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纪念郭沫若诞辰130周年丨现当代文化名人眼中的郭沫若

 ZGGDWWZS 2022-11-19 发布于山东
文章图片1

图|金一德1984年创作布面油画《郭沫若》

今天是郭沫若(1892—1978)诞辰130周年纪念日。

作为一代叛逆骄子、文坛领袖、学术巨擘,郭沫若生平八十多载,命运多舛;辞世四十余年,毁誉参半。特别是中文互联网兴起以后,在如高晓松一类无良媒体人对历史进行娱乐八卦、碎片化的虚无解构后,郭沫若成为遭受涂抹最多、污蔑最重的二十世纪中国知识分子之一。

在这些人云亦云的毁谤中,很多人援引胡适、周作人、宋美龄、汪曾祺、夏志清、余英时等等所谓名流的只言片语,对郭沫若大肆攻讦,或误解歪曲、洗垢求瘢,或捕风捉影、造谣传谣,以致混淆视听,以假乱真。

但稍加考证辨析就可知,这些名流对郭沫若作出的所谓负面评价,要么是对郭沫若脱离历史情境的肢解,要么是道听途说的妄自臆断,要么带有不同阵营的意识形态色彩,其客观性、真实性不能不大打折扣。后来人对这些信息进行二度传播与阐释时,就更容易远离事实真相了。

文章图片2

图|董希文1953年创作油画《开国大典》上的郭沫若形象(第二排右一靠柱者)

翻检历史文献,我们可以列出另一份名单,这些人或与郭沫若身处同一时代,与郭沫若有过长期的接触交往,或身处郭沫若之后的时代,是郭沫若一生学术创作所涉领域的当代大家。从这些现当代名人对于郭沫若道德文章的评价中,或许可以看到一个距离历史更贴近,更加丰富饱满的郭沫若形象。

1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长期流传着“鲁郭茅,巴老曹”的说法,郭沫若与鲁迅、茅盾、巴金、老舍、曹禺一同构成近现代中国经典作家谱系。

文章图片3

图 | 鲁郭茅,巴老曹

鲁迅与郭沫若的关系是文学史上一个被反复言说的话题,两人曾发生过笔墨之争,很多人便借鲁迅来贬抑郭沫若。但正如鲁迅晚年在《答徐懋庸并关于抗日统一战线问题》中所说:“我和茅盾,郭沫若两位,或相识,或未尝一面,或未冲突,或曾用笔墨相讥,但大战斗却都为着同一的目标,决不日夜记着个人的恩怨。然而小报却偏喜欢记些鲁比茅如何,郭对鲁又怎样,好像我们只在争座位,斗法宝。”

鲁迅讥讽这些人是将“败落家族的妇姑勃谿,叔嫂斗法的手段,移到文坛上。嘁嘁嚓嚓,招是生非,搬弄口舌,决不在大处着眼。”

抗战时期,周恩来在重庆发表《我要说的话》,公开将郭沫若树为继鲁迅之后革命文艺界的旗帜。他说:“鲁迅自称是'革命军马前卒’,郭沫若就是革命队伍中人。鲁迅是新文化运动的导师,郭沫若便是新文化运动的主将。鲁迅如果是将没有路的路开辟出来的先锋,郭沫若便是带着大家一道前进的向导。”

他还说,郭沫若在革命文化生活中最值得大家学习的有三点:第一是丰富的革命热情;第二是深邃的研究精神;第三是勇敢的战斗生活。

文章图片4

图|1946年,郭沫若与周恩来、李维汉(从左至右)在中共代表团驻上海办事处门前合影

周恩来的讲话可谓高屋建瓴。鲁迅与郭沫若并非对立的关系,虽然两人的性格气质大相径庭,但都不是传统士大夫式的知识分子,他们都是传统的反叛者,是异端式的存在。在精神气质深处,二人是有共通之处的。这也暗合鲁迅与郭沫若笔墨交往的实情,即鲁迅对郭沫若虽有批评,却并不引以为敌;郭沫若对鲁迅亦有保留意见,但始终保持敬意。

