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二十三中学

 刘明js3oq4mg3f 2022-11-19 发布于天津

河西区街衢巷陌

     二十三中学

            刘明

现在坐落在徽州道25号的闽侯路小学的前身,是1941年教会创建的教会学校,名字叫慈泽中学。1946年改为私立慈泽中学。1952年改名为二十三中学。1958年二十三中学迁出。

1958年二十三中学迁出后,徽州道25号校舍,最初作为河西区行政干部职业学校,又改为河西区财会中专,1962年改为人民公园小学。1998年与闽侯路小学合并。

    解放以前,那时一些有钱,大户人家认为,新式学堂他们视为“洋学堂”,看不惯,对新教育法、新教材,打心眼里蔑视,不及私塾好。故有些世家大族、书香门第非让子弟入私塾读上两三年才过瘾。也有些寒门百姓,为让孩子识点字,将来可去店铺当学徒,洋学堂供不起,私塾正当然 慈泽中学因此因素而成立。

    1936年教会中热心教育之人士开始筹建,正在筹建之时,适逢1937年七七事变故终止,为救助沦陷区的失学青年,1941年6月创设天津私立慈泽中学。校址在特别一区花园路河西区徽州道。占地1333平方米,建筑风格也是仿古式,门阁高大气派,木质黑漆大门,屏显大方端庄,有平房58间,又于附近购得空地修体育场。1941年8月开始招生,录取新生130余人。至1945年时共有学生480余人,分为初中部,高中部。校训是【礼义廉耻】。

慈泽中学那时是河西区最早的中等教育学校之一,慈泽中学离市中心较远,也是那时的天津南部最后的一座中学校。所以慈泽中学那个时候,在天津墙子河南一带相当有名气。

   1942年4月再次扩充校舍,校董会们捐助理化仪器,各类图书。校舍分为初高中男,女生部,小学部。除教室还有图书室,仪器标本室,存储室,校长室,接待室,消费合作社,锅炉房等。体育场有5千余平方米,其中有足球场,篮球场,网球场,田径场等。在1946年时有10个班级,570余名学生,34名教师。    

第一任校长是孟石如,1901年生,天津人,北京郁文大学毕业,曾任天津私立三义庄小学校长。

      此校徽由二十三中学校友王国森保存提供。   




下面的文章是摘自'教育文献’关于的慈泽中学的文字片段。       

       慈澤中學怎樣進行了農村宣傳刘剑乔  

  【摘要】:正 一、事前準備 當我校决定要去作農村宣傳的時候,首先召開了一个政、工、團、及班導師聯席會議,討論宣传的具體办法。並决定在土城,陳塘莊子和灰堆三處宣传,方式分街頭宣傳和家庭訪問兩種。 為了使我們的準備工作搞好,首先我們作了調查研究,先由在該地住的同學介绍情况,另外再派人到现地深入瞭解,然後加以研究,確定出各種的活動內容及方式,並由各班加緊準備,同時歡迎業校的工人同志志願參加,以壯大我們的宣傳陣容。

            附;慈泽中学的毕业证




二十三中学的履历

    1941年成立,教会出资,取名;慈泽中学。校址,徽州道25号。

    1946年,教会撤出,更名为;私立慈泽中学。校址,徽州道25号。

1952年改为天津市第二十三中学

1954年高中部并入天津市第四中学

1960年整体迁到爱国道爱国道中学校址。(原徽州道校址宁坡道小学迁入,后改名河西区人民公园小学,再为闽侯路小学

1961年迁往西楼王家台校址。(保安街12号

1974年增加高中班

1983年5月,高中部改为天津市行政干部职业学校。

1996年谦德庄改造时最后拆除。


   王家台二十三中学消亡的终点(图中红色的标准,是二十三中学校址)

现桃花源居民小区二十三中学原址。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