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范进的人生历程

 云语禅心 2022-11-22 发布于河南

【作者】李旭生

  历史上的举人,谁的知名度最高?

    这,恐怕属于范进其人。吴敬梓的《范进中举》,让范进名扬天下。

    大家知道,范进中举后大喜过望,疯了。范进给人的印象是:一身的穷酸,衣衫褴褛,散着头发,满脸污泥,鞋跑掉了一只,拍着掌,口里叫道:中了!我中了!后经岳父胡屠户的一个耳光,清醒了过来。


  但范进中举以后,有哪些人生经历,结果如何,吴老先生没有交待,给人们留下了悬念。

    前些天,我在网上看了一载文章,披露了这个事情。吴敬梓笔下的范进,有其原型,并非无中生有。

    原来,范进是安徽全椒人,雍正年间中了举人。中举后不到两年,他的老母亲去世,范进在家守孝三年。三年后范进进京考试,会试中了进士,被授予官职,这时的范进已五十多岁。

    范进后来得到升迁,成为正四品的山东道学,相当于现在的省教育厅厅长。

    正厅级,何等的位置!应该说,范进的人生是相当成功的。是“知识改变命运”的典范。他贫贱不移,发愤读书,执着追求的毅力和精神,是值得肯定和学习的。但吴敬梓只写范进中举发疯的事,中举以后,没有写。这是因为吴的目的是揭露科举制度对人们的毒害和摧残,同时揭示世态的炎凉,人们的附炎趋势和一些市侩人物的丑态。


  深入思考,范进中举后发疯,是可以理解的。设身处地想,范进考了二十年,考到五十来岁,屡试不弟,家有妻子老母,贫困潦倒,人们冷漠鄙视,热嘲冷讽,满腔的委屈。在这样的背景下,突然中举了,长期压抑的情感,长期的屈辱和磨难,犹如积蓄已久的火山,突然喷发了出来。这虽然不是常态,但也是确有的实情。

     1977年恢复高考,我们只复习一个多月,就有点“衣带惭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瘁。”如果复习20年,三更灯火五更鸡,头悬梁锥刺股,恐怕有人早就抑郁了。你信不信?

     况且在当时,考取举人可以做官,那是何等的高光。行走坐轿,有人送银子,三妻四妾,佣人仆人一应俱全。这反差太大了!现在即便考上清华、北大,也无法相此。

     其实,喜极而悲、喜极而泣的场景并不罕见。奥运会上、世界级的大赛上,在夺得冠军的那一刻,人们近乎疯了。有的狂奔,有的跪地,有的打滚,有的痛哭。这时的情绪,也如同火山喷发一样。为什么?因为夺取世界冠军太难太难了。夺冠难,难于上青天!其间经历了多少艰辛、多少磨难,只有苍天知道!

    这样的场合,跪地打滚者、痛哭流涕者,一定是夺冠者,一定是胜利者!失败了不会打滚,也没资格打滚;胜利者可以发疯,失败者不会发疯。范进就属于夺冠者这一类!

    喜极而悲,在毛主席的诗词中也有体现。如《蝶恋花·答李淑一》中,“忽报人间曾伏虎,泪飞顿作顷盆雨。”杜甫的“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都是在特殊背景下的情感表露。

    因此,范进中举后疯了,虽不是常态,但也是“确有的实情”。只不过吴敬梓太过夸张,把这事描写的入木三分。使人看了又可悲又可笑。

    看罢网上的文章,产生这些感想。不一定正确,写出来与大家交流,与大家闲聊,希望看后能谈谈您的看法。敬祈勿却为盼!

     2022年新年将至,祝大家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李旭生2021年12月26日于深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