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春快乐,虎年大吉!

 左岸金戈财税 2022-11-21 发布于广东

今天是除夕,提前祝您新春快乐,虎年大吉!

感谢过去一年,您对本公众号的关注,点赞,转发分享,打赏。

感谢那些“认识”很久,一直默默陪伴和关注的财税网友。


此刻我正在老式绿皮火车上,本不够快的速度,因为归心似箭,更显得晃晃悠悠。习惯了高铁下窗外的景色唰唰唰退下,此刻窗外景色恰似卡带或倒带。

我似乎也明白了,喜欢的导演:小津安二郎,侯孝贤,李沧东,是枝欲和,他们的电影里面都有对火车镜头和意向的使用。

火车是归来和离别,是离别故乡和把记忆力的故乡带走,火车是通往外面世界和把外面世界带回来。尤其是当你习惯了高铁,再坐上十几年曾座过的老式绿皮火车时,你更加明白火车代表什么,也明白了时间的相对论是什么。

也好,在牛年最后一天,随着窗外的景色,抓抓记忆里存在的片段,整理一下内心的情绪,也为虎年的到来做好准备。

从14年,最开始在会计视野写文章,到后来开设微信公众号。写财税文章带给我的,除了对已知财税知识的深化认识,更多是对“未知”财税知识进一步研习的欲望。

所谓书越读,人则越谦卑。文章越写,也越发感觉自己功力不够,也越发督促自己需要交强输入,才能保证高质量输出。

有人曾以为我是培训机构或者中介机构的人员。因为按照大众理解,做自媒体要么以变现为目的,要么是机构或中介的变现引流渠道。

其实,我只是一个财税爱好者。一个把碎片时间和休息时间都花在写财税文章的实务工作者而已。

当然我自己并没有认为,如我这类财税爱好者就所有不同或者品格多高。读者朋友更不需要这么认为。

就像偶尔有一两个读者朋友,后台私信说“本来认为你这个公众号会与众不同,没想到也会推介广告”。

首先感谢这类读者太抬举我了,也太看得起我了。其实最开始我内心也是拒绝广告的,可后来看到很多吃播短视频都能光明正大的收礼物和打广告。我们财税自媒体收个三瓜两枣,满足下虚荣心其实也不是最大恶疾吧。

而且进一步分析微信广告,一方面说明本公众号还是有一定认可度,另一方面,我喜欢读各类书,一年买书和电子读物至少几千元吧,广告收益多少可以用来买些自己喜欢的读物。

其次本微信公众号广告推广原则:一是只接受财税类培训课程,什么理财类,股票类一律不接;二是只接受国家认可类财税证书培训课程,对于什么薪税师,内控师,税务筹划师,风险内控师等一律不接。

所以请读者朋友客观看待微信公众号广告,并自行鉴别(虽然我按照以上接受广告原则排除了一些风险),并结合自己所需参与相关课程。

站在第三人视角来说,作为财税爱好者,我可能要么是太“好为人师”了,要么是真的碎片和闲暇时间“没事找事”。

其实第三人视角的分析也没有错。除了中介机构做财税自媒体为了引流,如我这类财税爱好者,并不是水平有多高,只是愿意分享而已。

因为财税大咖以小时收咨询费和培训费,没时间也没有意愿分享自己的收费知识,同时非中介机构的高手(企业财税人员),要么没时间,要么不愿意将个人实战经验免费公之于众。

但是实际上我自己分析,我除了第三人视角的分析原因外,还有一个多数人知道,但是没有去付诸实践的学习之道:通过写的过程,将经验和知识,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并可能在写的过程中发现了自己此前不清楚的知识盲区,这些盲区也带领自己进一步去研究未知的领域。

我有时和初入职场的同事或网友说,写这种学习方法,其实对于实务经历是一种非常好的办法。

这些年写了大概几百万字财税文章吧,如果用意义来定义的话,我认为就是以现在一个中年人,回看当初开始在论坛写文章时的少年,岁月留下的印记就是这些文字,以及那些在电脑前敲字的场景。存在和印记也许就是我理解的意义吧。

