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是38岁男护工,伺候58岁老妇人半年,老妇每天夜里抱着我哭,得知真相后,我甘愿陪伴她一辈子 我今年38岁,是一名男护工,我以前是干搬运的,后来时间久了腰.肌劳损,搬不了重物,只好改行。 我没学历没文化,再改行也只能做些打杂活,工资不高还很辛苦。 一次无意中我通过朋友介绍做起了护工,渐渐地我就喜欢上了这个职业,有培训上岗不说,只要尽心尽力照顾老人,收入比我以前的任何一份工作都要高。 为了避嫌,我通常照顾男的老人多一点,而且很少住家,都是早出晚归。 由于我口碑好,找我的雇主越来越多,半年前经一个老客户介绍去住家照顾一个老妇人王姨。我本来是不接的,照顾女的我觉得不太方便,还是住家,我怕惹麻烦,虽然她年纪比我大,但毕竟男女有别。我有老婆有女儿,老婆是做住家保姆的,女儿在学校住宿,如果我在这家照顾老妇人万一产生了什么误会,对我和老婆还有女儿都不好。我一开始拒绝了,可对方的儿女出价很高,我本来平时不住家是6000,他们出到了12000包含住家。因为他们就是看中我是男的,有力气扶他们的母亲,他们母亲身材比较高大体肥,女的保姆没几个能扛住。我和老婆一商量,终究抵不过高 薪的诱.惑,还是答应去了。王姨得了阿尔茨海默症,所以虽然年纪不大,但状态比同龄人差太多了,甚至经常忘事,忘记自己的儿女,记忆混淆。同时她也确实身材高大,要是让我妻子来照顾,估计也照顾不来,难怪他们要请男的。我经常会扶王姨去小区花园里溜达,刚开始小区里不知情的人还以为我是她儿子,直夸我孝顺。知道她经常认错人,我也不介意,她爱怎么说就怎么说。直到慢慢的,她对我肢体动作开始越来越多,甚至有一次抱着我哭得老泪纵横,说对不起啊,我的儿,妈对不起你。我没有推开她,而是拍拍她的头,哄着她说儿子在这,她情绪才好了一点。有一天夜里,我睡着睡着发现不对劲,一睁眼摸到王姨睡在我的床上,还抱得我紧紧的,生怕我消失了一样。我将她扶起送回她自己房间,她却不肯让我走,继续拉着我睡到她的旁边,搂我还亲我的脸,那一刻我是真的怕了。次日我便打电话跟王姨的女儿说,我要辞职,她女儿问我什么情况,我将情况跟她说了,她也挺为难的,一个劲地向我说对不起,还说要加我工资。我表示不是工资的问题,我担心这样下去弄得大家不好看,我是有老婆孩子的人,万一被人说点闲话,我在这行也别想混下去了。没想到王姨在旁边听见了,哗的一声就哭了,哭得撕心裂肺,哭说她好不容易找到我,说她对不起我,当年因为迫不得已才抛弃了我,她现在想好好补偿我。原来王姨在生她之前,还生下过一个儿子,也就是雇主的哥哥。只可惜那时王姨的丈夫刚好在工地意外受伤,昏迷不醒成为了植物人,王姨没日不夜地照顾他,发现自己怀孕时,她不敢要那个孩子。丈夫生死未卜,她又没工作,还要照顾他,每天还得变着法儿打点零散工赚些住院费,根本没能力养育一个孩子。丈夫是个孤儿,她的父母也双亡,从小靠着亲戚不情不愿的接济,嫁人后她还清了亲戚的恩情,就很少和他们联系。所以王姨思虑再三,将那个孩子生下来就送到了十里外的县城,祈求孩子有个好人家捡了去。后来不久,王姨的丈夫就醒了,王姨后悔不已,早知道再熬一熬,好日子就来了,她丈夫醒来重新去打工赚钱,生活慢慢好转。两人后来又生了个女儿和儿子,王姨常常哀叹、悔恨,一直心里非常愧疚,觉得对不起那个大儿子,更不知道他现在是死是活。真正受到更大打击触发痴呆症是王姨的丈夫在她55岁那年走了,她思念成疾,又加上多年对大儿子的亏欠与执念,人就慢慢不好了。开始失忆,思维混乱,将小儿子当成大儿子,可是她小儿子工作很忙,没时间回来看她,她的病症却愈发严重了。王姨的女儿当初找到我,也是因为我长得有几分像她弟弟,也就是王姨的小儿子。她想着母亲的印象里一定也是觉得大儿子和小儿子长得差不多,于是她才请求朋友劝说我来做这份差事,以慰她母亲对当年那婴儿亏欠的执念。听完这些,我百感交集,再对照起自己的身世,我小时候是在福利院长大的,记得曾听院长说过当初捡到我的县城,似乎就是王姨丢我的那个县城。我跟王姨的女儿这么一说,她也有些激动,忙带我去做亲子鉴定。拿到结果的那天,她眼眶发红,声音颤抖着对我说,“大哥,我们终于找到你了,真好,真好。”亲情真是很神奇,冥冥中血亲的缘分将我们一家人聚到了一起,并产生了难以割舍的依赖。若不是母亲对我的依赖,我们也不可能发现,他们竟是我的亲人,我和王姨竟然真是一对母子。现在我就安心在我母亲的家里住下了,陪伴照顾她,偶尔我老婆和女儿也会来看看她。母亲的状态越来越好,清醒的时候知道我是失散多年的大儿子,对她的病情很有帮助,现在她不管是清醒还是糊涂,都不会不记得我。我弟弟妹妹有时还故意吃醋说,我这个迟到的儿子把他们的母爱全占了。其实我们都知道,母亲这是在弥补,我同时也在向她索取迟来的母爱,弟弟妹妹开玩笑归开玩笑,却喜闻乐见于我和母亲多亲昵一些。可是他们非要给我,还加到了两万一个月,说他们没时间陪伴照顾母亲,我一个人替他们都尽了孝道,他们感激还来不及。推辞不过,我只好将这些钱用来改善母亲的生活,改善家里的环境,使母亲住得更舒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