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五腧穴? 五腧穴,是十二经脉各经分布于:肘膝关节---以下的五个重要腧穴。 即 井、荥(yíng)、输、经、合。 《灵枢·九针十二原》:“所出为井,所溜为荥,所注为输,所行为经,所入为合,二十七气所行,皆在五输也。” 各经的五腧穴从四肢末端起向肘膝方向依次排列,象水流一样由小到大,由浅入深的特点。 并以水流大小的不同名称命名, 
井: 指地下泉水初出,微小而浅。 杨玄操《难经》注:"山谷之中,泉水初出之处名之曰井,井者主出之义也。" 用以形容四肢各经的末端穴。 “井”穴多位于手足之端,如肺经的少商穴和脾经的隐白穴。 荥: 指小水成流。“荥”的意思是迂回的小水,像山溪细流。 《说文解字》:"荥,绝小水也。" 杨上善《明堂》注:"水溢为荥,谓十二经脉从指出已,流溢此处,故名为荥。" 用以形容位于井穴之后的第二穴。 “荥”(yíng)穴多位于掌指或跖(脚掌)趾关节上,如肺经的鱼际穴和脾经的大都穴。 输: 指水流渐大可输送、灌注。“输”是灌注的意思,像山泉的瀑布,倾泻而下。 《说文解字》:"输,委输也。"杨上善《太素》注:"输,送致聚也。 《难经·八十一难》曰:五藏输者,三焦行气之所留止。 故肺气与三焦之气送致聚于此处,故名为输也。" 用以形容位于荥穴之后的第三穴。 “输”(shu)穴多位于掌腕或跖关节部,如肺经的太渊穴和脾经的太白穴。 经: 指水流行经较直、较长。“经”是主道,像宽广的江河,畅行无阻。 《尔雅·释水》:"直波曰经。" 杨上善《太素》注:"经,常也。水大流注,不绝为常。 血气流注此,徐行不绝,为之常也。" 用以形容位于腧穴之后的第四穴。 “经”穴多位于腕踝关节以上,如肺经的经渠穴和脾经的商丘穴。 合: 指水流汇合入深。“合”喻做江河之水汇入大海。 杨上善《太素》注:"如水出井以至海为合,脉出指井,至此合于本藏之气,故名为合。" 用以形容位于经穴之后肘膝关节附近的第五穴。 “合”穴多位于肘膝关节附近,如肺经的尺泽和脾经的阴陵泉。 阳经五腧穴列表: 阳经\五输穴 | 井(金) | 荥(水) | 输(木) | 经(火) | 合(土) | 手阳明大肠经 | 商阳 | 二间 | 三间 | 阳溪 | 曲池 | 手少阳三焦经 | 关冲 | 液门 | 中渚 | 支沟 | 天井 | 手太阳小肠经 | 少泽 | 前谷 | 后溪 | 阳谷 | 小海 | 足阳明胃经 | 厉兑 | 内庭 | 陷谷 | 解溪 | 足三里 | 足少阳胆经 | 足窍阴 | 侠溪 | 足临泣 | 阳辅 | 阳陵泉 | 足太阳膀胱经 | 至阴 | 足通谷 | 束骨 | 昆仑 | 委中 |
阴经五腧穴列表 阴经\五输穴 | 井(木) | 荥(火) | 输(土) | 经(金) | 合(水) | 手太阴肺经 | 少商 | 鱼际 | 太渊 | 经蕖 | 尺泽 | 手厥阴心包经 | 中冲 | 劳宫 | 大陵 | 间使 | 曲泽 | 手少阴心经 | 少冲 | 少府 | 神门 | 灵道 | 少海 | 足太阴脾经 | 隐白 | 大都 | 太白 | 商丘 | 阴陵泉 | 足厥阴肝经 | 大敦 | 行间 | 太冲 | 中封 | 曲泉 | 足少阴肾经 | 涌泉 | 然谷 | 太溪 | 复溜 | 阴谷 |