鲁迅生前在接受埃德加·斯诺访谈时,便将郭沫若列入新文学运动以来中国最优秀的作家、最优秀的短篇小说家、最优秀的剧作家、最优秀的诗人、最优秀的左翼作家行列。

而在鲁迅病逝后,郭沫若也撰文称鲁迅是“民族的杰作”,“在近代学人中我最钦佩的是鲁迅与王国维”。郭沫若还多次参加纪念鲁迅的各种活动,又较早倡议建立鲁迅博物馆,积极支持鲁迅著作的注释与研究工作。

文章图片5

图|郭沫若(左三)与鲁迅遗孀许广平(左二)等在上海为鲁迅扫墓

从鲁迅与郭沫若的关系可知,民国时期,文人之间相互打笔仗是很常见的事,其中既有书生意气之争,更有丰富的政治文化内涵,对此不能作庸俗化理解。同样,郭沫若与茅盾、巴金之间也曾有过笔墨官司,但自抗战爆发以后,他们便站到了同一阵线,一致对敌。

茅盾称:“郭老是我国文坛上的彗星”,他的诗集《女神》是“五四运动在诗歌方面最热情而奔放的反映,可说是举世无双”,他在抗战时期创作的历史剧“都是针对当时政治形势,有的放矢,起了教育人民,打击敌人的巨大的历史的意义”。

晚年的巴金被誉为“中国知识分子的良心”。他曾说:“我同郭老接触多年,印象最深的是他非常真诚,他谈话、写文章没有半点虚假。”“我每一次同他接触,虽然时间不同,情况不同,可是我觉得他那颗赤子之心从未改变。”

新中国成立以后,巴金曾两次跟随郭沫若率团参加国际会议,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反对西方霸权。他说:“我因为有这样一位'团长’而感到自豪。在国际斗争的讲台上他的声音十分洪亮。在他身上人们看到了战士、诗人和雄辨家的智慧、才能、气魄、热情和谐地结合在一起。”

文章图片6

图|1960年代初,陈垣、郭沫若、老舍摄于北京

老舍与郭沫若在抗战中相识,他在为郭沫若五十诞辰祝寿时写到:“沫若先生是个五十岁的小孩,因为他永是那么天真、热烈,使人看到他的笑容,他的怒色,他的温柔和蔼,而看不见,仿佛是,他的岁数。”

他知道他自己的天才,知道他自己的地位,而完全不利用它们去取得个人的利益与享受。反之,他想把自己的才力聪明用到他以为有意义的事上去,即使因此而受到很大的物质上的损失和身心上的苦痛,他也不皱一皱眉!他敢去革命,敢去受苦,敢从日本小鬼的眼皮下逃回祖国,来抵抗日本小鬼!”

曹禺眼里,“郭老是我最尊敬的老师,是我人生路途上的一位引导者,我的启蒙老师”。

他这样回忆抗战时期的郭沫若:“那时郭老知道我们大多很贫困,便时常留我们在他家里吃饭,他热情坦白,待我们似亲切的父兄;他博学多才,思想纵横驰骋,他是我们尊敬的老师;而他又那样地正气凛然,挺身在前,他又是我们景仰的革命者。”

2

郭沫若一生的文艺创作与学术研究涉猎颇广,成绩斐然。他最早是以新诗名世,《女神》被公认为中国现代新诗的奠基之作。

文章图片7

闻一多一生与郭沫若惺惺相惜,他曾热情地称赞《女神》:“若讲新诗,郭沫若君的诗才配称新呢!不独艺术上他的作品与旧诗词相去最远,最要紧的是他的精神完全是时代的精神——二十世纪底时代的精神。有人讲文艺作品是时代底产儿。《女神》真不愧为时代底一个肖子。

臧克家说:《女神》“出现在1921年的新诗坛上,真好像暗夜里通红的火把,暮天中雄壮的号角。它不但一鸣惊人地给作者赢得了很高的声誉,它也扩大了新诗的影响,巩固和提高了新诗的地位”。

