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节 疑难髓腔预备的对策与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哪些情况属于疑难的髓腔预备?如何应对这些情况? 髓腔预备的常见的并发症有哪些?如何处置? 一.髓腔预备的种类与对策 1.残根残冠的开髓 (1)易侧穿底穿 (2)术前读片:判断牙根方向,髓腔深度 (3)临床检查:触诊 (4)把握中心原则 (5)术中拍片校对 正位——评估近远中; 侧位——评估颊舌向。 2.有大面积修复体患牙的开髓 建议拆除原修复体,理由: *本身质量缺陷 *提高可视度,减少误诊漏诊 *更好定位髓腔和寻找根管口 *文献报道:不去除原修复体,增加40%的误诊率 *上障:探及髓腔及根管后 不去的弊端: *修复体本身可能在开髓过程中松脱(如树脂充填物,修复体碎屑碎渣脱落进入根管,处理棘手,比如银汞合金) *或者导致髓腔入路偏移等 如果修复体尚好,不去冠开髓,应注意: (1)冠根向角度变化,天然牙冠多有倾斜,扭转等,易侧穿; (2)工具选择: 瓷层——金刚砂球钻, 金属——碳钨钢裂钻; (3)不宜过于微创,防止根管遗漏; (4)开髓后髓腔仔细检查有无龋坏,折裂线,渗漏等,建议必要时使用放大照明设备,如显微镜等。 3.钙化髓腔的开髓 (1)牢记釉牙骨质界水平髓底始终位于牙体中心的空间规律; (2)髓腔深部,建议使用放大照明设备; (3)髓腔干燥,不要在过多液体浸泡中寻找根管; (4)CEJ水平光线透照:水髓底比侧壁暗,发育沟更亮; (5)根管钙化定律: ——根尖有感染,有暗影,必有根管通路; ——根管钙化一般位于上段,中下段钙化较少; (6)1%的亚甲蓝染色法可以帮助定位; (7)香槟实验(发泡实验)3%的H2O2或3%的NACLO; (8)活水牙寻找出血点,但应注意: 3%的H2O2或者是3%的NACLO有冲洗后可能消失; 麻醉后出血减少; 主根管拔髓或预备后血供消失; (9)根管口上段钙化者,需向根管口下去除钙化物; ——使用DOM最佳 ——配合超声器械(如赛特力超声ET20)或慢机长柄钻(如LN钻) 术中正侧位X片确认位置——可于根管内放置扩挫针做参考。 4.拥挤,倾斜和扭转的牙齿 (1)舌倾者可于唇颊面开髓,后期树脂美学修复,恢复美观; (2)颊侧倾斜者可偏舌侧进入(如上颌磨牙)便利操作; (3)扭转牙术前拍片非常重要,评估冠根关系,牙根走向等; (4)扭转牙易发生髓腔侧穿,注意预防; 二.髓腔预备常见并发症及错误及其处置方法和技巧 1.髓底穿孔: (1)注意与活髓牙根管口出血鉴别,及时确诊 (2)医源性底穿应术中即刻修复再找根管 (3)隔离:橡皮障最佳 (4)消毒:3%H2O2或NACLO+2%洗必泰 (5)止血:肾上腺素棉球,不建议使用硫酸亚铁类收敛剂 (6)MTA或IROOT BP+ 光敏玻璃离子/自粘接流体树脂覆盖 (7)穿孔下方组织缺损较大者:可吸收明胶海绵或胶原膜垫底 2.后牙常见开髓错误: (1)开孔位置不当 (2)揭盖不全,根管遗漏 (3)髓腔过度预备 (4)旧充或软龋未净跌落堵塞根管 (5)髓腔未揭全,误把髓角当根管口 (6)髓顶未揭全即开始治疗 3.前牙常见开髓错误: (1)开髓位置错误 (2)开髓器械折断,掉入根管,旁路并取出后完成治疗。 (3)过度预备 (4)开孔过小 (5)侧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