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慧心学牙笔记——规范化根管治疗6

 慧心学牙 2023-08-12 发布于河南

规范化根管治疗--冠方修复

根管治疗后牙齿的变化

1.失髓牙的变化。

2.牙齿机械抗力的改变。

3.牙体颜色的变化。

失髓牙的变化

1.牙本质厚度不再增加。

2.牙本质中的水分有少量减少。

3.脱水增加了牙齿的硬度,并降低了柔韧性。

4.牙齿本体感觉(主要是温度感觉)会有大幅度的下降。

牙齿机械抗力的改变

1.龋病等造成的牙体硬组织的破坏。

2.根管治疗时对牙体组织的磨切。

3.边缘脊的破坏对牙体抗力的影响最大。

4.生物学宽度。

5.牙本质肩领的重要性。

牙体颜色的变化

1.与治疗相关的因素。

2.髓腔原有色素或者腐质没有去除干净。

3.髓角遗漏的牙髓。

4.在前牙,根充或者垫底材料透出颜色。

5.根管内的封药。

根管治疗后冠方修复的意义:

防止来自口腔的微渗漏,维持咬合和功能稳定。

1.防止来自口腔的微渗漏。

a.及时修复缺损,对于保证根管治疗的疗效至关重要。

b.冠方封闭完全隔离来自口腔的感染与封闭的根管系统。

c.髓腔内根充材料去除,建议到根管口下方1mm,使后期的修复材料尽量与牙齿贴合。

2.维持咬合与功能稳定。

a.保护剩余牙体组织,避免折裂。

b.恢复牙齿的结构和外形,恢复功能与美观。

冠方修复的时机:

根据诊断,根尖周病变大小和有无并发症

1.非感染根管,根充完善,无临床症状,1——2周症状消失,尽快完成永久修复。

2.感染根管,根尖病变较大,疗效不确定或有并发症,考虑采用过渡修复的方式,(玻璃离子或树脂)(亚甲基蓝染色)

3.感染根管术后需随访,一般3~6个月后复合修复条件,应该立即行永久修复。

修复方法和材料的选择

很长时间,一般认为根管治疗后的牙齿尽可能选择全冠修复,近些年来粘接修复技术可以更多的保留正常的牙体组织。

复合树脂粘接修复

随着复合树脂材料和粘接技术的发展,复合树脂粘接技术适用于大部分类型的牙体缺损。

复合树脂用于根管治疗后牙齿修复的注意事项:

理解粘接机制

粘接Or粘结?

“粘结”的含义和用法

两物体A和B,至少有一种是有黏性时,互相结合在一起,描述这样的一种动作或状态,用“粘结”。

如两堆泥完全粘结在一起了,胶水与玻璃粘结得很好。

“粘接”的含义与用法

两物体A和B通过第三种有黏性的材料C粘合在一起,这样一种动作或状态用“粘接”。

“粘接”是借助胶粘剂在固体表面所产生的粘合力,将两种同种或不同材料牢固的连接在一起的方法。

粘接的基本概念

粘接:是指两种同种或者异种固体物质,与介于两者表面间的第三种物质作用,而产生牢固结合的现象。

粘接剂

釉质粘接

釉质粘接系统是通过磷酸酸蚀技术实现的。该技术通过酸蚀釉质表层,使粘接树脂获得微机械固位,从而增强复合树脂与釉质的粘接强度。

牙釉质

牙釉质的天然表面光滑,表层下釉质由一系列的釉柱组成,成熟牙釉质矿化程度很高,无机成份占比极高,主要成分是羟基磷灰石。

釉质组成成份:88%有机物,2%无机物,10%水

牙釉质粘接系统

材料组成:一般由酸蚀剂和牙釉质粘接剂组成,常用的酸蚀剂是15%~40%的正磷酸,粘接剂多为不含或少含少量填料的,如BIS—GMA, UDMA等。

酸蚀

通过酸蚀可以达到:

1.去除釉质表面的玷污层,增加釉质的通透性。

2.增加釉质粘接面的表面积和粗糙度。

3.活化釉质表层,使非极性的釉质表面极性增强。

粘接机制

微孔层,树脂突,混合层。

牙釉质粘接,釉质粘接技术已经发展成为一项成熟的,疗效肯定的常规牙体缺损修复技术。

牙本质粘接

牙本质在组成和结构上与牙釉质明显不同:

1.富含水分和有机物。

2.有无数的牙本质小管,通透性强。

3.小管内有液体,牙本质内部湿润。

4.高湿性环境不利于粘接。

牙本质组成成分:25%的有机物,50%的无机物,25%的水。

牙本质粘接的发展历程:

1955年,Dr.Michael Buonocore 发现酸蚀釉质,可以增加修复材料与釉质的结合强度,从而开创了现代口腔粘接技术。

第一代:(1956年)Buonocore 粘接强度2~3Mpa.

第二代:(1978年) Kuraray公司 粘接强度仅为5~6Mpa.

第三代:(1984年)Kuraray公司 粘接强度为8~15Mpa.

