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对食物的态度,藏着你的运气

 zhp001007 2022-11-22 发布于上海


《饥饿的大脑》中谈到一种矛盾的现象,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人类大多数地区结束了粮食危机,随之而来的是各地肥胖率不断增长、因为生活方式导致的疾病也不断攀升的现象。

为了改善人们的健康状况,很多国家出台了各种健康饮食的指导方针,食品商也不遗余力地告诉大家怎么吃更健康。

但是结果却让人失望。

数据显示,大多数国家,肥胖症的比例、食物过敏和患糖尿病的人口数量都在上升,就连阿尔茨海默症的患病率也在不断提高。

以美国为例,在《美国居民膳食指南》发布后的20年里,美国人的肥胖率翻了一倍多。

而这个指南倡导的生活方式看起来非常健康:饮食多样化、加强锻炼、避免糖摄入过量、钠摄入过量。

为什么人们关于健康的知识变多了,生活方式却没有变得更健康?

为什么我们懂得很多道理,却难以改变根深蒂固的饮食习惯?

美国一家招聘网站曾经对三千多名白领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每四个人中有一个人在工作后体重增加近10磅,10%的人胖了20磅,这就是“工作肥”。

导致长胖的三个因素是:久坐、疲惫和压力性进食。

面对压力时,我们会更容易选择高热量的零食,甜的、咸的、脆的,不知不觉吃了很多,最后发现,原来我不是饿,只是嘴巴很寂寞。

用吃来满足情绪上的需要,而不是身体的需要,心理学家范·斯特里恩将其称为“情绪化进食”。

在没有感到饥饿或是已经吃饱了的时候吃零食;

对某种特定的食物感到热切的渴望;

在吃了足量的健康食物之后仍然不感到满足;

在不饿的时候也想囤积食物;

吃东西的时候感受到情绪放松;

在感到压力的时候喜欢吃东西……

这些都是情绪化进食的表现。

北京协和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医师陈伟讲过一个故事。

有一本书名字很诱人,大概是“100%会成功的减肥秘籍”,书也卖得很贵,要100块。

有个人买回家,认真地寻找减肥秘籍,发现前面都是讲别人怎么成功减肥,并没有说是怎么做到的。

直到最后一页上才写了四个字:细嚼慢咽。

这是不是减肥秘籍?

陈伟医生说:“的确如此,吃得多的人,往往吃饭很快,狼吞虎咽,囫囵吞枣,大脑还没来得及反应,就已经吃多了。”

杨绛先生分享自己的长寿秘诀时就谈到,她食量比较小,每每吃饭的时候,都是细嚼慢咽。

慢下来,才能分清是真的饥饿,还是嘴巴寂寞;

慢下来,才能享受食物,学会和食物合作。

如何让自己在食物面前慢下来?

《学会吃饭》中讲到“正念饮食”的理念,我们知道,正念是有目的、有意识地关注、觉察当下的一切,而正念饮食则是为了关爱自己而全身心地关注食物、享受食物,意识到身体对于食物的反应,从而更好地驾驭食物。

菲尔图|化学工业出版社

一直以来,我们控制饮食的方法都是靠意志力,但是意志力总是会败给内心的渴望。

美食当前,意志力告诉你:“我吃一点就好”;内心的渴望却让人停不下来。

吃还是不吃,决定总是在毫秒之间就产生了,我们来不及多做思考,手就伸了出去。

接下来就会有一种挫败感:反正我也控制不了自己,就不要那么在意了。

康奈尔大学做过一项研究,餐盘的大小、天气、情绪想法,都会影响我们何时吃、吃什么、吃多少,而且大部分都是在我们无意识的时候发生的。

正念饮食的核心,就是让我们对自己和食物有所觉知,聆听自己身体的讯息,告诉你什么时候细胞需要能量,并在真正饥饿的时候再进食。

作者建议,改变你的饮食模式可以从三个练习开始:正念静坐、迷你静坐及第一次正念饮食经验。

我们的大脑每分钟要处理上千个信息片段,在静坐时,当下最明显或最重要的信息,会浮现在我们的意识中,我们的注意力就会停留在当下。

在静坐的过程中,你会发现自己能越来越快地平静下来,然后觉察自己的感受、食物的味道。

食物是我们给予身体的礼物,它们滋养你的细胞,提供维持健康所需的原料。这个世界有各种食物供你选择,你可以盲目及焦虑地看待这些选择,也可以敬重且愉悦地选择对自己更好的。

蔡澜在《今天也要好好吃饭》中说:“你是什么人,就吃什么东西。你吃的食物,造就了你的身体。”

其实,每个人都是天生的美食家,只是在快节奏的生活中忽略了敏锐的味蕾。

当我们的味蕾被重新唤起,你就会发现哪些是自己喜爱的食物、哪些可以少吃或是其实不喜爱吃的食物。

那些平日里很喜欢、但不健康的食物,也许不如你想像得那么美味;那些少了人工添加剂的鲜美味道,也许更能吸引你。

正念饮食中有一项“品味任何食物”的味觉练习,你可以用任何食物来体验。

首先,做几个深呼吸,将自己的状态稳定在当下。

接着,用全部的感官来体验这个食物,留意为什么它看起来那么诱人,是外形、味道、还是口感?

慢慢咀嚼,留意味道如何变化。

最后,思考几个问题:吃下它,你的愉悦感有增加吗?再来一口呢?满足感从哪一刻开始变得没那么强烈了?饥饿感又是怎样变化的?

王尔德说:“我厌恶那些对美食不认真的人,他们都是肤浅的。”

每一次进食都是一种选择。然而,我们经常对于为什么做这个选择并无意识,在压力重重的生活下更是如此。

我们可能会花上三分之一时间去赚钱买食物、买安定的生活,花一两个小时去准备,但到了享受食物的时刻,反而草草了事。

当你能够慢下来重新审视食物和自己的关系,你可以做出明智的选择,决定吃或不吃、要吃多少、吃哪些食物。

你会充分享受每一口,不会因罪恶感或自我怀疑而破坏食物带来的美好体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