雪量较大,积雪期较长,具有世界上著名的森林、冰雪、高山等自然景观。因此,这里除了拥有世界上最大的猫科动物繁育中心——东北虎林园外,还有威虎山影视城和横道河子滑雪场。在1897年之前,位于张广才岭东麓的横道河子一带还是个人烟稀少的地方。中东铁路开始修筑,岭东的一处山坳里涌来大批俄国工程技术人员,以及从关内招集来的大批中国劳工。1903年,铁路建成通车后,横道河子开始繁华起来,俄国人、朝鲜人、日本人、捷克人等外国人与中国人共同生活在这个小镇上,一栋栋具有异国风情的房屋纷纷立起。一时间商贾云集,高楼林立,并博得“花园城镇”之雅称。其独特的俄罗斯文化资源,使得横道河子在俄罗斯和国内都享有一定的知名度。如今,全省唯一的木制东正教堂、中东铁路机车库、大白楼都保留完整,还有近200处俄式建筑留存下来。横道河子已逐步成为欣赏、研究俄罗斯文化艺术、风俗人情,以及旅游观光的热门打卡地。


01  我们的旅游大巴停在马路边,向下走,俄罗斯风情小镇的牌坊就在眼前。拍摄时间10:24分。

  

02  看路标,这里有不少景点,大家都往右手的小马路进去,俺当然也得随大流。

  

03  小镇一条街,估计是120年前横道河子机务段的俄罗斯人曾经住在这里。

  

04  路边鲜花盛开,给老伴拍一张。

  

05  香气袭人。

  

06  蹲下来拍一张。看,身后是石头墙,外面抹黄泥或是涂颜料?

  

07  看烟囱、看门窗、看路灯,与我们的建筑风格大不相同。导游“阿三”说,咱们的房子是一户一个烟囱。俄罗斯房子烟囱多,他们每个房间都有排烟系统。

  

08  离开小马路,走进来拍一张,后院也漂亮。

  

09  这是往回走,还要去参观横道河子机车库。

  

10  再拍一张就走。

  

11  横道河子镇是牡丹江通往哈尔滨的咽喉要道,301国道和滨绥铁路(哈尔滨至绥芬河)穿越全境,距省会哈尔滨253公里,距牡丹江市45公里,距绥芬河口岸210公里。因为其地理位置的重要,横道河子成为中东铁路线上比较大的车站,称作“二等站”。

  

12  中东铁路机车库的外墙一角。

中东铁路是“中国东方铁路”的简称,亦作“东清铁路”“东省铁路”,即中国东省部铁路之意。中东铁路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沙皇俄国为攫取中国东北资源,称霸远东地区而修建的一条“丁”字形铁路。经历六年的施工,1903年7月正式通车运营。随着中东铁路带来的交通便利,货物量人流量大增,商贸发展迅速,许多国家在这里设立领事馆和银行,以铁路为依托,沿线的满洲里哈尔滨、横道河子、绥芬河等都得到快速发展。这是东西向的铁路,还有一条南北向的铁路直达旅顺口(大连),哈尔滨就处在“丁”字铁路的交汇处,所以发展更为迅猛。

  

13  门柱上挂了一块匾:中东铁路博物馆。

十月革命后,北段由中苏合办。抗战胜利,全线合称中国长春铁路。东清铁路是指沙俄在清朝末期修筑的从俄国赤塔经中国满洲里、哈尔滨、绥芬河到达俄国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的西伯利亚铁路在中国境内的一段。

  

14  墙上有金色的大字“中东铁路博物馆”;下面还有小字“横道河子中东铁路机车库遗址”。路牌上标明,向相反方向前进,还有“俄罗斯老街”、“圣母进堂教堂”、“横道河子油画村”,我们没有时间去。

  

15  进大门,要在这里查看“龙江码”,跟俺老家的“赣通码”是一回事,但是人家只认本省的。这还算好的,还有只认本市的,反正到一地按要求扫码,这些“码”就会弹出来。

  

16  请注意左前方这栋米黄色的房子,那是当年机务段的运转室。

  

