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了不起的女子》② | 仅靠一支笔,她活成了一个传奇

 冬不拉拉 2022-11-22 发布于安徽
图片
10天共读一部经典好书,满足你的知识渴求。

「经典共读精华领读」栏目开启4年了,未来我们会在持续提炼人物传记精华内容的同时,新增心理、影视原著、社科、现代文学等多领域共读书目,为你带来更加新颖、沉浸式的阅读体验,激发你对人生的深度思考。

这一次,我们读的是著名作家侯虹斌的作品《了不起的女子》。本书提及了古今中外30位卓越女性,我们精选了其中10位女性的故事,通过她们的人生智慧,深入探索女性内心世界,从而唤醒每个人内心潜藏的勇气。让我们共同阅读这本书,看这些女性在不同时代、不同领域绽放出独特光芒。

我们会从连续留言互动10期的朋友中抽取3-5位赠送精美图书,欢迎大家每天坚持阅读。

阅读,既是一种陪伴,也是为了更好的成长。



领读 | 清溪
     十点人物志出品


本期我们继续为你带来侯虹斌的作品《了不起的女子》。

今天我们来认识这位民国世界的临水照花人:张爱玲。


图片
痛苦的花

张爱玲的起点就与众不同。她出身极其显赫,祖父张佩纶是晚清重臣,祖母李菊藕是李鸿章的长女,父亲张廷重是家中独子,母亲黄逸梵是首任长江水师提督黄翼升的孙女。

但1920年张爱玲出生时,这个家庭却丝毫谈不上幸福。

幼年张爱玲眼里看到的,是父亲张廷重不光吃喝嫖赌样样精通,还吸大烟、打吗啡、娶姨太太。

母亲黄逸梵反抗无效,只得撇下两个年幼的孩子,跟小姑子一起出国留学。等到父亲病重,把姨太太赶走了,母亲这才回来。

可父亲被伺候好了,康复了,就一心只想逼要母亲的钱,两人又开始没完没了地吵架。一番打打闹闹之后,母亲终于决定离婚出国,父亲也再娶了姨太太。

少女时期的张爱玲,在父亲和继母的尖酸刻薄和家暴中,终于数到了中学毕业。

17岁那年,张爱玲被继母冤枉,父亲对她拳打脚踢,打得张爱玲倒地不起,还扬言要一枪崩了她。

自此,张爱玲被锁在一个空房间里,煎熬度日。但她没有放弃,坚持每天锻炼身体,希望有一天能够逃走。

可事情总是来得猝不及防。张爱玲突发痢疾,父亲却不给她请医用药,令她差点儿死在那个房间里。生病的那半年,她靠着文字,书写自己的落寞不堪。

图片


后来,张爱玲终于找到机会逃到母亲那里,准备报考伦敦大学。因为学习好,张爱玲的自信心日益增强,可母亲总是能轻易打碎她的快乐:

经常说出“这周没去喝咖啡,都是为了你”“这月没添新衣服,都是为了你”这样的话,责备张爱玲是个“害人精”。

张爱玲对这段母女关系失望至极,她说:

“母亲对我的杀伤力与父亲那把未射出子弹的手枪,不相上下。我痛恨向她讨要生活费的自己。

我在学校吃最便宜的饭菜,不坐车走很远的路去补课。在学校,我过得相当艰难。

她随时拎包去欧洲旅行。可她就是不问我,一个女学生,没有学费、生活费怎么办?

有老师送给我800元,权当奖学金。当我将这个消息开心地与母亲分享的时候,母亲当晚就打牌把这笔钱输掉了。那是世界上最值钱的钱,可以支撑我一学期的生活费。甚至,她还怀疑我的清白,在洗澡时闯入浴室,检查我的身体。

从这一刻起,我就知道,我不可再信任这个女人。”

1942年,张爱玲回到上海,开始了写作生涯,风格迅速成熟。《沉香屑·第一炉香》是张爱玲发表的第一部小说,在上海文坛一炮打响。

图片


很快,张爱玲走红了,那时她才24岁。正如她所想象的:
“等我的书出版了,我要走到每一个报摊去看看。我要问报贩,装出不相干的样子:“销路还好吗?太贵了,这么贵,还有人买吗?”呵,出名要趁早啊,来得太晚的话,快乐也不那么痛快了。”


