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慧心学牙笔记--如何打好口腔麻醉?

 慧心学牙 2023-08-12 发布于河南

如何打好口腔麻醉

口腔局部麻醉药物

局部麻醉方法

局部麻醉并发症与预防和处理

无痛麻醉技术要点

一.局麻药

局部麻醉药物分类:

局麻药分为酯类和酰胺类。

酯类包括:普鲁卡因,丁卡因;

酰胺类包括:利多卡因,布比卡因,阿替卡因,甲哌卡因。

1.利多卡因

①阻滞穿透性及扩散性强,可用作表面麻醉;②临床上主要以含1:10万肾上腺素的1%~2%利多卡因行阻滞麻醉;

③口腔科临床应用最多的局麻药,最大剂量是300mg;

④半衰期1.6个小时。

(加肾上腺素可延长麻醉时间)

2.甲哌卡因

①麻醉持续时间为利多卡因的2倍;

②麻醉强度为利多卡因的3~4倍;

③弱的血管扩张剂,半衰期1.9个小时;

④最大剂量是300mg。

(对于不适合加肾上腺素的人可用甲哌卡因)

3.阿替卡因

①组织穿透性和扩散性较强;

②牙髓的麻醉时间约60~70分钟;软组织麻醉时间可以达3个小时以上;

③半衰期1.8小时,最大剂量500mg。

4.丁卡因

①易溶于水,穿透力强,临床上主要用作表面麻醉;

②由于毒性大,一般不作浸润麻醉。

局麻药中血管收缩剂

①延缓吸收,降低毒性反应;

②延长局麻时间;

(以利多卡因为例,不加副肾局麻时间只有加了副肾的1/3)

③减少注射部位的出血,使术野清晰。

二.局麻方法

常用的局麻方法有:

冷冻麻醉,表面麻醉,浸润麻醉,阻滞麻醉。

1.表面麻醉:

将麻药涂布或喷射于手术区表面,药物被吸收而使末梢神经麻醉,以达到痛觉消失。

表面麻醉的适应症:

①表浅的黏膜下脓肿切开引流;

②拔除松动的乳牙和恒牙;

③做气管内插管的黏膜表面麻醉。

2.浸润麻醉:

是将局麻药液注入组织内,以作用于神经末梢,使之失去传导痛觉的能力而产生麻醉效果。

软组织浸润法:

①软组织内的手术行皮下或黏膜下浸润;

②先设计皮肤切口,以免注药后组织变形;

③针头从切口线的一端斜行刺入皮肤或黏膜;④沿切口线分层注射,或在切口线周围做环状注射。

浸润麻醉在牙槽外科中的应用

*上颌牙槽突或下颌前牙区的牙槽突骨质较薄,且疏松多孔,多应用浸润麻醉;

*常用骨膜上浸润法及牙周膜注射法。

注射器与麻醉方式:

骨膜上浸润麻醉(针不扎到骨面,减轻病人疼痛尽量用此种方法)

骨膜下浸润麻醉(针要扎到骨面,张力比较大,骨膜神经比较丰富,疼痛感较强,麻药渗透性较强)

牙周膜注射法:

如果打了浸润麻醉或者阻滞麻醉,麻醉效果还不是很好的情况下,就加打牙周膜麻醉。

①注射时较痛 STA

②损伤小

③避免血肿形成

④辅助黏膜下浸润麻醉或阻滞麻醉。

韧带内注射(牙周膜麻醉)

进针位置:

上颌牙齿:远中颊侧线角到近中夹线角

下颌牙齿:远中舌侧线角到近中舌线角

切记:  注射点始于远中,然后是近中。

单根牙至少打两个位点,双根牙或多根牙要打三个位点,牙周膜麻醉只打一个位点就把整颗牙麻醉是做不到的。

韧带内注射(牙周膜麻醉)新型注射方法

①操作简单,

②起效迅速,

③无唇,颊,舌的麻木,

④无注入血管内及牙关紧闭的风险,

⑤无心动过速的风险,

⑥提高了临床疗效及医生的工作效率。

上颌牙齿韧带内注射(远中颊→近中颊)

