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MRI线圈,你使用对了吗!

 懂你473 2022-11-21 发布于山西

线圈是提高MRI图像质量和提升扫描速度的关键。在临床工作中,我们会用到各式各样的线圈,各医院和各厂家配置的线圈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那么,在实际扫描中,怎样使用这些线圈才能发挥它的最大价值,使其更好的为我们的临床扫描服务!

MRI线圈是提高图像质量和提升扫描速度的关键。图像质量和成像速度主要取决于线圈的通道数和内部单元数数目及其单元空间排布。线圈的种类众多,形态各异,在临床使用中,我们可以简单的将这些线圈分为专用线圈和通用线圈这两大类。

图片

  • 专用线圈,即那些主要用于特定部位扫描的线圈,常为硬质性。如乳腺线圈、膝关节线圈等。

  • 通用线圈,即那些可以用于多个部位扫描的线圈,常为柔性。如常用的大、小柔线圈。

由于线圈的成像空间容积、内部单元数数目、空间排布布局和线圈通道数的差异,在成像速度和图像质量上均存在一定的差异。

  • 线圈单元物理尺寸越大,其“穿透”的深度越深(大致为线圈单元物理尺寸的一半)。

  • 线圈单元密度越大,获得图像的信噪比则相对越高。

  • 线圈通道数越多,成像速度则相对越快。

  • 扫描部位与线圈的贴合度越好,其获得的信号强度则越强。

  • 发射/接收RF一体的正交线圈均匀性更好,引入线圈外伪影的几率更小,但其成像速度慢,信噪比不及多通道线圈。

  • 仅接收RF的多通道线圈,成像速度更快,信噪比高,但其均匀性稍差,引入线圈外伪影的几率更大。

作为线圈的使用者应该充分认识到线圈的这些特点,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选择相应的线圈,物尽其用,将其应用于不同的场景中。

图片

(使用脊柱线圈获得的膝关节和颅脑图像,上图△

只有认识到线圈的这些特点,才能在一些特殊的需求和线圈出现故障时,准确、快速地找到有效的替代和备用方案。

当然,每家医院不可能将所有类型的线圈都配备齐全,通常是配置几个专用线圈,再配置1-2个通用线圈来进行互补,这样几乎可以覆盖人体全身各部位的扫描,那么,在实际扫描中如何利用好这些线圈?

通用线圈合理利用!对于大多数医院,特别是一些基层医院出于成本的考虑,配置的就那么几个基本的线圈,对于很多部位都是通用一个线圈。

图片

如很多医院只配备一个通用的柔性线圈用于全身所有四肢关节的扫描。

  • 使用该类线圈最大的优点就是灵活性高,给予技师的发挥空间更大。

  • 对于该类线圈,操作技师合理地线圈组合和摆位,才可获得优异、规范化图像。

图片

这类柔性线圈在线圈尺寸、单元数和通道数上均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在实际扫描中,根据实际的需求合理选择。

  • 在使用通用柔性线圈时,选择的线圈(或单元)不宜过大,能够包全扫描部位即可。以保证与扫描部位较好贴合度的同时,也可最大程度减少线圈外异常信号带来的伪影。

  • 同时,应尽量选择多通道的柔性线圈进行扫描,以提高图像质量和扫描速度。

图片

虽然通用柔性线圈可用范围较广,但并不是唯一的选择;再者在很多情况下,由于众多因素的干扰,也不是最好的选择。
  • 在足部的扫描中,如采用通用的柔性线圈扫描,摆位难度较大,同时图像的均匀性很难得到保证。
  • 采用软垫让膝部屈曲,足“踩”于一些专用线圈上的方式进行扫描,可明显改善通用柔性线圈带来的问题。
  • 在使用这类线圈对一些解剖结构复杂、形态结构不规则和偏中心小关节的扫描中,应善于利用沙/米袋“压、塞、填”来制动和改善图像质量。

