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红17军军长和政委叛变,两人都活到建国后,最终结局如何?

 新用户51563869 2022-11-19 发布于广西

堡垒总容易从内部被攻破,这个道理在战争时期就表现在最怕军队内部出现叛徒。

在人民军队发展、壮大的过程中,涌现出了无数革命英雄,但也难免出现一些叛徒。

红17军就是一支比较特殊的军队,这支军队的军长和政委先后都当了叛徒——而且两人都活到了建国后,一人当了科长,一人当了村长。

曾经并肩作战的搭档,为何两人都当了叛徒,结局却不一样呢?

文章图片1

军长叛变成营长

1933年8月1日,在湖北通山大畈的饮水村成立了一支新的队伍——红17军。

这支部队是由湘鄂赣军区独立三师和赣北独立师河北指挥部整编而成,委任张涛为军长、方步舟为政委。

但是这支部队在历史上的存在感却很低,因为其存在时间十分短暂,到1934年2月就撤销了番号。

红17军被撤销番号自然是因为打了败仗,可自古胜败乃兵家常事,打败仗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

最让人不解的就是:作为红17军的军长和政委,竟然先后都叛变了。

文章图片2

张涛和方步舟都是久经考验的人,他们能被委任为军长和政委,自然也是有出色的军事才能。

而红17军成立后,立刻投入到了湘鄂赣根据地的保卫战中,而且还取得了不俗的战绩,粉碎了国民党对湘鄂赣根据地的四次“围剿”。

随着抗日形势越来越严峻,蒋介石坚持“攘外必先安内”,而且急于彻底消灭共产党。

前四次围剿行动失败后,蒋介石任命郭汝栋为鄂东南“剿总”总指挥,务必要将湘鄂赣的红军一网打尽。

文章图片3

张涛率领的红17军,从成立之初就一直利用地理优势和敌人打游击战,一次次地粉碎了敌人的围剿。

所以敌人发动第五次围剿的时候,并没有引起张涛的重视,他以为这次依旧能够凭借以往的经验粉碎敌人的进攻。

毛主席曾说过:“战略上要藐视敌人,战术上要重视敌人”——张涛并没有领悟这个道理,吃了骄兵必败的亏。

敌人这一次不仅派出了重兵围剿湘鄂赣革命根据地,还吸取了前几次失败的教训,将张涛的游击战术研究得清清楚楚。

文章图片4

敌人有备而来,张涛却大意轻敌,结果就是红17军在木石港和王文驿两次战斗中损失惨重。

除了连长王义勋带领几百人突围成功以外,几千人的红17军全军覆没。

红17军的惨败,张涛和方步舟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但是张涛没有直面失败的勇气,他在停职反省期间,竟然悄悄地离开了队伍。

……

张涛是湖南祁阳人,作为生活困顿的热血青年,他很早就加入了湘军,1926年还参加了北伐战争。

文章图片5

在这期间,张涛认识了黄克诚,并且他深受其思想的影响,成了黄克诚的部下。

大革命失败后,张涛跟随黄克诚到了鄂东南根据地,由于作战勇猛,又颇有谋略,张涛在红军的职务也有了逐步的提升。

所以在红17军成立的时候,他被任命为军长。

红17军被撤销番号,张涛害怕担责,就逃离了革命队伍……

无处可去的张涛,在河南一带流浪了一段时间之后就投靠了国民党,职务是营长。

文章图片6

一个堂堂的红军师长叛变投敌后成了国民党的营长,不知张涛当时是如何说服自己接受这样的惊天逆转的。

不知道是张涛对共产党心存愧疚,还是他已经江郎才尽,在国民党部队任职期间,张涛的表现平平,职务也没有进一步提升。

解放战争胜利后,残余在大陆的国民党势力纷纷抱头鼠窜,张涛见大势已去,也就回老家当了农民。

文章图片7

政委屡次遭处分

红17军的全军覆没,张涛负首要责任,方步舟身为政委也难辞其咎,而方步舟的经历则比张涛更加地传奇。

方步舟出生于1900年,原名叫项升平,参加革命后才改名为方步舟。

方步舟是湖北大冶金牛镇人,由于家境富裕,方步舟的成长环境并没有受到大环境的影响。

在完成小学和中学的学业后,方步舟考取了武汉外国语专门学校,在求学期间思想进步的他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后又考取了黄埔军校。