当代文艺评论家谢冕在《中国新诗史略》中评价说:“郭沫若的《女神》最能代表'五四’时代的自由精神:自我解放、个性独立、狂飙突进、奔放激荡。他的诗歌意象是在传统中充盈着当代精神,凤凰也好,天狗也好,女神也好,都是来自古典,其内在精神却是古典所未见的完全的现代。”“它不仅完成了语言的转换,不仅更新了表现的内容,而且创造了一系列全新的意象。”

文章图片8

图|谢冕,北京大学中国新诗研究所所长

2017年,谢冕在接受人民日报记者采访时还称,郭沫若、艾青、徐志摩是百年新诗的三大家,郭沫若排第一。

3

1928年,郭沫若因受国民党通缉而流亡日本。旅日期间,他深耕中国古史、古文字研究,相继完成了《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甲骨文字研究》《殷周青铜器铭文研究》《卜辞通纂》等一批传世著作,由此奠定了郭沫若作为我国著名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考古学家的地位。

抗战时期,他又撰写了《青铜时代》和《十批判书》等名著,在重庆发表了长篇史学论文《甲申三百年祭》,引发强烈反响。新中国成立以后,他还下大力完成了《管子集校》的古籍整理工作,并在艰难的动乱岁月里撰写出了《李白与杜甫》这样推陈出新的文史著作。

文章图片9

图|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与郭沫若会谈

毛泽东在1944年致郭沫若的信中说:“对于你的成就,觉得羡慕。你的《甲申三百年祭》,我们把它当作整风文件看待。……你的史论、史剧有大益于中国人民,只嫌其少,不嫌其多,精神决不会白费的,希望继续努力。”

金石学家唐兰称:“郭氏治甲骨彝器之学之勤且敏,有为常人所不能及者……抑氏以清晰之思想,锐利之判决,发前人所未能发,言时人所不敢言,精粹之论,均足不朽。而犹下采庸瞽,谦抑之怀,尤足钦矣。”

还有一些学者虽然与郭沫若的学术观点不尽相同,却依然公正地肯定了郭沫若的学术成就。

历史学家顾颉刚师从胡适,与郭沫若素来不合,但也在他的《当代中国史学》一书中承认:“研究社会经济史最早的大师,是郭沫若和陶希圣两位先生,事实上也只有他们两位最有成绩。郭沫若应用马克思、莫尔甘等学说,考察中国古代社会的真实情状,成《中国古代社会研究》一书。……中国古代社会的真相,自有此书后,我们才摸着一些边际。

文章图片10

图|1948年底,郭沫若与许广平、侯外庐(从左至右)赴东北解放区途中合影,鲁迅之子周海婴摄

侯外庐是“马克思主义史学五老”之一。抗战时期,他曾在屈原思想评价、墨学研究等问题上与郭沫若有过学术争论。

据他回忆:“平心而论,郭老对我,一向若师若兄,不大计较我的冲撞。不仅如此,整十年相交,从来看不出他有利用自己学术文化界泰斗的地位,强加观点于我的意图。相反,一九四五年应苏联科学院邀请访苏,在讲演中国史学界研究现状时,他还特别对苏联学界介绍了我的工作。”

他还说:“郭老为人光明磊落,肝胆照人。他从不隐瞒自己的观点,更不隐瞒自己的缺点。他像鲁迅一样,严于解剖自己,不断执行自我批判。但他对别人则是谦恭有礼,平易近人。”

4

新中国成立以后,郭沫若身兼数职,历任政务院副总理、中国科学院院长、中国科技大学校长、中国文联主席、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全国政协副主席等,积极为国务奔波。正如邓小平所说:“他长期从事科学文化教育事业的组织领导工作,扶持和帮助了成千上万的科学、文化、教育工作者的成长,对发展我国科学文化教育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文章图片11

图|郭沫若与周恩来、邓小平等在会议上看文件

1978年6月12日,郭沫若在北京病逝,冰心老人这样表达自己的悼亡之情:“一颗中国当代科学文化的巨星,拖着万丈光芒从我们头上飞逝了,陨落了!他并没有陨落,他永远不会陨落。他永远在广漠的宇宙中,横空飞驰。”

尽管邓小平在郭沫若追悼会上所致悼词已经盖棺论定,高度评价了郭沫若一生。但在郭沫若身后,由于种种原因,却出现了一股反思郭沫若的风潮。在长期污名化郭沫若的浪潮中,各个领域也不乏文化名家挺身而出,仗义执言,为郭沫若辩诬。

