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非遗传承人赖招秀的人生传奇

 青牛一生 2022-11-19 发布于福建

  人生的苦难与挫折只是躯壳,勇敢地遵循心之所向,不断地超越自身的局限,就会缔造平凡中的伟大,成就人生传奇。

        当一把把精致的“琇工坊”手工银壶呈现在世人眼前,许多人不禁惊叹:这是赖招秀的作品吗?她什么时候练成了如此精湛的手工技艺!

      赖招秀,出生于清流县赖坊镇姚家村牛冈背的一名农家女子,从小的苦难磨砺出她坚毅的性恪,她所经历的过往令人扼腕赞叹,而她挑战传统男人技艺本身更是被视为传奇。

  牛冈背,在三明市清流县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小山村,它没有太多让人骄傲的文化记忆,也没有富庶的经济底子。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山村,却因传统的打银手工艺远近闻名。

  招秀从小家里穷,加上浓厚的重男轻女思想,家里只允许她在村小学读了两年半的书。她的父亲常对她讲,女孩子家长大都要嫁人的,读那么多书有什么用。其实,不是读书无用,而是家里确实供不起她读书。像她一样,当时村里村外好些同龄的孩子,同样没有读多少书。

  贫穷会限制人们的想像。赖招秀小时候并没有太多想法,只是静静等待命运的安排。放   牛、种地,吃饭、睡觉,几乎是她少年时生活的全部。但是,简单的重复,有时会孕育出惊人的结果。日复一日地辛苦劳作,不仅锤炼一个人的性情,还会改造一个人的思想。放牛娃赖招秀就像一颗被施了魔法的种子,一段时间她心底突然冒出很多稀奇古怪的念想,她不甘在牛冈背贫穷平淡一生,她觉得她的命运不该这样,她要向父亲和村里人证明自己和村里的小伙伴就是不一样。赖招秀的这些想法疯狂生长,她渴望走出小山村,渴望看看外面的世界。

  50 元!这是她向堂哥借的路费,年仅 19 岁的招秀怀揣着美好的梦想孤身一人来到三明, 咬牙撑着在人来人往的城市中打拼。一个人发呆,一个人静立;一个人哭泣,一个人欢笑。这是她第一次出远门,在此之前她去过最大的地方便是乡里。没有文化,没有资金,没有关系,能做什么呢,在三明她可是举目无亲啊!招秀一下懵了。好在天无绝人之路,正当弹尽粮绝几近绝望之时,一家打金店老板招聘保姆的启事吸引了她。煮饭洗衣她很小就会。她很快被聘用了。工资虽然不高,但还轻闲。为此,她特别珍惜这份工作,小小年纪,尤其勤快,嘴巴也甜,深得老板一家人的喜欢。

  闲来无事,招秀常往隔壁金店里跑,有意无意观察店老板教徒弟打金。这与自己家乡打银工  艺不就是一回事嘛。在牛冈背,师傅们在村里打银器时,招秀总爱驻足仔细观看。但传统打银工艺传男不传女,师傅常常不耐烦这个小姑娘问这问那,“去去去,女孩子家懂什么,站一边去!”招秀知趣地走开,可过一会儿又凑上前认真观看。

  金店老板招了个徒弟,虽然学了好长时间,但始终不得要领,一件成品也没有,老板都教得没脾气。有一天,招秀趁学徒外出时大胆地向金店老板提出,能不能让她试打一件银饰。老板对勤快的小保姆本来就有十分好感,不假思索就同意了,并悉心加以指导。招秀高兴极了,因为学徒要交一大笔钱的,她哪来钱交啊。她特别珍惜这次实践机会,严格按照金店老板的教导,并且回顾小时在家乡观看师傅打银的场景,一丝不苟地敲打,一次次地尝试、一次次地努力。功夫不负有心人,几天后,招秀终于打好第一件银饰品。虽然看去很幼稚,但老板却十分满意,赞叹招秀悟性极高,答应免费教她打金。没多久,招秀初步学成打金技术,老板提出给她开工资,挽留她在店里帮工。但招秀没有答应,因为此时,她的内心已经燃起一个更为大胆的想法。

  然而,命运总好弄人。赖招秀自以为从此将开启人生全新的一页,过上幸福无比的城里人生活,然而婚姻的变故令她所有美好愿景顷刻间化为泡影。经历过一阵生不如死的痛苦,招秀独自带着刚满月的孩子,顽强地在异地求生。女子本弱,为母则刚。为了生计,招秀不得不起早贪黑,每天要做几十斤的手工水饺送往各饭店,以此谋生。招秀做水饺十分用心,品质有保障,深得食客喜爱。尽管这样要花更多的时间和气力,招秀也从不不投机取巧。饭店提前预约,她严格按程序操作,按时将水饺送到。有时,招秀要一手抱着才几个月大的孩子,一手拎着刚做好的饺子去送货。就这样挨了几年,孩子稍长,手上也有了点积蓄,招秀决定回清流创业,实现埋藏在心中的梦想。

  据传,赖坊打银工艺始于明代万历年间,是从江西抚州传入的。其时,赖坊姚家赖行传寻工抚州,在一家打银店做帮工。当时,天下太平,百姓富裕,银器及其饰件很受社会各界欢迎,有较好的市场和发展前景。赖行传暗自发誓,一定要将这门手艺学到手并且学精,以此做为谋生和发家的基业。他非常勤奋好学,三年学成后辞工回清流赖坊开打银店。对于客户对打制的银器提出各种细致要求,赖行传都能自如制作,让客户十分满意。为此,他的生意十分兴隆。传至赖七章徙居汀州,曾在长汀城关店头街创办“祥春”号打银店,名噪一时。