五腧穴主治病症特点 五腧穴各有所主病症。 《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说:"病在藏者取之井,病变于色者取之荥,病时间隔时甚者取之输,病变于音者取之经,经满而血者,病在胃及以饮食不节得病者取之合。" 《难经·六十七难》说:"井主心下满,荥主身热,俞主体节重痛,经主喘咳寒热,合主逆气而泄。" 二者立论有相通处。 井穴: 多用于昏迷、厥证。井穴是十二经脉之"根",阴阳经脉之气相交之所, 有疏通气血、开窍醒神、泄热清神作用。 荥穴: 主要用于清泄各经热证,阳经主外热,阴经主内热。 输穴: 位于腕踝关节附近,阳经输穴主治各经痛症及循经远道病症; 阴经输穴即各经原穴,主治及反应所属脏器病症。 经穴: 主要用于循经远道作为配穴,用于寒热、喘咳等。 合穴: 阴经合穴用于胸部及腹部病症;足阳经合穴主要用于腑病; 手阳经合穴多用于外经病症。 
十二正经穴位记忆及八脉交会穴2022-03-24 12:4967阅读 · 2喜欢 · 0评论 知凡斋主人 粉丝:12文章:3 关注 手太阴肺经: 尺泽屈肘筋外边,泻肺清热利喉咽。 列缺交叉食指尽,偏正头疼喘咳安。 太渊寸口动脉寻,理气疗咳散风寒。 少商拇指甲角内,肺热昏迷及癫痫。 手阳明大肠经: 商阳食指绕侧部,齿痛咽热急昏迷。 合谷虎口上边在,解表通络面口功。 肘下二寸手三里,齿颊痛泻与近治。 曲池曲骨纹头尽,近治痫狂双调节。 迎香穴在鼻翼外,口眼歪斜鼻塞通。 足阳明胃经: 地仓平口四分旁,齿痛颊肿舒面瘫。 颊车咬肌下颌角,牙关不利口眼斜。 天枢脐开旁两寸,疼吐胀闭及痢疾。 三里犊鼻下三寸,理气调胃噎膈通。 丰隆外踝尖八寸,咳嗽痰饮肺家伤。 足太阴脾经: 隐白大趾甲内旁,善疗诸血治癫狂。 太白跖骨小头缘,健脾醒脾除湿痰。 公孙大跖前下方,唯除逆气理胃肠。 内踝上三三阴交,阴虚诸症月经调。 脾为湿困伴黄疸,内侧髁下阴陵泉。 屈膝内上取血海,血虚血热闭崩痊。 手少阴心经: 通里腕纹上一寸,心悸怔忡语出难。 神门横腕尺侧端,镇心养心神志安。 手太阳小肠经: 少泽甲角旁一分,明目泄热小肠火。 后溪会穴通督脉,耳聋目赤项背舒。 尺骨茎突陷养老,肩背肘痛目能明。 听宫耳屏下颌骨,近治耳病利齿龈。 足太阳膀胱经:《此经功效最简单,我们只须记穴位的部位,比如:大风肺厥心督膈……沿脊柱椎体往下数,大杼(骨会穴)风门肺俞厥俞心俞督俞……旁开一寸半,既为取穴点》 目内眦角始睛明,眉头陷中取攒竹。 天柱顶後发髻中,头项肩背腰痹同。 大风肺厥心督膈,肝胆脾胃焦肾气。 大肠关元小肠盲,中膂白环髎会阴。 委中腘纹正中点,承山腓肠肌腹端。 昆仑外踝跟腱间,申脉外踝下凹陷。 至阴小趾甲一分,能转胎位疗滞产。 足少阴肾经: 足掌心中是涌泉,热厥惊风狂癫痫。 太溪踝後跟骨上,益肾固精充髓海。 照海踝下四寸安,能调经带治失眠。 手厥阴心包经: 曲泽屈肘陷中央,清胃散胸定惊悸。 内关去腕止二寸,心胃疾患双调节。 手少阳三焦经: 中渚液下去一寸,头目耳喉伸肩手。 外关腕後方二寸,五官热疾肢痿痹。 支沟腕纹上三寸,耳鸣耳聋肝肾调。 肩髃穴后寸肩髎,肩臂疼痛痿痹消。 足少阳胆经: 阳白眉中一寸上,睑目充活视力强。 风池耳後髻陷中,诸风能熄耳窍聪。 环跳髀枢宛宛处,下肢痿痹经脉遂。 阳陵膝下一寸从,肝胆犯胃与近治。 临泣侠溪後寸半,近治清胆调月经。 足厥阴肝经: 行间大指缝中存,肝风火热气血行。 太冲本节後二寸,效同行间与近治。 期门募穴巨厥旁,肝胃不和呕功彰。 