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稿写作要遵循“三条法则”

 小松树高山清泉 2022-11-21 发布于河北

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一篇好文稿是作者理论水平、实践工作经验和文字驾驭能力的综合体现。写好文稿不仅要练好基本功,更要“身临其境”“日积月累”“笔耕不辍”,这样我们才能徜徉于文字的瀚海,感受文字释放的魅力。

法则一:身临其境感知

只有经常深入实践、深入基层,准确掌握社情民意,才能确保文稿产生实效。作为文字工作者,文稿要接地气,不仅心要向一线,身子也要扎在基层,要时常“沾泥水、洒汗水”,俯下身子,多到街头巷尾、乡间田垄与群众拉家常,多问他们的意见和需求,第一时间掌握工作进展和动态,从带着“泥土味”的交谈中获取办法,总结经验,不断形成新认识、新观点、新思想,把文稿写准、写实、写深、写新,避免话不到位,空话大话套话连篇。

法则二:日积月累坚持

广泛占有资料是写好文稿的基础。作为文稿起草者,要加强学习,注重搜集和整理有价值的素材和信息,“博观约取,厚积薄发”,从中提炼出深刻的观点,从而写出有份量的文稿。一要加强知识积累,善于从书本中汲取营养,从阅读中丰富知识,常学常新、常思常进。二要掌握上情下情,善于从政策理论、文件精神中获取最新的思想观点和发展动态,做到有备无患,需则用之。三要有意识收集整理各地各单位典型经验、成功做法等,包括一些综合情况、重要数据、生动事例及重要思想观点,为文稿写作提供参考。

法则三:笔耕不辍练习

唯有勤写勤练,才能不断精进。多写多练,在反复实践中感受、总结、领悟、升华。文稿撰写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也是一次难得的锻炼。刚入职的机关工作者,要把材料写作当成事业干,不管有没有硬性任务,都要勤写勤练。要克服“写作恐惧症”,抓住学习机会,主动参与文稿起草工作。这样经常在急难写作任务中淬炼成长,写一次进一步,练一次上一层,才能由不敢写向敢于写、由写不好向写得好转变,逐步成为写作能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