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平台常年面向全球征集文稿、视频、漫画等,不限题材和体裁。若是全网首发(可声明原创),请务必注明!欢迎您投稿(荐稿)!👉联系我们 加入最新的网友群和文学群
▲李正阳题 本平台常年面向全球征集文稿、视频、漫画等,不限题材和体裁。若是全网首发(可声明原创),请务必注明!欢迎您投稿(荐稿)!👉联系我们 加入最新的网友群和文学群 前文:中原文化与黄梅的联系 同时,东晋以后,中原士族南迁,推动了江南文学的繁荣。在南迁一众文人中,鲍照绝对是个可圈可点的人物。他祖籍山东,衣冠南渡之时来到镇江,曾在江州寻阳任职多年,黄梅是鲍照的第二故乡,也是他的安息之地。 鲍照(416年—466年),字明远,南朝时文学家和诗人。与北周庾信并称“鲍庾”,与颜延之、谢灵运并称“元嘉三大家”,其成就居"谢颜"之首,是我国文学史上杰出诗人之一。是中国五大浪漫主义诗人之一(即屈原,曹植,鲍照,李白,苏轼)。 ![]() 梁有汤惠休,常从鲍照游。 大海乘虚舟,随波任安流。 玳枝兮金英,绿叶兮金茎。 不和君王杯,低彩还自荣。 想君不相艳,酒上视尘生。 无使盛年倾,当令芳意重。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 明弘治十四年《黄州府志》载:“鲍参军墓在县治后”。现存墓碑位于鲍照路中间,背倚一株大树,高1.96米,宽0.9米,为封土堆砖室墓,墓面南向,碑上刻有“南朝宋参军鲍公明远之墓”等字,书体雄健。鲍照夫人张文姬死后埋葬在旧县署内东北角,原墓有碑,墓后建有“鲍母祠”。黄梅是鲍照的第二故乡,也是他的安息之地。 ![]() 鲍照创作以诗为主,今存204首。表现了为国建功立业的愿望、对门阀社会的不满、怀才不遇的痛苦、报国无门的忿懑和理想幻灭的悲哀,真实地反映了当时贫寒士人的生活状况。 传说,鲍照在黄梅与广济相邻的一尖山读书作诗,文思泉涌。常常面对巍巍庐山和无边的沧浪之水,下笔如有神,提笔一挥而就。一尖读书处,敏捷诗千首。鲍照诗章《拟行路难》创作于此。俊逸诗风,上承魏晋风骨,下开唐宋先河。自此千年书台月异,黄广人文日新。 作者以凝练的文字从南、东、北、西四个方向分别描写了途中所见的高山、平原、湖泽、江河。面对奔腾向东的大江,络绎不绝的舟船,作者不禁有了感叹。“思尽波涛,悲满潭壑”,“烟归八表,终为野尘”写出了他处处受制于人的处境,对士族门阀制度的不满、蔑视、反抗。 在淋漓尽致地描写了惊涛骇浪之后,作者突然把笔锋一转,悠然地描写起水中的草木虫鱼,这些奇禽异兽出没于沙丘草洲之间,栉风沐雨,悠然自得,为整幅汹涌澎湃的水景图增添了一番优雅闲逸的情趣。 ![]() 接下来用特写镜头为我们描绘潨洞、溪壑、飞瀑、涌流、荻浦、狶洲、腾波、高浪、回沫、奔涛、碪石、碕岸,写得气象恢宏,让人读之荡气回肠!抒情议论融合,文气跌宕,辞藻绚丽,兼有骈散之长,尊为山水文学鼻祖。 作者简介 黄仲华,黄冈市黄梅县黄桥村人,律师,高级会计师,爱好农学、医学、文学,现居广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