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品读∣三代不续谱,后人离了谱

 你的景和我的桥 2022-11-21 发布于广东
文/景桥先生 每周一文,温暖同行  全文3066字,阅读约需6
温馨提醒:景桥“乡愁”系列暖文集已出版——《愿你出走半生 归来仍有故乡》,当当网、京东、淘宝及部分新华书店有售。祝您阅读愉快!
文末置顶留言有签名书包邮赠送福利!

近日,在北京工作的台湾女孩赖赖,凭借父亲从族谱中抄下来的一个“清朝地址”,成功找到了300年前的祖先故乡。
起因是,赖赖计划中秋节去福建旅游。远在海峡对面的父亲听说后,非常希望她能去先祖所在故地祭拜一下,并从珍藏的族谱中,抄写给她一个地址,“福建省漳州府平和县深田炉溪社”。
显然,这是一个清朝地址,叠加世事变迁、地名更改,电子地图搜索后,当然是一无所获。
无奈,赖赖发帖网络求助。
本抱着试试看的心理,不曾想,在热心网友及当地宗亲帮助下,赖赖竟很快如愿以偿,还在当地赖氏族谱中成功找到了祖先的名字。
“我们那个祖先就在名单里面”,赖赖说,“对上名字的那一刻,真的好感动”,“父亲一直很挂念重视(寻祖),要慎终追远,知道自己的根是哪里”。
在当地赖氏宗亲的帮助下,赖赖顺利完成了这次寻根问祖之旅,在台湾的父亲连线视频,也激动得满脸淌下热泪。
隔着200公里宽的滔滔海峡、300年久的悠悠岁月,两本族谱遥相呼应,成功实现了一次“时空交集”,闪耀出动人心弦的血脉传承光芒。
在惊叹于这种岁月神迹、感动于中华子孙慎终追远初心之余,我亦为族谱这样的“善莫大焉”,深深折服。
《说文解字》言:谱,籍录也。族谱,又称家谱、宗谱等,是一种以表谱形式,记载一个家族的世系繁衍及重要人物事迹的书籍,也是中华民族的三大历史文献(国史,地志,族谱)之一。
续谱之源,远可追溯至周朝,司马迁在《史记·太史公自序》中说:“唯三代上矣,年纪不可考,盖取之谱牒旧闻。”
明清时代,在官方鼓励之下,修谱更是盛行成风,甚至还出现了“谱匠”这一民间职业。
盛世修志,家兴续谱”。
时下国泰民安,我的故乡江南之地,亦兴起一股重修祖祠、续修族谱的热潮。
据族中伯父所言,自今年上半年始,在宗族支持倡导下,数名饱读经书、德才学识兼备的族中贤老,聚居一处,沉浸于浩繁的家族卷帙,埋首于芜杂的各房表格,全靠情怀担当,废寝忘食,孜孜以求,为族谱的更新延续倾注心血。
这几位续谱(即修谱)贤老,年多六旬七秩,正是安心养老之际,却甘心暂别舒适小家,集中寄居于一处租住的“简舍”,戴着厚厚的老花镜,于炎炎夏日间夙夜辛劳,专职修谱,义务贡献,其家族情怀之深、古道热肠之暖、无私奉献之诚、任劳任怨之德,令我辈后生既敬又佩。
前不久,我在《晓煦余氏宗祠重修碑记》中有言,故乡余氏一脉,自元末迁居于晓煦,迄今已逾600年、繁衍生息26代。而据族谱记载,迁居以来,宗族已三建祠堂、十修族谱,这一次是第十一次了。
家之有谱,犹国之有史也。
清代学者章学诚有言:“夫家有谱、州有志、国有史,其义一也”。又有古言:“三世不修谱为不孝,家法坏,谱谍尚有遗风;谱谍坏,人家不知来处,故谱不可不修。”民间俗话也说:“三代不续谱,后人离了谱”。如此算来,晓煦余氏,恰也是近三代修了一次谱。
窃以为,时下之人特别是年轻一辈,懂得族谱的意义,甚至掌握续谱技能的,少之又少。这里面,当然有其历史原因。令人欣慰的是,近年来,这一民间传统,又被小心翼翼续补起来。
不晓得此次余氏续谱团队,有无吸纳一定比例的中青年后裔参与,想必是有的。故此,这样一次大规模续修族谱,不仅完成了一次修谱,更是通过传帮带,实现了一次家族文化的传承接力。
而探究族谱的意义,在当下尤为重要。
所谓正本清源,续修族谱,到底为何?族谱,于我们今天的生活,于新时代的社会,又能发挥何种作用?这些问题,如果不弄清楚,族谱文化仍迟早会淡薄于人们的视线。
细细思之,我以为,族谱“善莫大焉”之功能,大致有三:
一是载述,展现生命力。
树高千尺,叶落归根。华夏文明,尤其注重“根文化”。无论走多远、走多久,都忘不了故土根系。
譬如,我们都说自己是炎黄子孙,这就是一种根土情结,是一种浓烈的“精神归属感”,是对“生命之根”的敬畏;山西洪洞大槐树下移民,至今很多家族仍牢记“600年前是一家”,族谱之首便注明“问我祖先何处来,山西洪洞大槐树”;