八脉交会八穴歌:《以下是我引用古人的八脉八会十六郄穴歌》 公孙冲脉胃心胸,内关阴维下总同, 临泣胆经连带脉,阳维目锐外关逢, 后溪督脉内眦颈,申脉阳跷络亦通, 列缺任脉行肺系,阴跷照海膈喉咙。 十六郄穴歌: 孔最温溜肺大肠,梁丘地机胃脾乡, 阴郄养老心小肠,水泉金门肾膀胱, 郄门会宗包三焦,外丘中都但肝藏, 阳维阳交阴筑宾,阴跷交信阳跗阳。 八会穴歌: 腑会中脘脏章门,髓会绝骨筋阳陵, 骨汇大杼膈俞血,脉在太渊气在膻。 十二经络墓穴: 天枢大肠肺中府,关元小肠巨阙心, 中极膀胱京门肾,胆照日月肝期门, 脾募章门胃中脘,气化三焦石门针, 心包募穴何处取?胸前膻中觅浅深。 十二经络原穴: 【歌诀】 甲出丘墟乙太冲,丙归腕骨是原中, 丁出神门原内过,戊胃冲阳气可通, 己出太白庚合谷,辛缘本出太渊同, 壬归京骨期中过,癸出太溪原穴逢, 三焦壬(丙)是阳池穴,包络大陵癸(丁)又重。 【白话解】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十天干分别代表五脏六腑并与五行相配。甲指胆经,原穴是丘墟;乙指肝经,原穴是太冲;丙指小肠经,原穴是腕骨;丁指心经,原穴是神门;戊指胃经,原穴是冲阳;己指脾经,原穴是太白;庚指大肠经,原穴是合谷;辛指肺经,原穴是太渊;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壬指膀胱经,原穴是京骨;癸指肾经,原穴是太溪。三焦经也属丙,原穴是阳池;心包络同属丁,原穴是大陵。此处丙、丁与小肠经、心经相重,在五行皆属火。 天一生水,地六成之 天二生火,地七成之 天三生木,地八成之 天四生金,地九成之 五十为土 人体五脏六腑十二经络的干支八卦五行属性,以及它们的对应关系简表2021-08-03 19:35 来源: 谦和既济 子:属膀胱水道耳,会阴,主阴, 丑:爲胞肚及脾乡,左脚, 寅:胆发脉并两手,左腿, 卯:本十指内肝方,左肋。 辰:土爲皮肩胸类,左胳膊, 巳:面齿咽下尻肛。左肩, 午:火精神司眼目,头部,百会,主阳, 未:土胃脘隔脊梁,右肩, 申:金大肠经络肺,右胳膊, 酉:中精血小肠藏,右肋, 戌:土命门腿还足,右腿, 亥:水爲头及肾囊, 右脚, 
(十二时辰子午流注) 子:胆经所主,活跃阶段。 丑:肝经 寅:肺经 卯:大肠经 辰:胃经 巳:脾经 午:心经 未:小肠经 申:膀胱经 酉:肾经 戌:心包经 亥:三焦经 
地支对应人体部位: 子疝气,丑肚腹,寅臂肢,卯目手,辰背胸,巳面齿, 午心腹,未脾胸,申咳疾,酉肝肺,戌背肺,亥头肝。 子属膀胱水道耳,丑为腹肚及脾乡。寅胆发脉并两手,卯本十指内肝方。 辰土为皮肩胸类,巳面齿咽下尻肛。午火精神司眼目,未土胃脘隔脊梁。 申金大肠经络肺,酉中精血小肠藏。戌土命门腿还足,亥水为头及肾囊。 午头巳未两肩均,左右二膊是辰申。卯酉双肋寅戌腿,丑亥属脚子为阴。 
天干地支对应人体部位: 天干与人体对应: 甲:胆;乙:肝;丙:小肠;丁:心;戊:肋;己:腹;庚:脐;辛:股;壬:胫;癸:足。 地支与人体对应: 子:膀胱、阴;丑:胞肚、脾、脚;寅:胆、发、手、脚;卯:十指、肝、肋;辰:肩、胸、膊;巳:面、咽、齿、尻、肛、肩;午:眼目、头;未:胃脘、隔、脊梁、肩;申:大肠、经络、肺、膊;酉:精、血、小肠、肋;戌:命门、腿、踝、足;亥:头、肾囊、脚。 来源:谦和既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