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贠克强:个人对附子的理解和运用·365医学网

 河南豫东中医馆 2022-11-19 发布于江苏


一、阳气的三种不良状态和治


  附子的运用大多总是和阳气的不良状态有关,因此,有必要先对阳气的不良状态做一梳理。个人认为,阳气的不良状态可分三类:


  1、阳脱,是由各种因素造成的机体阳气离脱或微弱、阴阳离绝而生命垂危的状态,救治之法就是回阳救逆;

  2、阳寒,乃机体阳气虚乏而化运无力,致使机体内阴类病理产物如水饮、痰湿等停留的一种病状,治法就是温阳化阴;

  3、阳亏,就是机体内阳气亏空的一类病候,如一些久病虚劳之证以及一些先天不足、后天失养之怯弱病如小儿“五迟”等,还有一些奇脉亏空之患,如一些脊柱筋骨病、妇科病等,治法就是以“生生之药”来温养阳气、化生精血、强健机体。


  那么,附子最适合上述哪一类病机病候?用量如何?


二、附子的功效特点及运用


  1、功效:


  附子针对阳气的主要功效就是温阳化阴和回阳救逆;当然尚有通痹(闭)止痛之功,其实还是通过温通阳气而达到的,这是另外的话题了。


  2、适应证及其运用:


  鉴于此,附子最适合上述第一、二类病机状态。


  附子用于回阳救逆,一般用生附子,量要大,且频频灌服直至阳回;但至于要用到什么量,因患者个体和病况不一而有很大的差异性。说实话,由于当下的医疗背景,我个人还未有用附子救治阳脱患者的经验,兹不多谈。


  附子用于温阳气、化阴寒,这个是当下临床运用最广泛的地方。怎么运用?在不同的医者,其风格可以说是千差万别,更有扶阳派的大剂量、超大剂量。


  我个人在临床是秉持着“春风化暖、煦煦消融”的理念,从小剂量开始,渐加至有效剂量后,再守量持进。一般从6克开始,分别到9、12、15、18克。因为小儿稚阴稚阳、易阴易阳的灵动之体,我个人一般用3——9克之间,阳通而渐减。


  这样的用法,从远期效果来看,良好而稳定,并且避免了一些可以避免的临床问题。我见过不少一些可以运用附子的患者,但由于医者剂量或配伍不当,患者吃着吃着就出现了阳越寒、身越冷的表现,有者则出现了阳气未和而阴液精血又伤的证候,不一而足。


  3、功效特征:


  简单说就是,走而不守,力峻而后劲不足,俗言“虎头蛇尾”矣。因此,附子参与回阳和温阳,常需配合其它药味,如干姜、甘草等。常言附子无姜不温,就是这个道理。仲景合干姜、甘草组成四逆汤者,就是“以土伏火”(拿土固定火)的用意,反证了附子“走而不守”的功效特征。就像西医救脱用副肾素、大剂量激素一样,如果不配合其它药品或后续用药不跟进的话,这个人恐怕很难救回来。


  因为附子的这个功效特点,我个人认为,它的“生生之气”是不足的,在生养阳气方面是薄弱的,因此,它用于上述阳气亏空的病理状况,就更有局限性,而一定要合上具“生生之气”的方药。


三、生生之道


  不管是阳气亏空,还是阴液枯耗,最有效的就是具“生生之气”的方药(这和国医大师陆广莘老提出的“生生之道”的理念是息息相通的),其中血肉有情之品就是首选;血肉有情之品中,龟鹿二仙丹(阴阳互生)就是首选;而针对阳气亏空者,就是鹿茸片、鹿角胶、鹿角霜三者了。


  这三者的功效差异在于,鹿茸片最具原生态,“生”气最猛,生阳力道最足;鹿角胶由于做成胶类的原因,养阳力缓而持久,且温润而不燥,适合长期服用;鹿角霜温养阳气而又通督,温养之功次之而增通阳之性,属养中有通之味,于阳亏而困乏不宣者最为适宜。


  叶天士对此三味之论有这样的名言:“鹿茸壮督脉之阳,鹿霜通督脉之气,鹿胶补肾脉之血。”大家可以参考。我临床不管是大人还是小儿,多用鹿角胶和鹿角霜,但本着“煦煦春风”之旨,在汤药服用稳定后,多入于丸剂和膏方之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