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养心、补肾、养肝?其实最应该养的是它

 静幻堂 2022-11-22 发布于天津
艾学堂 2022-11-22 08:00 发表于江苏

通常人们认为:生命的动力源头源于心脏。其实躲在暗中的脾,才是生命的动力源头,它才是推动全身循环第一动力,其次是肾,再次是肝。

因此心脏并非生命的动力源头,没有被人看得起的脾,才是推动生命循环的第一能量马达。

我们都知道,小孩子的阳气旺,火力壮,其实这主要得益于他们的脾拥有远大于成人的力量。

其实,脾不仅是全身的能量马达,同时也有杀菌灭毒的作用,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脾比肾还重要。

脾虚会出现哪些现象

人自出生起,生长的动能就全靠脾来供给,但脾只有小小的两片,即便发育到成年,它也只是稍稍增厚。相比于其他的脏腑,脾的身板瘦小,但工作强度大却很大,所以随着年龄增长,脾虚是无法避免的。

脾衰则力不从心,记忆力差,思维与反应迟钝。头晕的源头在于后脑发空,是脾虚的问题。

脾衰时,全身瘫软无力,又说不清,道不明,往往被误认为是阑尾炎。

脾胃生病的起因

图片

1    脾胃四怕:生、冷、撑、生气

生冷的食物,如各种冷饮、生的蔬菜水果等,会带着寒气进入身体,最容易伤及脾胃。

此外,脾胃最怕撑,饥一顿,饱一顿对它伤害最大。胃生病大多和人饮食不节制有关,脾生病则与人过度劳累有关。

肝与脾胃互相影响,须先养好肝才能解决脾胃的问题。

图片

2    肝不郁,则脾不虚

肝不郁,则脾不虚,大家都知“茶饭不思”“气饱了”,其实形容的都是肝脾不和的故事。

常有病人说吃完饭还觉饿,但肚子是鼓的,吃胃肠药不管用。

其实,这往往和工作压力太大,或情绪不好导致肝郁气滞有关。

要让脾健康,就要养肝柔肝,顺畅肝的气机,让肝气可以正常疏泄,这样肝木与脾土处于和谐关系。

因此说,养脾就要控制自己的情绪,永远不要发怒,尽量减少发脾气,这是舒肝养脾的一个重要因素。

3    胃以通为补,脾以健为运

现代城市人,普遍吃的多,运动少,工作压力大,心情抑郁多见,容易导致痰湿内滞,直接的结果是体重易超标。

因此说,对于痰浊偏重的人,用补法不如用通法,通降阳明,泄去浊毒,最利于健康。

不少人有体会,平时喝萝卜汤,或吃炒香的莱菔子粉,即觉舒服。痰湿偏盛的人以消食通腑为主,千万别滥吃补药或营养品,以免壅滞气机。

4    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

《临证指南医案》说,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

《灵枢·决气》说,胃满则肠虚,肠满则胃虚,更虚更满,故气得上下,五脏安定,血脉和利,精神乃居。故神者,水谷之精气也。

可见饮食充足,同时机体气化功能正常,便能很好地将其转化为精气,化生为血而濡养于神,于是人的神气充沛,生气勃勃。

图片

肝藏血,脾统血,肾藏精,精血相生

脾衰的严重程度盛于心衰,脾衰严重时大脑会极度疲劳,整日想昏睡;

与人交谈,只听到一、二分钟,大脑会一胀,随即大脑一片空白,对方谈什么,全然没听见,紧接着昏昏沉沉、疲劳至极。

许多人都听过“虚不受补”这词,“虚不受补”的要点就落脚在脾上,大病的最终结果是脾受到损伤。

因此某种程度上,脾衰比肾虚更可怕。肾水足则脾有力量,寒湿不在。肾水亏则脾衰,则形成寒湿。脾脏湿,肾脏燥,最终演变成心寒、脾寒、胃寒、肝寒、肾寒和脑衰。

脏腑之间相生相符,就如一个运转的机器,各个零件达到平衡才能运转,身体好就成功了一大半。

日常多保养,脾好更年轻

图片

取穴:足三里、三阴交、中脘穴、脾俞穴、太白;坚持每日一次,每次每穴15分钟,以皮肤潮红为佳,坚持一段时间,效果相当显著。

1    中脘穴

促进经气运行,提升胃功能,消眼袋,提升肤色。

2    足三里

为回阳九针穴之一,是胃腑疾病和人体强壮要穴。具有培肾固本,行气活血,补虚益损。

3    三阴交

具有健脾补血、活血化瘀的功效。

4    脾俞穴

具有利湿升清、健脾和胃、益气壮阳功效。

5    太白穴

属脾经上的原穴,也是补脾大穴。

在心肝脾肺肾这五脏中,脾号称“后天之本”,脾胃之气受伤,各种疾病也就由此而生。

中医自古就有“四季脾旺不受邪”说法。如果一年四季,都能够保持脾脏健康,那么就可避免所有的外邪,可以很好地保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