又如作者所在晓煦余氏一脉,则约摸于600前年江西填湖广那波浪潮中迁居,族谱载明,祖籍位于江西分宁(今修水县)安坪乡长矛余家,我们那里,至今很多人都亲切喊江西老乡“老表”。
而记载这一血缘脉络的,就是族谱。
往上翻,那些泛黄的书页,会载述你的先祖曾落脚何处,如今的你,来自何处,根在那里。
这种详细载述,令每一个人都不会乱谱,根系所在、分支所依,均有根有据,让子孙后代知来自何处、来之不易、先祖功绩,从而自然而然生出对祖先的“敬”和“孝”,以及一股生命传承的责任和感恩惜福之心。
2018年4月6日,江苏宿迁人刘强东,回到祖籍地湖南湘潭县认祖归宗,寻族谱、回故乡、吃辣椒,兴致盎然,虔诚满满,就是例证。
据悉,刘强东的太爷爷曾居湘潭县梅林桥高桥村。他还送给湘潭一份“小礼物”——投资100亿。这就是浓烈的根土情结使然。
二是教化,展现感召力。
一本族谱,不仅记载着家族世系繁衍的脉系,更有蕴含家族精神的祖训、族规、家法、警句等,还有族历家史中重要人物的事迹,堪称家族智慧结晶和精神传承的书面载体。
譬如名人事迹,处处贯彻“惩恶扬善”宗旨,对待族中忠臣孝子,予以褒奖,对待奸臣贼子,则是除名削籍,从而引导后人恪守忠孝仁义、奋发图强。
比方说,记载某先祖刻苦求学,学而优则仕,身居高位,为国为民,无形之中,就在激励后人要读书、向上、葆有家国情怀。
又有记载某妇人,常年孝顺服侍患病公婆的故事,倡导后人要尽孝行善。
亦有记载某农人,勤俭持家,善良为本,常年义务筑桥修路,终得福报,引导后人要勤劳向善。
这种“入家谱”,对族人而言,既是一种引导,也是一种激励——你只要做得足够好,就会被后世子孙牢记、传扬。
当然,翻开族谱,一页页陌生却又温暖的名字,白纸黑字,那潜藏于血脉之中的生命牵连,无不涌动着“百善孝为先”和“血溶于水”的朴素情愫。
苏洵在《苏氏族谱序》中便言:“呜呼!观吾之谱者,孝悌之心可以油然而生矣。情见于亲,亲见于服,服始于衰,而至于缌麻,而至于无服。”
这样的教化,无声无形却又入心入脑,后人恪守谨行,为人处世自然也就不会“离谱”。
三是凝聚,展现向心力。
在历史上,中国基层治理中,以血缘为纽带、以族谱为纲本的宗族制度,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试想,古代一个数万人的县,拿朝廷俸禄的人也就30人左右,怎么管得过来呢?那就得靠宗族治理,靠地方乡贤。中国人讲究“血浓于水”,宗族治理,靠的是宗法族规,以及族长的威信。
在一本族谱之内,个人及家庭,依附于宗族,这是生存的需要,即“抱团取暖”。古代的宗族,是非常团结的,办大事都是举合族之力。举个极端的例子,古代以及近代民间一些大规模的械斗,几乎都是以宗族为单位。
“家和万事兴,族和成望族”。这种凝聚力,再向上扩展,就是文明的凝聚力,就是家国天下,就是中华民族。
当然,宗族治理在法治理念时代,有其局限性,有其糟粕所在,族谱之中的家法、宗法,毕竟不是现代意义上的“法”。
比如,古代有些宗族,对族中发生不正当男女关系者,会处以“浸猪笼”,剥夺生命权,是有悖法理的。
又如,有些宗族禁止同姓男女通婚,从生物学优生优育角度可以不鼓励,但在现代法治理念下,强行阻挠当然毫无依据,严重点说是侵犯了婚姻自由权。
所以,现代意义的宗族治理,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今天,族谱存在的意义、宗族存在的作用,应该是一种善意倡导,一种潜移默化,一种春风化雨,一种互帮互助,凝聚力源于自发而非强制。
综上,还是那句话,家兴续谱。续谱大事,不可不慎。
而新时代,众多地方宗族自发掀起的一股新续谱风潮,无疑也成为了时代精神文明的风向标。
续谱,不仅为族谱注入了全新的生命力,绽放着饱含家国情怀的芬芳,更是一种时代的文化自信,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接力守望!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