  传统打银工艺远非想像中那么简单。招秀从金店那里学来的一点手艺和小时候的旁观记忆,离真正的工艺还有很大距离。回来后招秀又有过犹豫。她开了两年的眼镜店,生意不错,可心里总觉得少了点什么。

  打银器!是啊,自己从三明回来,不就是想把家乡的打银手艺传承下来吗?别再退缩,有梦想就去努力!人生能有几回搏?要干就抓紧!她必须抓住这个机会去实现自己童年的梦想,才能闯出人生一片新天地,才能无愧自已的人生。当铁锤在铁砧上反复捶打银片,轻微而清脆悦耳的带着强烈节奏感的击打声从小巷深处传出,如天籁般在街市上空传扬开去,过往的人们多心生好奇,驻足聆听,循声而去,在亲眼所见、详细询问后,才带着满足的神情离开,而招秀的心里此刻便不由会涌起些微的自豪。

  打银是一门颇有学问的工艺。碎银在熔化后,需要经过冷却、敲打、打磨、塑形、錾刻、抛光等十多道工序,万千次捶打始成器。不单要花气力,还需要聪明智慧,制作过程中有太多鲜为人知的奥秘。虽然招秀她的祖辈很早就以打银为生,并将打银技艺和模具代代传承至今, 但她无法得到正宗传承,很多问题要靠自己用心去观察,去领悟。勤劳聪慧的招秀重新购置模具和银片,就悄然地开张,并根据不同的加工对象,随手制作各式錾子。文化底子薄,没有美术功底,招秀便对着图案一遍遍地画,一次次地改。完成一件精美的錾刻作品,不仅需要操作者有良好的技术,还要能根据加工对象的需要自己打制出得心应手的錾刻工具,打制工件的金属板材,调制固定工件的专用胶料、配制焊药、摹绘图案。如银壶制作,在设计好器形和图案后,要按照一定的工艺流程,以特制的工具和特定的技法,在金属板上加工出千变万化的浮雕图案。美丽的云龙纹和“福”字等图案需要用工具一点点敲打和刻印出来,一件成品往往需要一两月时间才能制作完成。尤其是名为錾刻的工艺,因其操作过程复杂,技术难度大,既要有绘画、雕塑的基础,又要掌握钳工、锻工、板金、铸造、焊接等多种技术,对传统文化还要有一定的理解和鉴赏能力,非经长期刻苦的学习和钻研难以掌握。

  千锤百炼始成器,百折不挠终成才。招秀以女性特有的细腻构思和丰富想像,对赖坊传统打银工艺进行全面吸收并加以改进,重新定义了赖坊打银工艺,赋予传统打银工艺新的生命力。为使手工打制的银壶等工艺品更具文化内涵,招秀以近乎半文盲零基础开始,吃力地学习中华历史文化知识,甚至包括佛教经典。她不耻下问,几年下来,有很大收获。从一个几无汉字书写能力的农村女子,到如今可以写些短文在众人面前自信地分享学习制作心得。

       用精湛技艺,不断提升成品手工壶的艺术价值,是招秀不懈的所追求。她在清流城关开设打银“琇工坊”,打制了一件件个性鲜明、精美的银器,造型灵动有韵、浑然天成,錾刻纹流畅自然、行云流水,还有别致的壶把、壶钮、提梁等细节装饰材料,反映了大师匠心技艺,获得许多老师傅高度评价,深得收藏界喜欢,“琇工坊”制品供不应求。炉火相伴,涅槃重生,招秀成功逆袭,成为清流赖坊传统打银工艺非物质文化遗产唯一女传承人,被誉为清流传奇人物。

        为进一步提高自身技艺,2023年2月底,招秀决定进京拜师学习錾刻工艺。师傅就是她仰慕已久的北京市工艺美术大师杨锐。杨锐大师1970年入北京花丝镶嵌厂,从艺五十余载,主攻金属錾刻技艺,先后师从20余位业内名师学习。他独立设计研发的图形金属錾刻工具——锦底錾刻工具,获得两项国家级发明专利,其本人更被誉为“改革开放后工艺美术行业内获得发明专利的第一人”。他将中国传统皇家宫廷金属錾刻技法的细腻与中国国画中的大写意之神韵融为一体,形成了颇具个人风格的“杨氏錾刻”特色。在北京拜师学习期间,招秀抓住一切机会向师傅讨教,初步掌握阳錾、半阳錾,浮雕、半浮雕和抢錾技术,以及这些工具的制作。师傅对这位自南方来的女弟子特别满意,临别之际,杨锐大师给予招秀能吃苦、接受能力强的评价。他还告诫她,金属錾刻工艺没有捷径,只有多加练习、多总结,才能不断提高技艺。今后在实践中遇到搞不明白的问题,随时都可以问师傅。

       “赖坊打银工艺传承,历来以师傅带徒弟、口传心授、手把手教的形式,没有统一模式和系统教材,工作十分辛苦,收入还不高,愿意学习的人少之又少,况且还有传男不传女的封建习俗,很难保证这一技艺的稳定传承。虽然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也越来越多,这让群众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过程中。然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目前仍还主要是依靠家族的世代相传,或者是找到徒弟来进行传承,这种传承所带来的诸多问题不容忽视,很容易受经济发展的影响。赖坊打银技艺是清流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闽西一带小有名气,我们有责任将这门手艺传承下去,要让更多的年轻人了解和和掌握这门传统技艺,不使之消失。”招秀一次次地向政府和文化部门呼吁,以加强赖坊传统打银工艺的保护。她希望引起有关部门领导和社会的重视,并给予必要的支持和帮助,使赖坊传统的打银工艺得到较好传承发展。目前,赖坊镇党委、政府加大了支持力度,正通过帮助非遗传人增设门店、增加投入、扩大宣传等方式,对该项传统手工艺进行保护和利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