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阿字当头的上海闲话

 黄之中 2022-11-22 发布于上海

朱成坠

图片

上海开埠以后,就是一个海纳百川的移民城市。上海闲话可以说是上海都市文明进程的产物,它的孕育、成长、到成熟,始终伴随着上海的现代化。作为一种完全从现代都市中脱胎、发展出来的新吴语——上海闲话,一百多年来,它广收博纳,五方杂揉,融合成一种最为年轻,且又相当成熟的方言,词汇之丰富,吸纳之广博,形成之迅捷,在中国地方语言中,实属罕见。

说到阿字当头的上海闲话,首推“阿拉”。“阿拉”,原是浙江东部、中部地区第一人称代词“我们”和“我的”的发音,属于宁波方言。清末民初,大批宁波人北上迁居上海,将部分宁波方言带到了上海,渗透进了上海闲话之中,并被广泛使用,对上海方言造成了很大的影响。“阿拉”随之大量用于上海闲话,其用法与其他吴语,如湖州话、绍兴话中的“伢(nga)”有点类似。而,上海本土原本表示“我们”的说法,则是“我伲”,但,在宁波人大量移民上海之后,“阿拉”,便在市民中兴起,继而,成为上海闲话的代表用词。以至于,现在,许多非沪籍外埠人最为熟悉的上海闲话便是“阿拉”。解放以后,近代意义上的上海闲话渐渐定型。“阿拉是上海人”,成为表达上海人出生地、居住地或籍贯的极为寻常的短语。当然,在上海郊区“我伲”仍然是本地人的通用自称。只不过,在那些有着优越感的城里人眼中,“我伲”已然成为“乡下人”的代名词了。如今,除了部分远郊人还在使用外,城内,几乎听不到“我伲”的称呼了。

图片


至于,说到使用阿字当头的上海闲话,着实不少,如:阿大,阿必大、阿土根、阿乌卵、阿乌卵冒充金刚钻、阿乌三希、阿那达、阿里外多、阿诈里、阿拉蕾、阿根挺、阿德哥、阿屈西、阿木林 ......。

阿大,由adidas(阿迪达斯)音译而来,意思是傻傻的人。阿迪达斯是风行全球的体育用品的名牌,怎么会演变成为上海闲话中的阿大?至今,我百思也未得其准解。

图片

阿必大,出自沪剧《阿必大回娘家》中一个角色,她的身份是童养媳。所以,在上海专用阿必大指代童养媳,童养媳的形态一般是唯唯诺诺,兢兢战战。如果,某人自叹成了阿必大,就是说自己的处境像童养媳一样可怜。

阿土根,老土的人。1995年左右,电视剧《小浦东传奇》中的男一号,名字就叫“阿土根”。

图片

阿乌卵,通常意思是指某个男性,在办事情时,不动脑子,思路紊乱。也指办事拖沓,速度缓慢。又指对待工作、事业,没有一点雄心壮志。至于,引申出的阿乌卵冒充金刚钻,则是指明明很勉强的事情,自己却偏要逞能。上海闲话中,骂人常用阿乌卵,那是一种非常不堪入耳的污秽词汇,极为下三滥,很上不了台面。

阿乌三希,意思是指做事糊里糊涂,拆烂污。又引申出阿乌三鲜汤,即烂污三鲜汤的转化,意思是做的事情太不像样。

阿那达,日语音译词。一是指亲爱的。二是指爱人,特指老公。

阿里外多,日语音译词。谢谢。

阿诈里,欺诈,骗子。诈和骗,本来是一对难兄难弟,诈离不开骗,骗也离不开诈。其意不难理解。“里”,有两种解释,一是,“米”的意思,“阿诈里”和上海闲话切口的“诈米”有关,“诈米”,是指用不正当的手段捞取钱财。“里”,也含有狐狸的“狸”的意思。阿诈里,包含着狐狸的狡猾。为什么要在诈里前边加阿字?上海闲话中,通常会在人的名字带上前缀阿字,俯拾言谈,比比皆是,如:阿爸、阿大、阿二、阿弟、阿姐、阿屈西、阿木林......。加一个阿字,更加显示出上海闲话的趣味和通俗。

阿拉蕾,是指长得很矮的人。原来是一个人的名字,以后,用来形容长得矮。

阿根挺,“阿拉跟定侬”的戏谑式缩语,即“我跟定你”。

图片

阿德哥,指计谋、办法很多的人。上海滑稽界一位著名海派笑星毛猛达,常用艺名就叫阿德哥。

阿屈西,缺心眼。

阿木林,呆头呆脑,指代傻瓜、笨蛋。

以上,仅仅是我略微梳理之后,搜罗到的阿字当头的上海闲话词汇。它们的浑身上下都熏染了上海地域的浓郁韵色,具有其他地区居民无法领略到的独特味道。

图片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那么,上海地方的一方水土,则孕育出一方上海闲话。诸位若有兴趣,尽可以做些收集整理的工作,以言娱情,以语养生,不亦乐乎!

2021年11月19日10时40分

图片

配图来源:网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