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听了3天小红书直播后,我悟到的一些事情

 发发执笔 2022-11-21 发布于广东


连续听了3天一位小红书vlog博主的直播,想转型vlog博主的念头蠢蠢欲动。
我想向她付费,系统性学习vlog。考虑到之后眼睛需要休养,没法all in,所以暂时不报训练营,今天咨询了另一个产品“陪伴营”,可我被拒绝了。
原因是社群12月到期,博主大概是考虑到时间短,现在加入吃亏。我又争取了一下,说不在意时间短。她还是婉拒了。
当下的情绪我是很失落的,产生“是不是针对我”这样的想法。
当我意识到自己陷入“受害者心态”时,我立即斩断玻璃心。对方或许只是真的为我考虑,毕竟我也有做自媒体的基础,大概是觉得社群的内容对我而言不够用……
这件事装在我的脑子里酝酿了一下午。现在我想清楚了,不执着于是否报课,运用拆解和钻研,自己学着做。

今天想分享的是,我在围观了这位博主3天的直播后,体悟到的一些感触。
我很喜欢这位博主,在某些方面她是我下一步努力的模样,不是指vlog这个媒体形式,而是她的表达力清晰力,这两个特质我很欣赏。
在听她直播分享时,我也一边头脑风暴,在留言区互动,输出自己的想法,有总结,有延伸,有启发。
她的表达力和思考力跟我很像,提到一个问题时,会喜欢用1、2、3分点,或者用第一、第二、第三这样分层次来思考和回答。这也是我惯用的思考方式。
当下沉浸在她的直播间,对她满是星星眼。
当我们在羡慕别人时,就很容易忘了自己。所以在直播间热闹的氛围之外,需要静心复盘,复盘直播里有用的内容,联系自身,少一点情绪,多一点理智。
对标榜样和追星不同。追星的对象是自己永远无法靠近的人(mostly),而对标的榜样是可以努力去成为的。
理智抽身,及时从对方的光芒里退出,看到自己的光。

在自我成长之路上,既要仰望,也要内观。
仰望是为了让自己知道,变得更好的方向和目标,戒骄戒躁。但仰望绝对不是为了打压自己,打击自信。
所以要保持内观的习惯。越内观,越笃定,自信源于笃定。
我有一个洞察:当我在某一段时间内密集地关注某个人时,我会觉得对方好厉害啊,我好差劲啊……诸如此类的想法。
但当我暂停观察,而是专注做自己的事情,比如深度阅读、持续输出、静心复盘,做这些事情时,我能看到“自己”在一点点拼凑回来。
这是一个常见的成长误区:当人跟人对比时,容易被带进对方的优势里,拿自己的弱势跟对方的优势比,这是很傻的行为。
每次当我自我感觉良好的时候,肯定是能看清自己的优势,并且注意到对方的短板时
——虽然我知道拿长板去对比短板也很傻,但这真的是增进信心的好方法——至少能让自己脱离精神内耗和焦虑。

昨晚听直播,博主提到自己起步做自媒体时,问了一位老师,选择什么领域好。老师说:离钱近的赛道,比如减肥、穿搭。这是当时普遍的做法,让自己去靠近能赚钱的赛道,从外向内看。
但这位博主并不擅长这些。后来她决定由内向外看,选择个人成长的赛道,现在做出了很不错的成绩。
听到她提从外向内和由内向外时,我产生一个想法,发在留言区:改造自己和塑造自己的区别。

改造,是由外力造作自己。

塑造,是从内心打造自己。
周末时看二战电影《钢琴家》,犹太人被拉去“改造”,所以这个词一下子就出现在我脑子里。与改造相对的,我就联想到塑造。
这是我的一个优势,擅长提炼,擅长运用词语,也有写金句的能力。
无论是观看直播,还是听课,一定要保持“主动”的态度,主动思考,主动参与,主动提问,主动发言。
有主动,才有思维的碰撞,有碰撞,于是有启发。

对于我的即兴表达力和思考力,我其实是有信心的。也曾在一些独处的时候,幻想直播时侃侃而谈的画面。
这个月很想开直播,但有很多因素阻碍着我:时间不确定性、出镜焦虑、觉得观看人数太少会没动力、影响力还不足以让人来看直播……
深知这些都是借口,说到底还是不敢。从素人博主到ip,需要打破许多不敢,对我来说,直播和出镜就是第一层不敢。
另一个根本原因是:我不够重视这件事。
之前提过“正规军意识”,我现在依旧没有没有充分的正规军意识。很大程度是被现实状态牵扯着,我还是希望多留时间给自己,给家人,给生活,不会all in 自媒体,对副业不会过于投入。
既然投入不多,我就不能期待有超过付出的回报。这样想着,其实内心也好受许多。
我享受当下的学习状态,也很开心一些分享能为别人有帮助,我能创造一些价值。对我来说,这很足够。
下一步的目标,我仍会继续塑造自己,尤其是体系力方面。建立知识体系的目标,一直在想一直没真正做起来。最近准备行动,目前卡在工具的选择上。我会找到出口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