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蛴螬

 草药君 2022-11-21 发布于贵州

有粉丝留言要看人蛴螬,今天安排了。想要了解什么药材,请在文末写留言告诉我,给您安排哦!

别名

蟦、蟦蛴、应条、地蚕、蜰齐、乳齐、土蚕、老母虫、核桃虫

性味归经

味咸,性微温,有毒。入足厥阴肝经。

功能主治

破血行瘀,消肿散结,止痛明目。用于折损瘀痛,血瘀经闭,症瘕,痛风,喉痹,丹毒,痈肿,痔漏,目翳。

用法用量

内服:研末,2-5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研末调敷,或用汁涂。

注意

体弱者及孕妇禁服。

来源

来源于金龟甲科昆虫朝鲜金龟甲Holotrichia diomphalia Bates或铜绿金龟甲Anomala carpulenta Motsch.以幼虫体入药。一般于5~8月间在树根、草根近处1~2寸的土中生长,翻土捕捉,开水烫死,晒干。分布很广,从黑龙江起至长江以南地区以及内蒙古、陕西等地均有。产江苏、安徽、四川、河北、山东、河南和东北等地。

性状

干燥的幼虫呈长圆柱形,多弯曲成扁肾形,长约2厘米,宽1~1.2厘米。棕黄色、棕褐色或黄白色。全体有环节,头部小,棕褐色,胸部有足3对,短而细。体壳薄,较硬而脆,体内呈空泡状,气微臭,味微咸。以干燥、色黄、条大、完整者为佳。

经方选

1.大黄蟅虫丸《中国药典》

活血破瘀,通经消痞。用于瘀血内停,腹部肿块,肌肤甲错,目眶黯黑,潮热羸瘦,经闭不行:熟大黄300g,土鳖虫(炒)30g,水蛭(制)60g,虻虫(去翅足,炒)45g,蛴螬(炒)45g,干漆(煅)30g,桃仁120g,苦杏仁(炒)120g,黄芩60g,地黄300g,白芍120g,甘草90g,以上十二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每100g粉末用炼蜜30~45g 加适量的水泛丸,干燥,制成水蜜丸;或加炼蜜80~100g制成小蜜丸或大蜜丸,即得。口服,水蜜丸一次3g,小蜜丸一次3~6丸,大蜜丸一次1~2丸,一日1~2次。孕妇禁用;皮肤过敏者停服。

2.山茱萸丸《圣济总录》

治风痹游走无常处,亦治血痹:山茱萸(炒)37克,生干地黄(焙)75克,山芋 牛膝(去苗,酒浸,焙)、泽泻、萆蝎薢各30克,天雄(炮裂,去皮、脐)、蛴螬(微炒)、车前子、干漆(炒烟出)、狗脊(去毛)、白术、地肤子各22克,茵芋(去粗茎)15克,上药十四味,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20~30丸,温酒送下,一日三次。

3.大虻虫丸《备急千金要方》

主月经不通六七年,或肿满气逆,腹胀瘕痛:虻虫400枚,蛴螬60克,干地黄、牡丹、干漆、芍药、牛膝、土瓜根、桂心各120克,吴茱萸、桃仁、黄芩、牡蒙各90克,茯苓、海藻各150克,水蛭300枚 ,芒消30克,人参45克,葶苈135克,上十九味,为末,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日空腹时用酒下7丸,不知加之,日三服。

4.鲮鲤甲丸《圣惠》

白癞:鲮鲤甲3片(炙微黄),蝮蛇半条(酒浸,炙微黄),斑蝥2枚(糯米拌,炒微黄,去翅足),蜈蚣1枚(炙微黄,去足),魁蛤半两,虻虫2枚(炒微黄),水蛭2枚(生),蜘蛛2枚(生,干者),蛴螬3枚(生),附子2枚(炮裂,去皮脐),雷丸10枚,水银半两(与消石点猪汁,研令星尽),消石半两,川大黄半两(锉碎,微炒),石膏1两(细研,水飞过),巴豆15枚(去皮心,研,纸裹压去油),桂心半两,川椒1分(去目及闭口者,微炒去汗),川芒消半两,射罔半两,龙骨半两,矾石灰半两,黄连半两(去须),滑石半两。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2丸,空心及晚食前以温水送下。

