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拥有了这个思维方式后,你也能不断创造奇迹!

 金苹果6 2022-11-19 发布于北京

与我有关,对我有用,活学活用。

思维革新,情绪掌控,行为改善。

- start -

你好,我是小熊。

今天,我阅读了两页书后,脑海里突然蹦出了一个词。我知道,大脑的潜意识鱼塘又有想法的鱼儿上钩了。好吧,那就依据这个词,写出一篇文章,分享给我的读者吧。

是什么词呢?

奇迹。

什么是奇迹?

就是想象不到的不平凡的事情(见下图《现代汉语词典》给出的解释)。

图片

那么,接下来我要说出与“奇迹”有关的核心观点了:

①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创造属于自己的奇迹。

②哪怕是小小的改变,小小的成就,也是一个小奇迹。

③降低自己认为的奇迹级别,我们的生活会更有满足感。

④自己的大奇迹,由小奇迹积累而来,这正是“量变引发质变”。

⑤用“创造奇迹”这个思维方式,可以驱动自己不断进步,变得更强。

这些观点合理吗?且看小熊来分析。

你可以想想,你听到“奇迹”这个词,通常是在什么时候呢?

就我的经验来看,是这些时刻:

①听到别人在地震/患癌症等人生大落中,奇迹般活了下来。

②一棵小草在石头缝中奇迹般长了出来。

③长城是世界建筑奇迹。

当然,我印象最深刻的,还是电影《功夫》里包租公说的“他能扛到现在,简直就是奇迹,难道他是……”

这些奇迹,当然都是奇迹,但都是他人他事的奇迹,就是没有一个是“我的奇迹”。

你有思考过,自己创造出了哪些奇迹吗?

如果你曾经思考过,你就会有下一步思考:我还能创造哪些奇迹?而你如果没思考过,你的人生就很难有成就感了。

就心理学来讲,人一生中有三种感受是不可或缺的,一是自主感,二是成就感,三是归属感。

我这篇文章,目的就是激活你我追求成就感的心思。

我自己以前,也总感觉奇迹这种东西与我无关,毕竟,奇迹嘛,是意想不到的不平凡的事情,我也好像没做过啥意想不到的不平凡的事啊?

但实际上,创造奇迹的门槛是很低的,因为“不平凡”的标准因人而异。只要你做成的那些意想不到的成长之事,都可以称作奇迹,只是它们有大有小。

你说你从来不摸书,结果有一天阅读了一页,这是你的奇迹吗?是的。微小的改变就是微小的奇迹,微小的奇迹也是奇迹。你不必非要说一天阅读十本书才称作“你的阅读奇迹”。

你说你以前从来不跑步,结果有一天一下子跑了500米,这是你的奇迹吗?是的。微小的改变就是微小的奇迹,微小的奇迹也是奇迹。你不必非要说跑一整个马拉松才称作“你的跑步奇迹”。

只要你做了与以前不同的一丁点儿积极的改变,就算创造了自己的奇迹。

不管积极改变到底有多小,只要有积极改变,就是创造了奇迹。

不要觉得积极的改变太小就不以为然。

人是需要反馈的生物,有了可见的正反馈,人就会因此激发成就感,就更愿意投入其中,继续做事,继续成长。这是一个正向的循环,能让自己越来越强。

如果别人给不了自己正反馈,那我们可以自己可以给自己呀。

你说,长城,是不是由砖一块一块垒成的?

我自己,就很喜欢“创造小奇迹“这种思维方式。

因为我可以把我创造的一个个小奇迹当做里程碑。

我跑步100米,跑步1000米,跑步10公里,50公里,100公里,1000公里,这些距离,都有对应的奇迹级别。

从小奇迹开始,慢慢达成大奇迹。

你看,我在keep跑步图:

图片

我这一个月一来,已经跑了36.71公里了,这条向上的曲线,看了真的令我极度舒适。

不得不说,这对我来说就是奇迹。

因为我以前很懒得走路的,上大学时成天呆寝室,工作了成天呆办公室,现在自由职业了成天呆家里,很少出门,除非要买菜,但超市就在我家旁边50米不到。

你看,50公里还远吗?也许今年年底,100公里就会达到了。

所有的大奇迹,都是由小奇迹积累的。

那么,阅读呢?写作呢?英语呢?

现在,我更是深深的明白“一切都是积累”这句话了,也更理解“把握能把握的点滴”这句话了:把握自己能把握的点滴时间去创造奇迹,积累能力。

你可以想想,你已经创造了哪些奇迹?哪些你以前做了但不认为是奇迹的事情实际上是你的奇迹?你现在,想要创造哪些奇迹?

蠢蠢欲动、欲欲跃试,不如现在就做。

以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