文章图片12

图|顾诚(1943—2003),北京师大历史教授,所著《明末农民战争史》《南明史》是明清史研究领域的扛鼎之作

针对小说家姚雪垠对《甲申三百年祭》的全盘否定,明清史专家顾诚撰文反驳道:“郭老是著名的历史学家,他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研究中国历史所作出的筚路蓝缕之功是任何人都抹煞不了的。”

尽管存在一些不足之处,《甲申三百年祭》在学术上依然是一篇史学名文,它的开创之功是不可磨灭的……可以毫不夸大地说,它为后来进行农民战争史的研究开了先河,许多史学界的同志都或多或少地从这篇名文中获得了教益。”

文章图片13

图|周国平,中国社科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

作家周国平在谈到有关《李白与杜甫》的争议时说:“如果不算若干短小的诗词,《李白与杜甫》的确是郭老的封笔之作。不管人们对这部书的扬李抑杜立场有何不同意见,重读这部书,我仍由衷地钦佩郭老以八十之高龄,在连遭丧子惨祸之后,还能够把一部历史著作写得这样文情并茂,充满活力。

“近些年来,对于郭沫若其人其学的非议时有耳闻,我不否认作为一个真实的人,他必有其弱点和失误,但我同时相信,凡是把郭沫若仅仅当作一个政治性人物加以评判的论者,自己便是站到了一种狭隘的政治性立场上,他们手中的那把小尺子是完全无法衡量中国现代文化史上这位广有建树的伟人的。”

文章图片14

图|裘锡圭,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教授,著有六卷本《裘锡圭学术文集》

古文字学家裘锡圭在接受采访时谈到郭沫若:“他写《中国古代社会研究》,写《青铜时代》《十批判书》,那个时候他的水平肯定是第一流的。……他解放以后仍对学术有真挚的兴趣,也写了不少有学术价值的文章,还是很不错的。解放后,他有了地位,可是对年轻人还很谦和、很热情。”

“郭老大概常常把别人寄给他的、他阅后认为有学术价值的文章推荐给刊物发表……郭老这种无私奖掖后进的好作风,是他对学术有真挚感情的一种表现。

文章图片15

图|李零,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治学领域涉及考古、古文字、古文献学,其学术性杂文风格独特,引人注目

古文献学家李零在杂文《传统为什么这样红?》中谈到一桩公案:“近年,余英时说,郭沫若抄钱穆,引起轩然大波。钱穆和郭沫若,分属不同的营垒,分属海峡两岸各一边。他们的政治立场和为人怎么样,可以另外评价。政治观点不同,当然不一样。但他们俩,学术成就怎么样?自有公论。钱穆,学问太旧,格局太小,根本无法和郭沫若比。中央研究院选第一届院士,他们对郭沫若的政治立场很不满,但学问没商量,还是承认,照样提名。”

文章图片16

图|瞿林东,北京师范大学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中心主任,著有十卷本《瞿林东文集》

历史学家瞿林东说:“郭沫若是二十世纪中国史学史上任何人都无法回避、无法抹煞的人物。他的崇高学术地位是由他的突出贡献决定的。像他这样在历史学、考古学、古文字学、古器物学、文学、艺术等方面都有很高造诣的学者,二十世纪中国史上没有几人,二十世纪以前亦不多见。对郭沫若的'反思’,实际上涉及到对二十世纪中国文化发展道路如何认识的问题,即二十世纪的优秀文化遗产是什么,二十一世纪中国文化发展方向何在这个根本问题。”

“对郭沫若的评价要像对任何历史人物的评价一样,坚持科学的理论和方法论,坚持'知人论世’的原则,不能脱离一定的历史条件,要着重揭示本质和主流。如果颠倒了主流和支流的位置,把支流夸大到无限的程度,甚至不惜污蔑和谩骂,那就背离了评价历史人物应有的原则和方法;这同无限拔高一个历史人物的做法一样,都是不可取的。”

文章图片17

图|苏叔阳(1938—2019)生前接受凤凰卫视采访

剧作家苏叔阳在接受采访时说:“我特别崇拜郭沫若。”“现在有些人对郭沫若有些看法,但是有的批评有失偏颇。”“我们应该在当时的时代背景和他个人的因素等方面来综合评价这个人。”

“不要轻易地否定他,不要轻易地给他身上颇点什么脏水,我看他的无奈远远超过一般人能够承受的东西。像他这样一个聪明到极顶的人,难道不知道我们凡人所想的这些事情吗?难道不知道他自己的艰难处境吗?”