当然2022年,可能还会出一本书(与出版社已签合同),其实三四年前就有出版社找到我,要我出书,可是我太诚惶诚恐了直接拒绝了出版社,我怕误人子弟,也怕没有拿出手的干货。

可是这些看的书多了,也对自己文章不误人子弟有了保证,2021年花了一些时间完成了书籍初稿。问题不大的话,2022年内应该可以出版。

书籍暂定名《业财融合下的会计规范&以数治税下的税务风险思维》

2022年公众号还是会继续写下去,写会计,写税务,写财务管理。我并不是某一方面的专家(有中介朋友曾和我交流,认为要尽快出圈出名,需要专研某一税种某个领域,比如并成为某税种第一人),但是我作为企业财务人员,以老板们要求的杂务管家负责人视角,会尽可能成为传递实务一线财税的“杂学+”。

当然所谓“杂学+”,底层逻辑就是以解决企业一切的财税问题。对我而言,有时是兴趣。

2021年,也因为我写的税务方面的文章,税务信息化公司和我接触过。和其深入探讨了税务信息化的应用和具体架构实现。当然对我而言,花费周末一天休息时间跑去广州交流此事,更多的出于兴趣使然。

是的,人到中年对于某些事情还保持“兴趣”,大概是幸福或者不幸福吧。因为世俗来说,人到中年应该什么“续命”的是生存有关,而不是兴趣有关。

多少年没有坐绿皮火车了,车轨哐哐作响,车子缓缓向前,但是坐在这铁皮箱里面人,似乎坐上了一台时光机器里一样,地理上的故乡越来越近,记忆里的故乡在飞驰后退,期待中的过年事情不再清晰,回忆里的往事扑面而来。

人总会在某些认为划定的日子前后,思考些什么,胡乱想些什么。除了在绿皮火车上无聊外,我想大概是近乡情怯吧,抑或者是脑海中带回来太多外面世界的不安,而脑海中保存的关于故乡人和物记忆太少,导致的慌张吧。

余华说过:“回首往事或者怀念故乡,其实只是在现实里不知所措以后的故作镇静”

面对现实中的不知所措,总是试图想从往事和记忆里的故乡里面,找一些什么来填补心中的不安。

也许对想象中故乡念念不忘,可能只是一种一厢情愿或强行的假象。因为没有谁规定,只有外面世界的你可以变,而故乡不可变。

当然唯一变数不变的是,村口的大爷大妈的“情报部门”,他们嘴里的你,以及他们嘴里外面世界的你,似乎永远是你那么“精彩”。

当然村口情报部门,不只是村口有,这其实就是别人眼中的你,和你自己以为的你。对任何人嘴里的自己置之不理,可能会太过自我,对某些人嘴里的自己过于在意又可能会丧失自我。就像这篇回应读者关注的问题一样,我希望读者是真诚出发,而我也会诚心以待,回应一些关切,因为你在我眼里是重要的人,而不是可以忽视的人。

当我们把在外面的世界不安的心带回来的时候,可是我们过去熟悉的故乡的场景变的陌生了。试图通过时空转换化解不安变的越来不可能,唯有自我消化。或者找一个故乡最熟悉的场景,回忆那场景里,你曾笑的最灿烂的片段,让那时的自己治愈现在的自己。

啰嗦了这么多,是对公众号关注者的关注话题的一些回应,也可能是自我保护性解释,最有可能是写字可以让龟速的火车感受“龟”少一些

最后本篇主题上福利。一是微信红包封面(不是红包哈),二是一些财税资料。祝大家新年快乐!

福利一:微信红包封面

注意不是红包哈,是红包封面,虽然我也想给大家发红包,奈何实力不允许。我自己找了个简单的烟火绽放的图作为红包封面,希望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烟火,每个人都可以在各自舞台尽情绽放自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