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阅读+活动成果展示的启示(挂职学习12)

 大象时空 2022-11-21 发布于江苏

(好几天没更文,不写,永远都有理由。写,只有一个理由,就是坚持。完成比完美更重要,生活工作的点点滴滴,不及时记录,就像外面的雨,下着下着可能就不下了。)

每个周末,语文组都会布置学生一个作业:写一份读书笔记。内容不多,只是一张A4纸。照例,每周布置作业后,周日下午回来,学生作业收上来。我挑选其中比较优异的交给语文组存档。

很多班级都是这样做的,备课组长也在提醒语文老师及时上交材料。很快,我发现其中有很多的问题。学生写一份读书笔记是一件值得坚持的事情,可是写过以后,缺少一个评的环节。就个体而言,学生只只了解自己写的,不了解别人写的。老师收上来以后,也只是简单看看,就交给了语文组。

阅读成果展示,应该让大家互相看一看,评一评。于是,我在自己班里开展了展示活动。具体步骤如下。

首先,组内互换读书笔记并阅读。

第二,组外互换读书笔记并阅读。

第三,学生推荐优秀读书笔记并朗读展示。

第四,阅读的学生在上面写上评语和姓名。

前两点是让学生尽可能多地去看别人写的读书笔记,在看的过程中可能会激发自己的一些思考。第三点是让学生学会评价,同时去欣赏优秀的读书笔记。最后是让每个学生都看到别人对自己的及时的评价。

这样一个看似简单的展示活动中,包含着语文学科特有的“听说读写”。它体现了语文的学科性。一般,我们会做到前面三点。

课堂上,我也是这样。但是,一个学生忽然对我说:“老师,我能在这张纸上写一些自己的评价吗?”我忽然认识到:活动需要一个评价环节。如果活动缺少一个评价环节,就会比较“空”。阅读的目的之一就是要产生自己的思考,而这些思考需要及时地记录下来。同时,作为写读书笔记的学生,当然也渴望了解别人对自己思考内容的看法。这两者是相互的。

这个展示活动总结起来,可以用三个字概括:看——读——评。这里可以拓宽三个字的范围,互相看,读典型,互相评。这样就顾及到了整体和个体的相结合,尽可能做到面面俱到。

这是教学过程中一个活动的反思。简单地布置学生写读书笔记,然后收上来。这样起不到多大的效果。而充分利用学生的读书笔记,在班级开展展示活动,才能够让学生真正受益。这样才能让读书笔记展示落实到实处,在共享和评判中,让学生作业发挥带给别人的最大化受益。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