文章图片8

黄埔军校毕业后,方步舟也参加了北伐战争,因为隶属于贺龙的部下,之后就参加了南昌起义。

起义失败后,他跟随朱德和陈毅等人上了井冈山。

像方步舟这样,接受过系统教育和专业军事教育的人很少,所以他很快在红军内部成长为了一名出色的军事人才。

1931年3月,经毛主席同意,方步舟来到湘鄂赣根据地,领导这里的反“围剿”斗争。

方步舟也的确展现出了出色指挥才能,所以在红17军成立后,他被委任为军政委。

文章图片9

而在和张涛搭档的前期,他们也创造了一些以少胜多的辉煌战绩,可到了第五次反“围剿”战争的时候,由于指挥失误,导致红17军番号被撤销,湘鄂赣根据地损失惨重。

方步舟此时的表现,要比张涛好很多,他接受了组织对他的处理,从军政委降为了红16师的师政委。

虽然职务降低了,可是方步舟还可以带兵参加战斗,并且在红16师师长牺牲以后,他成了师长、政委一肩挑的人。

红16师在方步舟的带领下,队伍迅速壮大到了5000余人,而且接连取得了几次战斗的胜利,进一步巩固了湘鄂赣根据地。

文章图片10

1935年年初,方步舟指挥红16师的46团在通山县大屋场痛击了国民党新三军一个营的敌人。

随后46团又在崇阳大源桥迎战了国民党50师的一个团,均取得了胜利,歼灭了部分敌人,缴获了不少物资。

利用围点打援的战略战术,方步舟指挥16师先后又出动出击,取得了大大小小接连几次战役的胜利。

这让心高气傲的蒋介石十分恼火,因为在他的印象中,红军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竟然能接连打败装备精良的国民党军队。