图片

采用足“踩”于专用膝关节线圈上获得的图像,上图△

  • 只有对线圈的选择和使用恰当,在没有专用线圈的情况下,最终获得的图像质量也并不亚于专用线圈获得的图像。

  • 通常专用线圈较通用线圈有更多的单元数和通道数,在能满足扫描条件的情况下,尽量选通道数较多的专用线圈进行扫描。

专用线圈专用!对于每个部位,如均配置有专用线圈那对于扫描技师来讲简直就是福音,省时、省力、省事。

图片

  • 专用线圈不但可以获得优异的图像质量,而且扫描效率也能够保证。

  • 操作技师无需过多的干预即可完成检查,操作起来方便,快捷。

  • 对于被检者来讲也不需要特殊的成像体位,舒适度也较好。

图片

  • 对于配备有专用线圈部位的扫描,无需我们过多的干预,只需按照规范化操作即可获得理想的图像质量。

  • 专用线圈是获得优异图像质量和规范化图像的重要保障。

图片

图a:线圈单元-12;图b:线圈单元-123,血管搏动伪影明显增加。

需要指出的是,在线圈的使用中不要盲目地选择过多的线圈接收单元,该操作虽然可以获得更大FOV的图像,但会降低图像的信噪比和引入成像单元外的一些伪影。

图片

多个专用线圈可组合使用,以覆盖更大范围,获得更大FOV和更高信噪比图像。

专用线圈“另类”利用!专用线圈并不是仅仅只能用于那些特定部位的扫描中。在实际扫描中,该类线圈在其它部位的扫描同样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对于那些没有配备专用线圈的部位,我们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线圈资源来进行互补。

图片

临床扫描中,常使用一些小孔径的专用线圈将来对四肢小关节的扫描。

  • 如最为常见的采用专用的膝关节线圈来进行人体四肢关节的扫描。

  • 使用非专用线圈,节约的是成本,牺牲的是被检者的舒适度和图像质量。

图片

上图足踝部的扫描,左-空间容积较小的膝关节专用线圈;右-空间容积更大的头/颈专用线圈

同样,在实际扫描中,通常会使用专用膝关节线圈或头/颈线圈来对足踝部的扫描。

  • 图像质量不但与线圈单元密度和通道数有关,还与线圈的成像空间容积密切相关。

  • 在选用专用线圈来进行其它部位的成像时,线圈不宜追求过大,能够包全扫描部位即可,选择的线圈空间尺寸越接近扫描扫描部位的大小越合理,获得的图像质量也相对越好,伪影更少

图片

  • 专用线圈通常会设计成与受检部位结构形态相似的形状,以获得更好的贴合度。即在实际的扫描中,应充分考虑到受检部位与线圈的贴合度的问题。

  • 如呈“L”型的肩关节专用线圈改变放置方向后,刚好与踝关节的形态结构相似,且贴合性较好,该线圈同样可以用于足踝部的扫描。

图片

  • 对于一些形态结构异常或屈曲呈较大角度状态的受检部位,按照常规的操作难以满足其扫描要求。

  • 对此,可选取与该扫描部位形态结构相似且贴合性较好的专用线圈扫描。如上图△,使用成呈“L”型的专用肩关节线圈旋转放置后对呈90°肘关节的扫描。

图片

使用硬质肩关节线圈线圈获得的呈90°的肘关节图像,上图△

  • 在实际扫描中,应灵活地调整线圈的放置方向、角度来更好地贴合受检部位,以获得更好的图像质量。

  • 扫描摆位时,不但要让被检者来适应线圈,更要让线圈来适应被检者,这不仅仅包括选择线圈的类型、形状,还包括线圈的放置方式、方法。

参考文献:

叶飞,温喜喜,应伟峰,宋洁,陈穹.肩关节MRI硬质线圈与柔性线圈的成像质量比较[J].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2022,20(5):474-478.DOI:10.3969/j.issn.1672-0512.2022.05.018.

刘国彬,张国平,任庆云,雷立存,赵峰,高宏阳,朱超华,李亚光.踝关节不同姿势下MRI检查对其周围韧带及肌腱损伤的诊断价值:单中心、诊断性试验[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7,21(4):598-602.DOI:10.3969/j.issn.2095-4344.2017.04.018.

王秀彬,胡振民.磁共振成像相阵控线圈及并行成像技术[J].医疗卫生装备,2005,26(6):19-20,23.DOI:10.3969/j.issn.1003-8868.2005.06.010.

杨正汉, 冯逢, 王霄英. 磁共振成像技术指南——检查规范,临床策略及新技术(修订版)[J].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0, 04(v.18;No.89):26-26.

MRI检查技术专家共识[J]. 中华放射学杂志, 2016, 50(010):724-739.

张英魁,黎丽,李金锋. 磁共振成像系统的原理及其应用[M]. 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2021.

RayH.HashemiWilliamG.BradleyJr.ChristopherJ.Lisanti著;尹建忠. MRI基础 (第二版)[M]. 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 2004.

·END·

磁共振之家

基础  |  实用  |  分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