下颌牙齿韧带内注射(远中舌→近中舌)

阻生智齿的拔除也可以用牙周膜麻醉,位点选择更多一些,除了远近中外,还有舌侧,三个位点注射方式。

牙周膜麻醉常用在恒牙列,乳牙列不用此种方法。

3.阻滞麻醉

将局麻药液注射到神经干或其主要分支附近,以阻断神经末梢传入的刺激,使被阻滞的神经分布区域产生麻醉效果。

阻滞麻醉的麻醉范围更广,对技术要求更高。

要想打好阻滞麻醉,一定要对它的解剖非常的熟悉,否则是很危险的,也起不到一个很好的效果。

①上牙槽后神经阻滞麻醉

*注射局麻药于上颌结节,以麻醉上牙槽后神经,因此又称上颌结节注射法。

*麻醉区域:除上颌第一磨牙近中颊根外的同侧磨牙,牙槽突及其相应的颊侧软组织可被麻醉。

注射方法:

上颌第二磨牙远中颊侧口腔前庭沟做进针点,向上后内方刺入约15mm。

②眶下神经阻滞麻醉

*将麻药注入眶下管或眶下孔周围

*麻醉区域:下睑,鼻旁及上唇组织

麻药注入框下管,则麻醉上牙槽前,中神经

注射方法:

同侧鼻翼旁约1cm处刺入皮肤,使注射针与皮肤呈45°,向上,后,外进针约1.5cm。

③腭部阻滞麻醉:

*腭前神经阻滞麻醉:

将麻药注射入腭大孔或其附近以麻醉腭前神经,故又称腭大孔注射法。

麻醉区域:同侧磨牙,前磨牙腭侧的黏骨膜,牙龈及牙槽突等组织被麻醉。

注射方法:

病人大张口,上颌平面与地平面成60°,注射针在腭大孔的表面标志稍前处刺入腭黏膜,往上后方推进至腭大孔。

*鼻腭神经阻滞麻醉:

将麻药注入腭前孔(切牙孔),以麻醉鼻腭神经,又称为腭前孔注射法。

麻醉区域:两侧尖牙腭侧连线前方的牙龈,腭侧黏骨膜和牙槽突。

注射方法:

病人大张口,注射针自腭乳头侧缘刺入黏膜,然后将针摆向中线,与中切牙长轴平行,向后上方推进0.5cm进入腭前孔。

④下牙槽,舌,颊神经阻滞麻醉:

亦称下颌支内侧隆突注射法

可一次注射完成下牙槽,舌及颊神经的麻醉。

注射方法:

病人大张口,在翼下颌皱襞外侧,相当于上颌第三磨牙面下0.5cm处为针刺点,进针深约2.5cm左右,针尖触及骨面,回抽无血时,注入麻药1.5~2ml,后将注射针退回约1cm,注入麻药约1ml,再退至黏膜下注射麻药约1ml。

⑤颏神经,切牙神经阻滞麻醉

亦称颏孔注射法

麻醉区域及效果:同侧下唇黏膜,皮肤,第一前磨牙,尖牙和切牙的颊,唇侧牙龈及黏骨膜。

注射方法:

在下颌第二前磨牙根尖相应的口腔前庭沟进针,向前,下内方刺入颏孔。

三.麻醉并发症

*晕厥

*过敏反应

*过量反应

*注射区疼痛

*血肿

*感染

*麻醉后的黏膜病变

*注射针折断

*暂时性面瘫

*感觉异常

*暂时性牙关紧闭

*暂时性复视或失明

1.晕厥

原因:

紧张,恐惧,疲劳,空腹

症状:

头晕,心悸,全身冷汗,脉弱,血压下降

防治:

放平躺 酒精刺激 注射阿托品0.5mg 

2.中毒反应

原因:

剂量过大,麻药误入血管,耐受力差

症状:

兴奋型,抑制型

防治:

麻醉前用安定,加血管收缩剂,联合应用句麻药

3.变态反应

症状:

即刻反应,延迟反应

防治:

局麻药过敏实验

4.暂时性面瘫

下牙槽神经阻滞

药物注射点位置偏后,针未及骨面,偏上超过乙状切迹

5.暂时性牙关紧闭

麻醉注射到翼内肌和咀嚼肌内,进针点靠后了。

口腔科患者最害怕的是——疼痛!

因此局部麻醉是重要的

因为怕痛好多患者宁愿选择忍受

注射疼痛影响因素:

①人的因素

②器械因素

③药品因素

临床局部麻醉希望:

1.药品的安全

2.剂量最少

3.过程疼痛最小

4.作最简单

5.效果最好

6.没有任何风险

四.无痛麻醉的技巧

1.医生本人要有自信心;

2.分散患者的注意力;

3.刺破前表皮预先麻醉技术;

4.进针处涂布表面麻膏;

5.麻醉剂的温度;

6.针头一定要选用一次性的口腔专用针头;

7.进针点最好选择黏膜处,少选牙龈;

8.快速刺入,然后缓慢推进,加以按摩;

9.最关键当然还是麻醉注射位置,一定要准确;

10.选择良好的设备。

口腔无痛局麻仪的优点:

1.刺破前表皮预先麻醉技术

无痛局麻仪用计算机控制麻药流速,所以可以先进药,达到浸润黏膜作用,使进针无痛。

2.无痛局麻仪用计算机控制压力大

无痛局麻仪压力能达到4个压力,可以选更细的针头,进行韧带内注射(牙周膜)

3.缓慢进药技术

无痛局麻仪分三档速度,(高中低档)推进1毫升的药液需要180秒左右

4.无痛局麻仪打传导麻醉时不偏离更加准确

传统的注射器,用大拇指顶住针管,施加压力,推进针头,无法进行精确移动,但是无痛麻醉仪的麻醉手柄就能做到这精确注射,因为电动推进方式,在注射的时候可以进行双向旋转,这样可以避免针头偏斜,将会提高麻药起效时间。

什么样是一个好的麻醉方法?

1.少(剂量少)

2.小(副作用小)

3.简(操作简单)

4.无(过程无痛)

5.好(效果好)

各类注射针针头长度:

局部浸润和牙周膜注射常用10mm和20mm,阻滞常用32mm

根据麻醉的位置及方法选择:

1.牙周膜麻醉(长10——12mm)

2.浸润麻醉(长20mm)

3.传导麻醉(长38mm)

4.针头直径(0.26——0.4mm)

刺破浅表皮预先麻醉技术:

预先麻醉:预先麻醉让局部麻醉从进针开始就减少穿刺感觉。

表皮预先麻醉技术——表面麻醉

把针头斜面贴在粘膜上,滴一滴麻药在粘膜上(或棉签上)停大约3~5秒。

表皮预先麻醉技术——预穿刺技术

45°轻轻刺破黏膜1mm,继续推药约3~5秒。

1.开始时,启动慢流速,针头继续向前每1mm,推药约3——5秒。

2.在形成穿刺过程中,调整注射针的方向,形成麻醉通道。

3.继续进针,直到触到骨面,直到针头斜面贴在骨膜上,继续推药到需要的药量,等待6秒后拔出针,避免药液喷射出来。

口腔无痛局麻仪必备三要素:

1.安全!

2.稳!

3.准!

慧心学牙笔记--口腔病历书写规范

慧心学牙笔记--乳牙根管治疗术及其操作技巧

慧心学牙笔记--口腔门诊急救课程

慧心学牙笔记--教你如何读口腔片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