文章图片11

为了彻底消灭这股顽固的势力,蒋介石一方面花重金悬赏要方步舟的人头,一方面又调集汤恩伯和樊松甫等人的部队,全力围剿湘鄂赣根据地。

而此次战斗同样因为决策失误而导致战斗失败,5000余人的队伍只剩下1000余人突围成功。

从1935年12月到次年的1月,方步舟率领元气大伤的红16师余部继续坚持游击战,因不敌数倍于自己的敌人而再次受挫。

组织决定撤销红16师的番号,将红16师的剩余人员改编为游击队,方步舟担任队长。

这是方步舟第二次被降级,但此时他的心里还憋着一团火。

文章图片12

在打游击战的时候方步舟也没有气馁,而是边打边发展队伍,等到队伍人数发展到700人时,组织又恢复了红16师的番号。

但此时红16师无论是在人数上,还是在作战能力上,都不能和之前的红16师相提并论。

方步舟带领恢复番号的红16师,继续与敌人展开战斗,取得了石桥镇、大塅镇、瑞昌县城等战斗中歼敌无数。

1937年1月,方步舟率领红16师在转移的时候,遭遇到了国民党的精锐部队新八师,敌强我弱,红16师再次受到重创。

这一次组织给予方步舟的处分,是撤销师长职务并且开除党籍。

文章图片13

两人结局大不同

屡次受挫,方步舟都坚持继续革命,而战场上也没有谁是真的常胜将军。

之前已经经历了两次降职,此时的方步舟心境已经变了。

他回想自己从军以来的经历,不禁怒火中烧,战争胜负的原因有很多,作为领导人确实有责任,但他一时之间无法接受开除党籍的决定。

加之国民党在打仗的过程中一直实行策反,方步舟的心里萌生了投靠国民党的念头。

任何事情一旦动了心思,就会一发不可收拾。

文章图片14

越想越气的方步舟决定投靠国民党,他认为换个地方更能施展自己的抱负和才能。

1937年3月,方步舟趁着夜色携枪出逃,投靠了附近的国民党。

方步舟也是与国民党交手无数次的老人了,投敌后随即就被押送到了武汉。

顾祝同十分欣赏方步舟的才能,直接委任他为武汉行营少将参议。

在红军内部接连受挫被降职的方步舟,在得到顾祝同的肯定后十分感动,认为自己终于遇到了伯乐。

为了表示自己的诚意,方步舟索性把他知道的军事机密和盘托出,导致湘鄂赣根据地红军接下来的行动十分被动,损失惨重。

文章图片15

全面抗战爆发后,方步舟担任鄂南第八游击纵队司令,与日军多次展开战斗,表现得十分英勇。

1939年,方步舟还被陈诚任命为国民党第九战区第二纵队游击司令,授少将军衔。

蒋介石虽然迫于无奈答应了联共抗日,可是他是始终没有放下过对共产党的成见,在抗日战争时期也暗中指示部队剿共。

方步舟在抗日时期,也曾经和共产党的部队数次发生“摩擦”,造成了八路军的伤亡。

解放战争打到1948年的时候大局已定,此时方步舟担任的是国民党第三绥靖总队副队长一职,驻守武汉。

文章图片16

审时度势的方步舟自知国民党必败,而他也清楚国民党一旦兵败他必成弃子,为了自保他决定起义。

于是方步舟暗中和党组织取得了联系,表明了自己的起义的决心。

原本方步舟是打算活捉蒋氏父子后再起义,可事前走漏了消息,只能先起义。

起义后,作为方步舟曾经的上级,陈毅专门指示:“将功折罪,既往不咎”。

随后,方步舟又提出了重新加入党组织,但鉴于他复杂的过往,组织没有同意。

文章图片17

新中国成立后,组织将方步舟安排到了安徽省宣城农场当副厂长,后又历任南京市民政局副科长,南京青龙山林场副科长等职务,在当时属于国家第十八级干部。

退休后,方步舟回到了自己的老家,他开始专注于写作,出版了《红十六师历史》《鄂东南革命斗争史》《抗日战争史》等书籍。

而当时和方步舟搭档领导红17军的张涛,在建国以后的结局就差很多。

张涛在投靠国民党之后表现平平,也看透了国民党内部的腐败和派系斗争,所以在国民党兵败的时候,他回到了老家。

文章图片18

张涛不愿意和任何人提起过往,踏踏实实地当起了农民。

在土地改革的时候,他积极地响应国家的号召,而且一直也热心帮助左邻右舍,还被村民选为了村长。

1934年,红17军兵败改变了军长和政委两个人的命运,两人虽然双双都当了叛徒,可建国后两人的结局却大相径庭,一个当科长,一个当村长。

而当年红17军中突围成功的王义勋,在新中国成立后被授予了少将军衔,如果张涛和方步舟没有叛变,他们的人生也许就是另外一番结局。

但历史没有如果,人生也没有如果。

文章图片19

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首已百年身。

人生看似漫长,可往往关键处只有几步,一旦行将踏错,就再也没有回头的机会。

张涛和方步舟,都是早年就参加革命的有志青年,可是在他们的人生遇到挫折的时候,都没有良好的心态去面对,归根到底也是因为他们的政治信仰不够坚定,才导致人生发生了逆转。

文章图片20

一个存在时间不长的红17军的军长和政委都当了叛徒,在人民军队的发展史上也不多见,而他们都活到了建国后,还一个当上科长,一个当上了村长。

但如果他们能够坚定自己的共产主义理想,正确地面对挫折和磨难,以他们两人的革命经历和为革命作出的贡献,其成就一定会比这个更大。

文章图片21

参考文献

【1】邹天福:《方步舟的飘浮人生》

【2】包晓峰:《解放前夕国民党军政大员在浙起义概述》

【3】邓文兴、杨小杰:《打响鄂南抗日游击第一枪》

【4】马若寒:《方步舟:从红军叛徒到国民党起义将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