图片
沪上春风

年轻的张爱玲,在春风得意马蹄疾的时候,遇到了胡兰成。

那时,胡兰成任职于汪精卫伪政府。作为一个38岁、自恃才华横溢的中年男人,他在南京翻读杂志时,忽然被一篇文章吸引了,读了一遍又一遍。这就是张爱玲写的《封锁》。

经朋友介绍,胡兰成第一次登门拜访张爱玲,就聊了五个小时,初见是无尽的欢喜,仿佛世间再无别人。

24岁的张爱玲也沉浸在她的第一次恋爱中。她说:

“于千万人之中遇见我所要遇到的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的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赶上了。

我想过,他将来就是在我这里来来去去亦可以。”

最终,胡兰成和当时的妻子离婚,转身与张爱玲签订了一纸婚书:“胡兰成与张爱玲签订终身,结为夫妇。愿使岁月静好,现世安稳。”不过,这场婚姻维持的时间很短。

图片


1944年年底,汪伪政权岌岌可危,胡兰成说:“将来日本战败,我大概还是能逃脱这一劫的,就是开始一两年恐怕要隐姓埋名躲藏起来,我们不好再在一起的。”

说完就在湖北找了个事做,逃难去了。

张爱玲没有想到,逃到湖北武汉的胡兰成,没过多久就和17岁的护士小周在一起了。为了让小周安心,胡兰成还和她举行了婚礼。

后来,胡兰成才向张爱玲宣告小周的存在。张爱玲大为震惊,但胡兰成却明确表态:他两边都放不下,也不肯放下。

此时日本投降,胡兰成在逃难路上,居然又和同学的庶母范秀美好上了。

终于,痛定思痛的张爱玲决意分手,离开了。她写信给胡兰成:“你不要来寻我,即或写信来,我亦是不看的了。”随信还附上了自己的30万元稿费。

多年后,61岁的张爱玲在给友人的信件中写道:“同时得到7000美元的稿费,和胡兰成的死讯,对我来说都是生日礼物。”

可见,这段感情在她心中早已灰飞烟灭。


图片
他乡月色

在美国,36岁的张爱玲遇见了65岁的剧作家甫南德·赖雅。

赖雅是哈佛大学文艺硕士,在麻省理工学院教书,和当代很多文学大师是文友。

张爱玲和赖雅可以说是一见如故。两人认识不久,就开始频繁来往,还互相到对方的工作室做客。张爱玲把新写的小说拿给赖雅看,让他提意见。

相识2个月后,张爱玲和赖雅正式交往。又过了半年,张爱玲被赖雅求婚了,她很高兴地答应了。

也许对张爱玲来说,赖雅并非良配——他比自己大29岁,身体差,人又穷,也没有写出过什么有影响力的作品。

可是在张爱玲给朋友的信件中可以看出,她和赖雅不仅有真感情,而且是在互相扶持、互相依赖。

她说:我和赖雅在一起的时候,生活轻盈而安宁。

图片


我们一起到电影院看电影,一起笑出眼泪,然后步行回家。我们一起搭顺风车到市区,去比华利山的时髦公司,看橱窗。

我们一起买了一台电视,多半待在家里看电视,还养了一只叫雪尔维亚的猫。

三餐通常是赖雅做,我只需要做一点他喜欢吃的中国菜。在这不可靠的世界里,要想抓住一点熟悉可靠的东西,那还是自己人。

张爱玲承认“赖雅需要我,甚于我需要他”,但这种“被需要感”,本身也是感情的一种。

结婚11年后,长期疾病缠身的赖雅去世了。张爱玲看起来没有什么变化,依然勤奋地写作,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结语

回看张爱玲这一辈子,她的童年、青年和中年,充满了“虱子咬噬的痛苦”,这是她原生家庭的不幸,是她遇人不淑,也是时代悲剧在她身上的投射。

张爱玲已尽自己所能摆脱这种桎梏了,想想同时代的作家,还有几人能有她的洒脱?

20世纪80年代之后,张爱玲的稿费源源不断,收入颇丰。不过,这都不是关键。这么多年,她始终自立谋生,几近自由。

张爱玲写着自己想要的文字,并且最终都落于纸上,成了20世纪华语文学里最杰出的“流言”与“传奇”。

图片源于《色,戒》剧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