17  这栋米黄色建筑,不简单,也经历了百年风雨。现在是“游客接待中心”。

  

18  近前看,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标明是横道河子机务段运转室旧址。

  

19  好,回过头来,看机车库遗址。

  

20  走得快的游客,已经到达火车头处,即在机车前开始拍照了。

中东铁路博物馆位于横道河子俄罗斯风情小镇的最东端,由横道河子机车库改建而成。横道河子机车库始建于1903年,是我国现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中东铁路机车库。机车库占地面积5000余平方米,由1个机车转盘和15个车库门并列组成,外形酷似一把折扇,砖墙铁瓦,造型美观,独具特色。

  

21  我们也过去看看。

  

22  这辆机车,看起来蛮新,是哪个年代生产的?晚清或民国?或是解放初?

  

23  车头上有字“大干四化”,这个口号出现得晚,好像是上世纪七十年代的事。

  

24  老伴就位,赶快拍一张。机车与机车库这种扇形结构,如何实现调度?像俺这样的外行人一时看不明白。

  

25  拉近些,看得更真切。

  

26  同团的美女游客拍照忙。

  

27  俺站在中东铁路机车库遗址上,以老机车为背景,拍一张。

  

28  跟团游,时间、路线都受到限制。你看,横道河子导游图上标有红五星的左下方,是我们正在参观游览地方,从左向右数,“大白楼”、“俄罗斯老街”、“圣母进堂教堂”等,都没有去,奈何!

沙皇俄国一直把吞并中国东北地区作为它的既定国策,从19世纪80年代开始,即开始酝酿建设一条穿过中国东北地区的铁路,把远东重镇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与其国境内的西伯利亚铁路东段连接在一起。清朝光绪二十二年(公元1896年),清政府特使李鸿章赴俄祝贺沙皇加冕典礼,与沙俄签订《中俄御敌互相援助条约》(简称《中俄密约》),允许俄国修筑东清铁路。同年12月,俄国将铁路定名“满洲铁路”,遭到李鸿章的反对。李鸿章坚持“必须名曰'大清东省铁路’,若名为'满洲铁路’,即须取消允给之应需地亩权”。因此正式定名为大清东省铁路,简称东清铁路。1920年起东清铁路始称中国东省铁路,简称中东铁路或中东路。

    追昔抚今,近代中国的铁路也要靠外国人来修,看到这些遗址,令人心酸。当时,清政府新败,甲午海战北洋水师全军覆没,丧失了朝鲜的宗主国地位,割让台湾等,中国“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两亿两;后增加三千万两“赎辽费”。国库空虚,民生凋敝。再往远点看,乾隆时期西方发生工业革命时,“十全老人”乾隆帝还自认为“天朝”为世界的中心,“蛮夷”的“雕虫小技”有什么好学的。人家在全世界抢占地盘的时候,我们还在歌舞升平、醉生梦死、浑然不觉。人家办大学、研究科学技术的时候,我们还热衷于诗词歌赋、争权夺利。英国著名的牛津大学、剑桥大学就在我国南宋时期建立,大致是大诗人陆游生活的年代。虽然我们在战国时期就发明了“指南针”,但是祖先们并没有问为什么?没有深究,没有发现磁场、磁力线、电磁波、电磁场理论。“指南针”现阶段的最高形式是“全球定位系统”(GPS),是美国人创造的。虽然我们在隋唐时期就发明了“火药”,千年过去了,还停留在几分之几的配方阶段,对元素周期表、分子式、原子量、化学反应方程式一窍不通。没有工业,人家用洋枪火炮的时候,咱们还是长矛大刀,最终只能是落后挨打,割地赔款,签订了许多不平等条约。救中国,靠四书五经不行,靠科举制度也不行!精通“阴阳八卦”、“五行学说”不解决问题。强中国,得靠科学,得靠规章制度的建设,得更新观念,得培养源源不断的创新能力。学习、吸收一切文明的优点和成果,为我所用,才能与时俱进,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啊!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