5.漏芦散《圣惠》

产后乳汁不下,心胸妨满;漏芦3分,栝楼根1两,土瓜根1两,木通2两(锉),蛴螬5枚(微炒)。为细散。每服1钱,温酒调下,不拘时候。

6.当归贴《外台》

诸痈疮发背有脓血:当归1分,蛴螬1分,丹参1分,附子1分(炮),蜡蜜1分,栀子10个,桂心1分,胶1分。上合煎,以贴疮上。

文献摘录

1.《证类本草》

味咸,微温、微寒,有毒。主恶血,血瘀痹气,破折血在胁下坚满痛,月闭,目中淫肤,青翳白膜,疗吐血在胸腹不去及破骨 折,血结,金疮内塞,产后中寒,下乳汁。一名(扶文切)蛴,一名K蜰齐,一名 齐。生河内平泽及人家积粪草中。取无时。

2.《新修本草》

味咸,微温、微寒,有毒。主恶血,血瘀痹气,破折血在胁下坚满痛,月闭,目中淫肤、青翳白膜。疗吐血在胸腹不去,及破骨 折,血结,金疮内塞,产后中寒,下乳汁。一名蛴,一名肥齐,一名勃齐。生河内平泽及人家积粪草中。取无时,反行者良。

蜚蠊为之使,恶附子。大者如足大指,以背滚行,乃驶于脚,杂猪蹄作羹与乳母,不能别之。诗云领如蝤蛴,今此别之。名以蛴字在下,恐此云蛴螬倒尔。

〔谨案〕此虫,有在粪聚中,或在腐木中。其在腐柳树中者,内外洁白;土粪中者,皮黄内黑黯。形色既异,土木又殊,当以木中者为胜。采虽无时,亦宜取冬月为佳。案《尔雅》∶一名蝎,一名 ,一名蝤蛴。

3.《本经》

味咸微温。主恶血,血淤,痹气,破折血在胁下坚满痛,月闭,目中淫肤,青翳,白膜。一名蟦蛴。生平泽。

4.《本经逢原》

蛴螬穴土而居,与蚯蚓不异,故《本经》所治皆瘀血之证。《金匮》治虚劳瘀血,大黄 虫丸方用之,取其去胁下坚满也。许学士治筋急,养血地黄丸用之,亦取其治血瘀也。取汁滴目去翳障散血止痛。《千金》研末敷小儿脐疮,加猪脂调治小儿唇紧,《经验方》治瘀伤肿痛。《肘后》捣涂竹木刺。苏颂捣汁点喉痹得下即开。藏器涂游风丹疹。又治麦芒入眼,以蛴螬在目上隔布摩之,芒着布上即出。

5.《本草衍义》

此虫诸腐木根下有之。构木津甘,故根下多有此虫,其木身未有完者。亦有生于粪土中者,虽肥大,但腹中黑,不若木中者,虽瘦而稍白。生研,水绞汁,滤清饮,下奶。

6.《本草思辨录》

蛴螬生于粪壤,粪壤犹人身之恶血;迨其变蝉,则吸风饮露,最为清洁,犹人身之目不容纤尘。故其破瘀血,则蛴螬之出于粪壤也。主目中淫肤青翳白膜,则蛴之变蝉,化秽浊为清洁也。仲景 虫丸,正以其两目黯黑而用之,然虚劳而非有血瘀者不宜。

7.《本草经集注》

味咸,微温、微寒,有毒。主治恶血,血瘀痹气,破折血在胁下坚满痛,月闭,目中淫肤,青翳白膜。治吐血在胸腹不去,及破骨 折,血结,金疮内塞,产后中寒,下乳汁。一名蛴,一名 齐,一名 齐。生河内平泽及人家积粪草中。取无时,反行者良。(蜚虻为之使,恶附子。)大者如足大指,以背滚行,乃驶于脚,杂猪蹄作羹与乳母,不能别之,《诗》云领如蝤蛴?

8.《纲目》

蛴螬,《本事方》治筋急,养血地黄丸中用之,取其治血瘀痹也。陈氏《经验方》云:盛冲母失明,取蛴螬蒸熟食,目即开。与《本经》治目中青翳白膜,《药性论》汁滴目中去翳障之说相合。《婴童百问》治破伤风,又符疗骨折、敷恶疮、金疮内塞、主血、止痛之说也。盖此药能行血分,散结滞,故能治以上诸病。

本内容主要参考《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等文献资料,仅供学习交流,若需用药,请遵医嘱。小编水平有限,图片文字难免错误,欢迎留言探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