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评价诸葛亮的功过得失?一个云南人用一副对联说清楚

 HZAAAAAAA 2022-11-21 发布于广东

诸葛亮是中华民族神一样存在的人物,几乎完美无缺,受到万世景仰。

三国以后,评价诸葛亮的书籍文章如汗牛充栋,不可胜数。多数是积极正面歌颂诸葛亮的丰功伟绩和完美人格。也是少数站在客观的角度上,指出诸葛亮存在的缺点和不足。

在诸葛亮死后一千多年,在清朝末期,有一个云南人,为他写了一副对联,评论了诸葛亮。

谁知这副对联,一不小心,竟然成为对诸葛亮盖棺定论的的文字。这是作者自己也想不到的。

这副对联就是著名的“攻心联”,悬挂在四川成都武侯祠内诸葛亮殿堂前正中的醒目位置。

如何评价诸葛亮的功过得失?一个云南人用一副对联说清楚

上联是:“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

下联是:“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

“攻心联”由于立意高远,主题鲜明,深得游人喜爱,口耳相传,闻名遐迩,成为清代对联中的精品佳作,受到后人的高度评价,被誉为神作。

它仅仅用30字,就高度概括了诸葛亮用兵和治国的经验,言语精辟,识见独到,历来被誉为治世、治国名联。

它虽然是一副短联,却是武侯祠中最有冲击力的名联,毛泽东、邓小平赞赏有加。1958年3月毛泽东曾驻足于此,对“攻心联”推崇备至,后又多次嘱咐四川干部要细心研读,汲取教训,做好四川的各项工作。由于毛泽东的“推荐”,更使这副对联闻名天下。

毛泽东最喜爱云南人所撰写的两副对联,一副是昆明的“大观楼长联”,另一副就是成都武候祠的“攻心联”。

“大观楼长联”的作者是昆明人孙髯翁。

而这副攻心联,是公元1902年(清光绪二十八年)云南剑川人赵藩所撰书的。

如何评价诸葛亮的功过得失?一个云南人用一副对联说清楚

云南剑川人赵藩

上联“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指的是:如果能收复人心是最好的结果,反对你的、怀疑你的人,都会自己消除顾虑从而支持你;因为从古到今大家都知道,士兵并不都是好战分子。

下联是:“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指的是:如果你不会判断形势,那么不管你用宽松还是严苛的法律,都会误事甚至亡国;后来治理蜀国的人们啊,一定要三思。

上联具体指诸葛亮平定南中(今四川南部和云南、贵州全部地区)的时候。参军马谡对诸葛亮说:“南中的军民自恃其偏远,一直不服从中央管理,已经很久了。今日你打败他,不久他们还会造反。所以对南中用兵,一定攻心为上,收复他们的人心,攻城为下,万不得已再攻打城池。心战为上,兵战为下,丞相一定要收复他们的心。”

诸葛亮虚心听取和采纳马谡的“攻心”术,对叛乱首领孟获先擒后纵,“七擒七纵”,使其心悦臣服。平定南中后,诸葛亮又重用当地少数民族首领,获得他们的支持。从那以后,蜀国在南中的统治基本稳固正常,解除了后顾之忧。

如何评价诸葛亮的功过得失?一个云南人用一副对联说清楚

“攻心”就是打动人心,感化对手,让对手心悦诚服支持自己。诸葛亮本来就是道德的标杆,南中人不会不知道,再加上诸葛亮的军事才能,最终赢得了以孟获为代表的南中人民的理解和支持,化解了矛盾,巩固统治和行政权。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南中都是相对平静的,让诸葛亮把精力全力以赴放在对魏国的北伐上。

