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流苏花开觅孟子

 新用户6339SIkO 2022-11-21 发布于山东

   

流苏花放四月天,雪浪翻飞动云烟历来被人们所称颂“流苏”,单凭其字音,就能带给人们无限的期许与美好。流苏树花冠白色,又叫四月雪,像个倒挂的小伞,又像古代仕女服饰的流苏,因此而得名。

  

  

  

千年古城邹城的孟府中,两株流苏从明朝开始,就立在赐书楼前。暮春四月如约而至,孟府赐书楼前流苏花悄悄的开放了。一场花事,属于初夏的,叫做流苏盛开,每年这个时节,总有清雅的花香以赐书楼为中心,一层层地往外散溢,让游览于孟府中的游客闻到,让居于孟府四周的乡邻嗅到共享流苏花独有的芬芳。

孟府流苏已不觉经年,从空中俯瞰,流苏树巨大的树冠覆盖了赐书楼个院落,而在院落中观流苏树如此高大,两树相依,需仰望才能观全貌,树冠遮天蔽日,犹如天地一体,却不显一丝傲娇霸仰望这花如云的流苏树,宛如整棵树都结满了白色雪球,用自己纤弱的灵魂把她的美绽放到极致,她就像诗经里的窈窕淑女,蒙着面纱,羞答答的用眼眸传情,吟唱千年不含一丝娇气那嫩绿的叶、雪白的花,在光的照射下,泛着晶莹的光泽,远远地望去,温润而泽在微风徐来的叹息中,如丝的流苏如雪花飘落,地头寻觅一朵,轻嗅着那微香的气息让人心旷神怡。摇曳在屋檐下的枝条与古老的建筑相互辉映,让这座有着千年历史的庭院更添一份诗情画意。像慈悲为怀的长者在这历史长河中,俯视着时代变迁,灿烂的满树繁花背后,叙述无声故事,陪伴着一代又一代孟子嫡孙

自古以来,树木被当作乡土、家园的象征,就像山西洪洞县大槐树一样,念念不忘、口口相传。如今,百年过去了,儒家思想的沃土,植根于齐鲁大地的孟府流苏见证着儒家思想的智慧与光芒,依稀看到孟老夫子在流苏花开之际,在流苏树下淡淡的花香中踱步而思中成就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虽千万人,吾往矣”、“君子之守,修其身而天下平”、“贤者在位、能者在职”等千古传唱的金句。孟子的伟大之处就在于为儒家思想发扬光大做出了深刻的解读民本,仁政,教育和性善论等,直抒胸臆手眷成书《孟子》历史的回音轻轻推动社会进程于孟氏嫡系后裔来说,从1945年孟繁骥夫妇迁居南京、1949年去台湾后,孟府和流苏花就孤独寂寞起来——树下少了雅时的饮赋诗,少了孩子们在花飘如雪时嬉戏欢呼海角天涯,只能在梦里遇见那花开如玉、满院芳香流苏花。而在庭院深深,两棵三百余岁的流苏树,伫立在岁月的狭隙中,她静静地开,静静地谢,散发着儒雅高贵之气孟府流苏是孟子嫡裔对家乡的馈赠承载更多的是厚重历史文化底蕴,一树的傲骨,也一树的落寂,发出的是青春易逝、不负美好时光的古老的院落,就这么被岁月浸染的韵味连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