文章图片18

图|马识途,革命作家,与巴金、张秀熟、沙汀、艾芜并称“蜀中五老”,电影《让子弹飞》原著小说作者

文坛耆宿马识途在郭沫若120周年诞辰纪念会上发言称:“蜀人郭沫若是当之无愧的一代文宗。”

“像我们这些老人,和郭老基本上同时参加过文化活动的人,可说是心知肚明的,似乎用不着我多费口舌。总之,不知国情,遑论国士。不了解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文化界的环境,郭老的遭际,且慢对郭沫若说长道短,妄评是非吧。

文章图片19

图|袁岚峰,中国科技大学化学博士,中科大科技传播系副主任,他主讲的科普视频节目《科技袁人》等火爆网络

科普专家袁岚峰在一期节目中谈及郭沫若时坦言,他早年盲从流俗,对这位中国科技大学的老校长不以为然,“后来随着阅历的增长,越来越明白做事的艰难,看人挑担不吃力,自己挑担压断脊。现在我明白,评价人应该多存同情之心。首先想想自己在同样的环境下会怎么做,很多时候答案就显而易见了。”

“所以,我对郭沫若的看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在我认为,郭沫若做了很多了不起的事,气节和才华都远超绝大多数人。

文章图片20

近年来,中国社科院郭沫若纪念馆研究员李斌更是直面有关郭沫若的种种流言,不避非议,撰写了《建立在伪史料基础上的“晚年郭沫若”研究》《有关郭沫若的五个流言及真伪》《“妖魔化”郭沫若是拒绝与中国的“短二十世纪”对话》《对“非郭沫若”认识装置的反思》等重要学术论文,出版了《流言与真相:革命视野中的郭沫若》等著作,在相当范围内澄清了加诸郭沫若身上的不实之词,还郭沫若以清白。

5

正如马克思主义理论家胡绳曾经撰文所说:“从早年投身于新文化运动开始,郭沫若毕生的文学创作、学术研究和社会活动,都同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息息相关。他总是感应着时代的脉搏的跳动,活跃在时代潮流的前沿。他是我国知识分子的杰出代表。他具有丰富历史内容的一生,典型地标示了我国先进知识分子在中国现代史上所走过的道路。

文章图片21

图|郭庶英(花车上系红围巾者)参加国庆观礼

2019年10月1日,在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的阅兵仪式上,由21辆礼宾车组成的致敬方阵引人瞩目。礼宾车上是老一辈党和国家、军队领导人亲属代表等,郭沫若的女儿郭庶英也在其中,她高举父亲的照片荣誉牌,代表父辈接受共和国的致敬。

郭沫若曾经有过这样的自白:“我要以松柏的态度来刻画出自己的年龄,能成为合抱的大木给天下的劳人以一片清荫,即使中途遭了电击或者枯死,我也希望它的残骸能够供给贫苦人一把取暖的柴。”

这正是郭沫若一生所走过的路,为祖国和人民追求光明而不惜将自己燃烧殆尽。

文章图片22

图|郭沫若晚年在北京家中花园

谨以此篇纪念郭沫若先生诞辰130周年。

参考文献

1.新华月报资料室编《悼念郭老》,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79年版。

2.王锦厚、秦川等选编《百家论郭沫若》,成都出版社1992年版。

3.郭沫若故居、中国郭沫若研究会编《郭沫若百年诞辰纪念文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4年版。

4.郭沫若纪念馆等编《中国社会科学论坛文集·郭沫若与文化中国》,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年版。

5.李斌著《女神之光:郭沫若传》,作家出版社2018年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