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丁玲最后一次回临澧

 兰博2000 2022-11-21 发布于湖南
文章图片1

作者:高立近影

我第一次见到丁玲,是1982年10月 30日上午,在丁玲与县直机关干部的见面会上。那时,我在新合公社工作,正在县委党校培训,也是一个文学青年。

那几天,临澧人似乎骄傲了许多,小城里的人们不时相互转告,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著名作家丁玲,回到了阔别60年的故乡临澧,随同的还有她的伴侣陈明,诗人周良沛、作家任光椿等。

其时,临澧的年轻人对丁玲熟悉的并不多,还有些人是在《毛泽东选集》的注释里,才知道临澧出了个丁玲,原名叫蒋冰之。

文章图片2

图为著名作家丁玲

1922年早春,丁玲告别沅澧去了上海,进入陈独秀、李达创办的平民女校学习。后经瞿秋白介绍,进入上海大学中国文学系深造。她早期创作的《梦珂》、《莎菲女士的日记》等作品在《小说月报》上发表,轰动文坛,一举成名。

1936年11月,丁玲逃离国民党的囚禁,成为第一个从国统区奔赴陕北的著名作家,其后创作的小说《太阳照在桑干河上》,获斯大林文艺奖。

新中国成立后,丁玲曾担任过文学界的重要领导职务。1955年伊始,丁玲命运多舛,备受磨难,度过了二十多年的流放、劳改、囚禁生活。那时,她是所谓不光彩的人物,临澧人对她,除了文革时个别人的偏激外,更多人似乎处于一种信息空白,对她只有生疏和淡忘。她的名字与她的冤案一样,被政治风浪卷入了十八层地狱。

1979年之后,丁玲复出平反,许多临澧人这才知道,毛泽东在延安写的一首词,那句“昨天文小姐,今日武将军”,就是写给丁玲的赞美。

文章图片3

昨天文小姐 今日女将军——毛泽东

在临澧回乡期间,丁玲走访了澧南和澧北,参观了青山水轮泵站、江家坡渡槽、观山桔园、县织布厂、城关完小等地。所到之处,时过境迁,天翻地覆,丁玲无不感慨万千,她在对家乡人民的广播讲话中说,“临澧的面貌已经大大的变了,变得我不认识她了!古老的、封建的、苦难的、旧的临澧已经不存在了!”

丁玲回到临澧后,提出想到老家佘市桥黑胡子冲去看一看。丁玲祖屋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和文革期间多次被毁,只剩下半堵残墙,萧条破败。那几天恰好下小雨,去黑胡子冲的道路泥泞难行;也许是沧桑之变,担心老人家睹物兴悲身体吃不消;也许是猪栏牛栏,贫瘠杂乱,担心丢失颜面;陪同参观的县领导抱歉地对丁玲说:“故居建设工作我们还没有做好,这次,您就在向阳水库大坝上望一望吧。下次您回来,路一定修好了,到时再进去吧。”

文章图片4

位于临澧县佘市镇黑胡子冲的丁玲故居

来到了家对面却没能进“屋”,情何以堪,以丁玲的睿智和见识应是明白个中隐情,只是她不想为难地方。于是,丁玲撑着雨伞,站在向阳水库大坝上,良久凝望那一片曾经生养自己的山水,用临澧口音深情地呼唤,“黑胡子冲啊,黑胡子冲,60年了,您的女儿回来看您了!”

走进向阳水库管理所,丁玲与蒋家亲族约十几人见面。阔别六十年,乡音在,血缘亲,彼此相逢情切切。丁玲握着乡亲的手,问了生产问生活,问了这家问那家,乡亲们的每一句话她都听得特别仔细。

文章图片5

图为1982年10月28日丁玲(左二)回临澧,与临澧县委书记吴愈俊(右二)等合影。

10月27日下午,丁玲在临澧县文化馆与家乡文学界的创作人员座谈,她以自己的人生经历,纵谈创作要有情、有胆、有识、有文的见解。她没有讲自己曾经受到的迫害,遭遇的冤屈和苦难,她说:“关于我自己,我没有什么好多说的。是的,我是吃了一些苦,但我的祖国,我的乡亲在和我一道吃苦,甚至比我吃的苦更多。'

10月30日上午,丁玲在县直机关千人见面会上讲话,她说,“县里的领导跟我讲,让我同县直机关的几十个干部谈一谈。我脑子里想的是四五十个人,大家围坐一起,随便聊聊。现在要我上台了,上台就不好下台。现在回到老家,好像成了讲(蒋)家了。我本来是姓蒋的人,只得就'讲'吧”。

“她谈她的家族,她走过的道路,谈她与瞿秋白、宋庆龄、毛泽东、鲁迅的交往,谈她坚持真理,对祖国和人民的忠诚。这时,一些记者用摄像灯围着她拍摄,温度又高光线又强,弄得她几乎睁不开眼睛,她半开玩笑地说:“你们这样照着我,那我就不讲了。'丁玲不拿讲稿,畅谈两三个小时,依然精力充沛,谈吐敏捷,人们听得入神,不时传出笑声和掌声。

丁玲临走的前夜,县里特地从省城调来一部最新电影故事片招待放映。那一场电影票,成了临澧县城有史以来最抢手的电影票之一,人们把和丁玲同场观看电影当成一种喜庆和荣耀。当她进场时,全场亮灯,我和上千观众一样,自发起立,向她报以热烈的掌声,丁玲频频挥手致谢。掌声经久不息,饱含着家乡人民对她的敬仰和深情厚谊。

也许是某种巧合,那部影片的片名竟是《开枪,为你送行》。丁玲的一生,的确是战斗的一生,她18岁离开故土拥抱时代风云,追寻光明;28岁加入中国共产党;32岁奔赴延安,战斗在救国救民的最前线;就连她最后一次告别故乡,也像去赴硝烟弥漫的战场。

只是没想到,离开临澧4年后,在她82岁那年的春天,丁玲便永远告别了人生。丁玲病危期间,临澧县委指派副县长蒋祖建、县文化馆文学专干涂绍钧代表临澧人民,专程前往北京协和医院探视。

丁玲去世后,新华社、《人民日报》报道称——丁玲同志是我国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文艺战士、国内外享有盛誉的作家和社会活动家、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中国人民的好女儿、为中国革命和中国革命文化事业艰苦奋斗了一生的、久经考验的革命文学家。

丁玲走了,再也不会回到临澧,她回家的脚步永远定格在了向阳水库。如今,黑胡子冲已经通路通车,丁玲故居已修缮一新,她的灵魂已融入故土,“飞蛾扑火”的精神将永远激励后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