南中平定后,还提供了大量的财物和兵员给蜀国打魏国。

赵藩本身就是读书人,反对治国动辄诉诸武力的做法,指出真正懂得军事的人都不是好战之人。武力非到万不得已,不可轻启战端。

即使在战争状态,暴力也不能解决所有问题。“从古知兵非好战”既是战争经验的总结,也体现出高度的政治理性,难能可贵。

下联具体指在蜀国内部治理中,诸葛亮坚持严格依法执政,没有创造宽松的生产生活环境,老百姓和政府官员都过得紧紧张张。

诸葛亮同时不顾三足鼎立局面已经难以逆转,“为了打魏国而打魏国”,六出祁山攻打魏国,形成长期战争,结果都是无功而返,劳民伤财,大耗国力。

如何评价诸葛亮的功过得失?一个云南人用一副对联说清楚

刘备为帮关羽报仇,出于兄弟义气,不顾大局,率兵讨伐吴国。结果在彝陵一战中大败,损失惨重,自己也命丧白帝城,这都是不“审势”的重大战略失误。

如何评价诸葛亮的功过得失?一个云南人用一副对联说清楚

不能准确把握历史潮流蛮干,即使有崇高的道德使命感,最终也会以失败告终。在这种情况下,诸葛亮、刘备等的品德、智慧、勇毅以及具体行为的宽严就于事无补了。

如何评价诸葛亮的功过得失?一个云南人用一副对联说清楚

在三国之中,蜀国最先覆亡,原因很多,不“审势”是重要原因。

诸葛亮死后30年,蜀国灭亡了。当时的蜀国,兵多、官多,官吏有4万多人,官民比例在三国中最高。老百姓面有菜色,生活相当艰难。

如何评价诸葛亮的功过得失?一个云南人用一副对联说清楚

“审势”是治理国家必须把握的基本原则,只有准确地观察、分析、判断形势,才能做出正确的决策,取得成功。顺势而谋,事半功倍;逆流而动,会被历史潮流吞没。

现在的俄罗斯与乌克兰的战争就是如此,一旦战端一开,就收不了手。双方一定打个你死我活,牺牲大量的将士生命。

俄乌战争就是“不攻心”和“不审势”造成的严重后果。

不能不说,赵藩的这副对联,实在是写得太高明了,太有才了。

赵藩(185l一1927年)字介庵,晚号石禅老人,白族,出生于云南剑川县向湖村。他的一生,是从封建文人过渡到资产阶级民主人士的历程;作为近代西南著名的文人和少数民族诗人,赵藩在文化事业上有较大的贡献。

1873年,24岁的赵藩考中举人,之后他6次参加会试(在北京考进士)均落选,运气相当不好。其间他作过云贵总督岑毓英的幕僚。

岑毓英很赏识赵藩,称赞他是“通才”,曾多次保荐他作官,并让他作家庭老师。赵藩也对岑毓英感激不尽,1893年岑毓英死,赵藩除为之张罗丧事,还亲送其丧回广东。

正是由于与岑家这种很深的关系,赵藩始得步入仕途。送岑毓英丧归原籍后,赵藩入京候选,岑毓英之子岑春煊提供了赞助,后被清廷授指派到四川为官。

岑春煊是一个很有争议和名气的官员,曾任四川总督等要职,民国初年仍为南方政要。因为父亲和家庭老师的关系,他经常在官场照顾赵藩。

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四川大旱,加之四川义和团起义,险些攻入成都。于是清王朝撤换了四川总督,另派岑春煊担任。岑春煊入川后,采用高压手段镇压和屠杀义和团。

如何评价诸葛亮的功过得失?一个云南人用一副对联说清楚

当时代理四川盐茶道官职的赵藩,一直对岑春煊的恐怖做法很有意见。但他身份低,不好劝说,因此心中郁郁不快。

岑春煊采取铁血政策,对起义军和省内贪赃枉法的官员一概严杀。但效果不佳,而省内官场亦人人自危,惶恐不安。赵藩建议岑春煊实施新政,开办新学,培养人才,使用怀柔政策。但岑春煊没有采纳。不久,清军俘获义军女首领谬观音,岑春煊又将其枭首示众。

如何评价诸葛亮的功过得失?一个云南人用一副对联说清楚

深感失望的赵藩,引经据典地撰写了“攻心联”,刊刻后悬于武侯祠,以对这位昔日的弟子、今日的上司巧施笔谏。据传,城府颇深的岑春煊观后一语未发,不露声色,但后升调两广总督时却不再聘请赵藩同往,反将其贬至永宁道为官。

如何评价诸葛亮的功过得失?一个云南人用一副对联说清楚

故当时四川师爷中流行“师道何道,试看永宁道”一语,意在指责学生不懂得尊师重教。

赵藩的心彻底冷了。经过三次辞官,终于在1910年时去职回乡。回到云南后,辛亥革命爆发后,赵藩积极参加革命,先后主持滇西政务,代表云南到北京任国会议员,参加了云南讨伐袁世凯的护国运动,代表云南到孙中山组织的广州军政府参与执政,任总裁代表、交通部长。此后赵藩回到昆明,至其去世的7年里,主要从事文化事业。

赵藩的精彩人生,包括在文化方面的显著成就。这主要表现在他在诗、词、对联等文学创作方面的成就,以及对《云南丛书》的编辑出版。《云南丛书》的编辑出版是云南地方文化中的一件大事,它是收集保存云南地方文化遗产最丰富的一套丛书。

如何评价诸葛亮的功过得失?一个云南人用一副对联说清楚

云南大理剑川

1927年,传奇人物赵藩去世,归葬故里云南大理剑川县金华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