(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现在临床已经淘汰)

第三代组成成分:

牙釉质酸试剂(15%~40%的正磷酸),

牙本质调节剂(EDTA)

预处理剂(既有亲水单体,也还有疏水单体)粘结树脂

第四代粘接剂(1990年~1995年左右)

“全酸蚀,湿粘接”的技术理念,即完成牙釉质和牙本质的酸蚀过程,涂布预处理剂时,牙齿组织保持湿润,以利亲水物质渗入。由酸蚀剂,预处理剂和粘接剂组成。粘接强度为17~25Mpa。

第五代粘接剂(1995年左右)

将预处理剂和粘接剂合二为一,酸蚀剂不变,粘接机制仍是全酸蚀湿粘接技术,但减少了步骤。粘接强度为20~25Mpa。

第六代粘接剂(1995年~1999年左右)

自酸蚀粘接系统,将酸蚀剂与预处理剂合二为一,粘接树脂不变,粘接强度为18~23Mpa。

第七代粘接剂(2002年)

真正意义上的单组分一步操作的自酸蚀粘接系统,酸蚀剂,预处理剂和粘接剂混合在一瓶内,操作时一步完成。粘接强度为18~25Mpa。

第八代粘接剂(2011年至今)

牙本质粘接系统及相关机制

酸蚀—冲洗粘接系统(全酸蚀)

自酸蚀粘接系统

临床建议:

一.全酸蚀和自酸蚀粘接系统各有特点,不能相互替代,灵活选择,联合应用。不是代数越高,粘接效果就越好!

牙齿敏感选自酸,有釉质和牙本质缺损选择性酸蚀。

二.对剩余牙体组织及其抗力的分析,牙齿在牙列中的位置不同,承担的咬合力也不同。

前牙(切牙和尖牙)

1.仅有髓腔入路的预备洞型,采用复合树脂直接修复。

2.中等破坏程度,增加粘接面积。

3.牙体组织丧失较多,颈部牙本质组织足够。

4.若能够制备2mm高,1mm厚的牙本质肩颈,可以选择全冠修复,若不够,要使用桩核修复。

前磨牙

1.颊舌双尖,牙颈部较细。

2.应该采用覆盖牙尖的修复方式。

3.如全冠或者桩核加全冠的修复方式。

磨牙

1.咀嚼复合最大,抗力的考虑。

2.MO洞,DO洞,MOD洞,覆盖牙尖的高嵌体或全冠。

3.必要时使用桩核。

三.多种修复材料联合应用

流动数脂 

填料多的数脂适合充填外层

四.分层充填,减少聚合收缩。

五,粘接环境的保障

隔绝水和唾液的污染。

六,修形和抛光

良好的外形和抛光有助于恢复功能,美观,还可以减少菌斑的堆积,减少继发龋的患病率。

高嵌体的部分冠的修复

1.能够使用充填法修复的缺损,原则上都可以采用嵌体修复。

2.去除倒凹,获得就位道。

3.后牙多采用覆盖牙尖的高嵌体和部分冠。

全冠的修复

比较传统的修复方式:

全冠的边缘位置低,接近牙龈,甚至到达龈下,初次修复要求高,有可能增加继发龋和牙周病的患病概率。

成功的冠修复体的条件:

1.牙本质肩领必须大于1.5mm。

2.全冠和冠预备体的轴壁平行。

3.修复体必须完全包绕冠部牙体组织。

4.边缘必须位于牢固的牙齿结构上。

5.全冠和牙冠的预备体,不得损害牙周组织的健康。

桩核的修复

桩的目的:

固定核,最终固定冠。

1.桩本身不能起到加强根管治疗后牙齿抗力的作用。

2.尽量保护剩余牙体组织,是牙体预备中的指导原则。

桩核的修复

合适桩的长度是多少?

根尖部保存多少牙胶?

桩的直径大小和穿孔可能性的关系。

众说纷纭。

1.关于桩的长度,有很多建议。

2.桩应该为牙冠长度的1/3。

3.桩应该为根长的1/2。

4.桩应该为根长的4/5。

5.只要不破坏根尖封闭,桩越长越好。

数据表明桩为根长的1/4为宜,磨牙桩从髓室底延伸到根尖的根管内不得超过7mm。

关于桩长度的合理临床指导原则包括:

1.在治疗长根牙时,桩应大约为根长的3/4。

2.当遇到平均根长时,通过保留5mm的根尖牙胶来决定桩长度,并将桩延伸至牙胶。

3.只要有可能,桩应延伸到根尖至少4mm,以减少牙本质应力。

4.磨牙桩,从髓室底延伸到根尖的根管内不得超过7mm。

根尖部保存多少牙胶?

1.由于存在2——3mm的牙胶时会有明显的渗漏。

2.应在根尖部保留4——5mm以确保足够的封闭。

3.尽管研究表明,4mm可产生足够的封闭效果,但预备难以在4mm处停止,并且X线片成像角度,可能会导致小于4mm的封闭,因此应至少保留5mm的牙胶。

4.良好的冠方封闭来自于桩核及覆盖牙冠的封闭。

桩的直径大小和穿孔可能性的关系?

1.对于预备桩的钻,应在直径上与根部直径相关,以避免过大的直径导致根部穿孔。

2.对于体积小的牙,(如下颌切牙)安全器械直径为0.6~0.7mm。

3.对于大直径的牙根,(如上颌中切牙)安全的器械直径为1~1.2mm。

4.超过7mm,磨牙桩穿孔的机会增加,因此使用直径适当的器械也应避免。

桩核的修复

推荐根管桩进入根管的长度和直径

1.对于较长的牙根,桩的长度应该是牙根的3/4。

2.一般情况下,根尖方需要保留5mm牙胶材料,桩核剩余牙胶之间,不能有间隙。

3.磨牙的桩,从髓室底开始,长度不宜超过7mm。

4.桩末端的直径,不同牙位有一定的差异。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