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蕨,曾经风行一时的野菜

 阿榧榧香 2022-11-20 发布于江苏
★赏花地点:江阴黄山
黄山的坡上生长在许多蕨,它们在茂密的大树底下依然生长得十分健壮。它们的分布很广泛,不仅在我国各地都有生长,在黄山的坡地也几乎随处可见它们的身影。向阳的南坡有它,背阳的北坡也有它。

蕨的植株一般不太高,基本上长不到一米。叶片呈长圆三角形或阔三角形,很宽大,长度足有三五十厘米,宽度也有二三十厘米,先端渐尖,基部呈圆楔形,三回羽状。蕨类植物大多是对生或近对生的,基部一对最大,越往上叶片越小。

我们早就认识这种蕨类植物,大凡山地多少会有它们的身影。即使在岩石上,它们也能够顽强地生存。按说蕨类是喜欢阳光的,但我们往往在阴凉的地方也能看到蕨类植物。

但是知道蕨居然是一种可食用的野菜,还是在云南旅游的时候。当地有一道菜就是蕨菜,味道还不错。

后来又吃到了蕨菜的不同做法,有凉拌的,有爆炒的,有油焖的,还作为其他菜肴的配菜出现。如今蕨菜不仅仅限于西南地区,江南的餐厅也会用蕨入菜。

有一阵子,我们这里很风行这种野菜,据说营养价值丰富。要说头一回品尝,那味道确实挺让人恋恋不舍的。

但吃得多了,其实蕨菜的口味也就那样。也可能蕨菜运送到了我们这里,已经没有那么新鲜的缘故吧。

蕨菜的营养丰富并非以讹传讹,而是有科学依据的。它的叶芽和嫩茎营养丰富,富含人体需要的多种维生素,还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糖类、有机酸等。

所以有某一段时间在江南地区非常风靡,可惜我们这里没有什么山,因此蕨类植物的分布也受到了严重的限制。

饶是如此,我们也还曾经采摘过一两盘的量,那也费了半天功夫。第二年蕨菜采摘的季节,也没有人愿意去采摘了,因此亲手采摘的蕨菜野味,也就吃了那么一回。大概是亲手劳动所得,总觉得后来在云贵川一带吃过的蕨菜都没有那次的鲜香。

蕨菜的采收有着很强的季节性,其食用部分是还没有展开的幼嫩茎叶,还呈蜷曲的形状。等叶片展开,就不能吃了,估计营养价值还是有的,但口感就不好了吧。

采收回来以后洗净,入沸水焯一下,再浸入凉水,可以除去蕨菜中不受人欢迎的异味。经过这样处理以后,或蒸或炒或拌或做汤,都很美味,有一种蕨菜特有的清香。

除了嫩芽,蕨的根也是有大用的。蕨菜的根状茎淀粉含量很丰富,可以提取蕨粉。像土豆、红薯这类根状茎植物都含有丰富的淀粉,我们常用的土豆淀粉、木薯淀粉都是用这些植物的根状茎提取出来的。

可能因为蕨类植物是多年生的草本,也没有大片栽植,多是纯野生的,产量并不足以生产淀粉,因此市场上并无蕨类淀粉售卖,但有蕨根粉丝售卖,颜色比红薯粉丝更深,是深褐色的。

可以说,别看蕨这种植物很不起眼的样子,人家全身可都是宝呢。全株入药,还有清热、滑肠、降气、化痰、治食嗝、气嗝、肠风热毒、舒筋活络等功效呢。

自由行:江阴黄山
10月初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