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赫氏消亡反应是什么?是由病菌、抗生素还是益生菌引起?

 食与心 2022-11-21 发布于北京
不少朋友向食与心咨询:看到益生菌有那么多的好处,怎么我吃了益生菌之后反倒便秘/失眠,有人跟我说是赫氏反应,能说说这是怎么回事吗?
本期我们就来聊一聊什么是赫氏消亡反应(Jarisch-Herxheimer die-off reaction),亦称赫克斯海默反应,简称赫氏反应”(Jarisch-Herxheimer reaction),它到底跟益生菌有什么关联。
赫氏反应,是一种短暂的临床现象,发生在接受药物治疗的螺旋体感染患者中。更具体地说,该反应发生在对螺旋体感染进行抗生素治疗后 24 小时内,包括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莱姆病和回归热。通常表现为发热、寒战、寒战、恶心呕吐、头痛、心动过速、低血压、换气过度、潮红、肌痛和皮损加重。

这种现象最早于1895年由奥地利皮肤科医生Adolf Jarisch描述,1902年早期德国医生Karl Herxheimer也报告了类似的症状。后来医学界使用这两位医生的名字来命名这种现象,即Jarisch-Herxheimer Reaction,中国的简译则说赫氏反应。
  1. 赫氏反应与螺旋体

梅毒是首次发现与赫氏反应相关的主要螺旋体感染。继发现与梅毒的关联后,该反应已在其他细菌、真菌和原生动物来源的感染中陆续被发现。与赫氏反应相关的其他一些广为报道的感染包括莱姆病、虱传回归热、钩端螺旋体病和蜱传回归热。与赫氏反应的发展最相关的抗生素是青霉素、四环素和红霉素。较新的抗菌剂如头孢菌素、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克拉霉素、美罗培南和阿奇霉素也可引起赫氏反应。正如大家所知使用某些抗生素的时候还要做皮试,就是极小剂量的刺激观察反应程度,决定是否使用治疗剂量。比如青霉素的赫氏反应甚至有夺命危险,die-off的说法也就不足为怪。

一般认为是使用抗生素后螺旋体的分解导致毒素和细胞因子的释放引起,螺旋体毒素(包括螺旋体内毒素和非内毒素热源等)释放会引起急性炎症,导致炎性细胞因子(包括IL-6, IL-8, 和TNF-α等)分泌增加,身体可能出现皮疹、发热、寒战、头痛、肌痛等症状。这些症状通常在使用抗生素后 2 小时开始出现,并在 24 小时内消退。
大部分情况下,赫氏反应被认为是抗生素治疗时的副作用,是治愈螺旋体感染的必然过程,在排除过敏因素且无致命风险时,通常医生会继续实施抗生素治疗。
2. 赫氏反应与真菌
近年来的不断深入的研究还发现,赫氏反应还与其他病菌感染有关。
有临床治疗发现,一名85岁的女性由于念珠菌(也叫假丝酵母,属真菌)感染而接受抗真菌药物治疗(口服氟康唑),在一次误用了双倍剂量后,皮肤红肿更加严重,但在医生坚持认为是赫氏反应,继续治疗后症状消失而完全康复。

近20年以来人类共生微生物研究发现,自闭症儿童的肠道菌群有明显紊乱,部分自闭症儿童肠道真菌(如曲霉菌或者念珠菌)过度增殖,体内的真菌毒素严重超标。
一项研究发现:一名自闭症男童在尿液在有机酸检测时发现大量曲霉代谢产物(包括 5-羟基-甲基-2-糠酸、呋喃-2,5-二羧酸和呋喃羰基甘氨酸),说明患者肠道内曲霉菌过度增殖;医生通过第一阶段大剂量抗真菌药物(伊曲康唑)和第二阶段小剂量伊曲康唑进行治疗,男童在第一阶段症状反倒有恶化表现,但加大剂量治疗之后开始改善。当症状明显改善且稳定后开始减小剂量维持;一年半的治疗之后,男童尿液中的曲霉代谢物大幅降低,自闭症症状也完全消失,还发展出出色的运动技能和音乐技能。

3. 赫氏反应与细菌、病毒和寄生虫
在肺结核治疗时,刚开始服用抗结核药物后,大量结核杆菌死亡并释放免疫原性成分(包括结核杆菌蛋白和细胞壁等),部分人可能会加重原有症状,这种现象可持续数天甚至到数月。
在麻风病、艾滋病、丝虫病、炭疽热、布鲁氏病、流行性脑脊髓膜炎、Q热病、卡氏肺孢子虫肺炎、非洲锥虫病、盘尾丝虫病、类圆线虫病、旋毛虫病、疟疾等疾病和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治疗过程中,均发现过相似的情况。

医学界将治疗后症状短期内加重,与预期结果相反的情况统称为赫氏反应,由于这些反应往往伴随着病原微生物的死亡,因此也被称为赫氏消亡反应或消亡反应。国内也有一些人望词生义地直称之为死亡反应或者死反(die-off reaction)。事实上过去的青霉素等治疗当中,也不排除患者反应过于严重而导致死亡的情况。
脂多糖(也叫内毒素,LPS)是革兰氏阴性细菌细胞壁上的活性成分,遭受特定因素(比如抗生素和益生菌)攻击就会释放出来,引起免疫反应。螺旋体可释放螺旋体内毒素,真菌则能释放真菌毒素。这些毒素可刺激单核细胞、中性粒细胞及淋巴细胞,引起这些免疫细胞释放促炎症细胞因子,此时可能让人感受到各种不适反应。
食与心温馨总结:虽然赫氏消亡反应往往是在补充抗生素或者益生菌后出现,但这两种因素并不是所表现症状的原因,而病原微生物(包括细菌、螺旋体、真菌、原核生物和病毒)在受到威胁或垂死时释放的内毒素样物质更可能是真正的罪魁祸首,这些免疫原性物质会诱发免疫反应从而出现复杂多变的身体症状。随着治疗的进行、病原微生物的减少、死亡或者菌群比例调整成功,这些症状也会随之消失;但如果治疗并没有消灭或者压制住这些病原微生物,比如很多人担心进一步的反应而放弃治疗,原有症状还可能回归。

下一期,食与心将跟大家聊聊除了这些明显的疾病状态,日常生活中更常遇到的赫氏反应,比如念珠菌消亡反应和肠道细菌消亡反应,敬请期待!

参考材料
  1.  https://www.ncbi.nlm./books/NBK557820/
  2. https://onlinelibrary./doi/10.1111/dth.13244
  3. https://www.ncbi.nlm./pmc/articles/PMC7572136/
  4. https://pubmed.ncbi.nlm./23632012/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