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
四川日报发表
《都江堰灌区岁修启幕位于渠首的内江总干渠将迎来——十年一次断流大修》

▲图据:都发中心
- 泥沙淤积会改变河道形态,从而影响水利工程整体效用,必须疏浚河道
- 每逢冬春之时,岷江水位下降,便会对都江堰水利工程进行“体检”和“治疗”,每年进行一次,故称之为岁修
- 隔上10年,对整个工程“全面体检”,并对看不见的水下破损处进行修理,就是大修
岷江,从源头到尽头,一路奔流浇灌田野,
提供丰美的物产资源,
此番岁修,正恰逢都江堰岷江水最美时刻,
如晶莹的翡翠,流光溢彩,
让观者无不驻足,
跟着水灵妹,来欣赏一番她的美吧~

▲都江堰水利工程 摄影/艾斌
花洲栈道是伏龙观旁的一条绝佳观水路线,其位置较为“偏僻”,如不是有人指路是很难发现的。
殊不知,这里才是近距离观察岷江水的绝佳位置,滔滔岷江水如绿玉一般,浪花卷起一片片。
偶尔遇白鹭展翅掠水面,犹如一幅生态画卷美的让人挪不开脚。

之所以要修宝瓶口,是因为只有打通玉垒山,使岷江水能够畅通流向东边,才可以减少西边的江水的流量,使西边的江水不再泛滥,同时也能解除东边地区的干旱,使滔滔江水流入旱区,灌溉那里的良田。

宝瓶口这里本来是玉垒山的一段石壁,李冰治水时,花了8年时间将石壁凿开,形成了如今千年不变的宽度,因为它的形状像瓶口,故命名为宝瓶口。
俯拍宝瓶口▼

具有泄洪、排沙和调节水量的显著功能。主要作用是“泄洪”。

当内江的水量超过宝瓶口流量上限时,多余的水便从飞沙堰自行溢出;如遇特大洪水的非常情况,它还会自行溃堤,让大量江水回归岷江正流。

▲飞沙堰
这个季节,如果想慢慢享受这水景,可以选择不乘坐观光车徒步游览。能收获更多如壁纸般的天光水色。

在路上还可以远观水岸的二王庙,听着水流呼啸而过,别有风味~

位于岷江江心,包括百丈堤、杩槎、金刚堤等一整套相互配合的设施。其作用是把汹涌的岷江分成内外二江,西边叫外江,是岷江正流,主要用于排洪;东边沿山脚的叫内江,是人工引水渠道,主要用于灌溉。

站在鱼嘴观景台上不仅可以看见急湍的水流被一分为二,还能望见连绵起伏的山色,正所谓金山银山就是绿水青山~

安澜索桥全长240多米,飞架岷江南北,横跨都江堰水利工程,在桥上可以望见滚滚岷江水从脚下飞流而过,伴着摇晃的桥体,别有一番乐趣~


悄悄告诉大家,松茂古道(西关至城隍庙)一段,便能看到这一开阔景象,走在这条古道上你会发现,城中有水,水在城中。

在古代,松茂古道是一条连接,川西北少数民族与成都平原的重要纽带,时过境迁,曾经的热闹都被藏在了古朴的石阶下,不变的是沿途优美的风光。

许多人来都江堰旅游,一般会选择直奔景区,而忽略了被称作水上画楼的南桥,在桥上你可以完美的欣赏到滚滚岷江水从宝瓶口流出。

▲图据:叶剑鸣
在阳光的折射下,水面呈现碧绿的颜色,站在桥上望去极为养眼,如同一副泼墨的山水画,诠释出冬季的美好。

图据:艾斌▲
桥上可望见景区内的宝瓶口,若从上往下看,才会明白宝瓶口充满智慧的设计多么引人入胜。

南桥观水▼

桥上的游人望着这别具一格的美景,纵使寒风凛冽,依然抵挡不住笑容在脸颊绽放,幸福的时光由此开始。

站在桥上往下看像是水从桥上惟妙惟肖的龙头雕刻中喷吐而出一样,波澜壮阔,如若你想将水与南桥结合起来,可以选择桥旁边碑石处拍摄,会有惊喜发现~


南桥的锦江绿道更是完美的将流水与古城、绿道的风景结合在一起,真正的做到了人在画中游之感。

▲摄影:张铨生(图据又见都江堰)
都江堰分岷江为内外两江,
流出宝瓶口的内江又分成,
蒲阳河、柏条河、走马河、江安河等,

▲图据又见都江堰
或是凉亭闲聊、绿道慢跑,或是沿河遛狗、散步骑行......这就是柏条河绿道带给我们的多样体验。

▲图据折耳兔老师
碧绿的河水带来丝丝河风,透露着微微凉爽,走在这里,整个感觉是非常轻松,惬意的。

▲图据折耳兔老师
蒲阳河绿道是成都天府绿道的源头,是都江堰建设国际生态旅游名城的组成部分。绿水青山,鸟语花香,空气清新,满目叠翠是这里的标配。

仰天窝就在南桥下方不远处,岷江在此处被一分为二,走马河起水于都江堰市区仰天窝闸,流经聚源镇分一支流为徐堰河,至郫都区两河口分一支流入沱江。

从都江堰市区“走江鱼嘴”至郫都区两河口一段称走马河,两河口以下称清水河,成都市送仙桥以下称“南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