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容易倒霉的兄弟

 maiko 2022-11-22 发布于黑龙江

⬆️点我 ⬆️

图片

“昂马槊绝世,左右无不一当百,时人比之项籍。”
项羽没有留下后代,但不妨碍史家给他找出若干个“转世强人”。
比如南北朝时期第一悍将——高敖曹。
是自东汉末年孙策之后,正史记载中第二个享受“项羽第二”称号的武将。


01

高敖曹生来就“龙眉豹颈,姿体雄异”,典型的“天生异象”。
在老父亲——北魏东冀州刺史高翼看来,世家子弟成长的途径还是多读书,日后吃公务员饭。
但高敖曹显然不是闲得下来的主儿,血气方刚,到处惹是生非。
高翼请来一位教学严厉的大儒,强行灌输,哪里管用?气得老师手拿戒尺对着高敖曹一顿扁。
高敖曹挨了打并不还手,恭恭敬敬致歉,然后一甩手,转身出门,纵马狂奔。
跑到闹市区,高敖曹对着吃瓜群众发表演讲:“是男人,就该纵横四海,功名富贵手上过,读死书做个老学究有什么出息?”(此处极像项羽)
如果高家就这么一个祸害,高翼也还省心,怎奈还有一个老大高乾,天生的聪慧过人,而且长得帅。
老大老二,一文一武,简直可以在辖区内横着走。
高乾到了可以婚配的年龄,看上了博陵崔圣念的姑娘,上门求亲。
老崔一看是姓高的小子,当即就关门送客。
高乾气不过,拉上高敖曹强行抢走了崔小姐。
哥儿俩一口气跑出去几里地,累得够呛。
高敖曹一拍脑袋:“是不是傻?不行夫妻之礼就这样带回去,又要被老头子责打!”
高乾想想有理,松了松裤腰带,“兄弟你躲远点儿!”
......
回家后,隆重宣布自己“娶媳妇了!”


02

高氏兄弟年岁渐长,抢男霸女的事儿渐渐已不入法眼,他们想做大事,暗里招募党徒,私藏器械,积蓄力量。
公元528年(北魏武泰元年),北魏朝廷爆发“河阴之变”。
军阀尔朱荣屠杀大量鲜卑皇族和汉人高官后,独揽朝纲。
这无异于释放了一个信号: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高乾与高敖曹有样学样,举众起事,折腾了一段时间,由于缺乏政治目的,只得接受了朝廷招安。
高敖曹孔武有力,被尔朱荣看上,收为保镖。
高敖曹四肢发达,脑子并不笨,瞧出尔朱荣那点心思——迟早要篡位。
高敖曹便时常装傻不出力,尔朱荣一怒,将他与骆驼和牛关在一起。
一年后,尔朱荣与北魏孝庄帝元子攸产生矛盾被诱杀,高敖曹披着满身的牛粪味,重见天日。
瞧着这一身倔劲儿的混小子,孝庄帝心生怜才之意,让好好待他。
尔朱荣余党闻讯后围攻洛阳皇宫,孝庄帝亲自上阵御敌。
高敖曹有感于皇帝大恩,操起一杆马槊向前拼命,勇不可当,杀贼无数。
皇宫暂时安全了,但是散布在各地的尔朱氏纷纷作乱,孝庄帝皇位不保,高氏兄弟奉命回冀州招募乡党勤王。
临行前,孝庄帝置酒送行,高乾含泪受命,高敖曹拔剑起舞,发誓要为皇帝效命。
最终,倒霉的孝庄帝没等到那一天,死于尔朱荣的侄儿尔朱兆之手。
尔朱兆掌握北魏实权,迫切需要豪族支持,他晓得渤海高氏的名望,于是隆重召唤高翼。
高翼瞧出尔朱兆迟早破败,装聋作哑,迟迟不给答复,私下叮嘱儿子:“记住了!主忧臣辱,尔朱氏性格多疑,迟早要害人,你们就要长个眼睛,先发制人!”
可还没等思考好家族的发展规划,高翼就病危了。
安葬好老爹,高敖曹兄弟牵挂全无,撸起袖子加油干,不破楼兰终不还。


03

不久,尔朱羽生率五千人马突袭兄弟二人。
高敖曹来不及顶盔掼甲,或者说根本不屑尔朱羽生这号人物。
高敖曹只率十余骑出马,舞起马槊,所向披靡。
等到高乾慌里慌张准备派出五百壮汉相助时,高敖曹已经得胜收兵了。
兄弟俩能谋划也能打,但缺少号召力,需要找一个合伙人。
高乾趴在地图上扫了半天,圈定了一个名字:高欢!
说是家门,高氏兄弟是血统纯正的渤海高氏,与高欢并不同宗(迄今,史学界对高欢自称渤海高氏旁支一说存疑)
但是,在乱世,政治宣传并不需要刨根问底,有奶便是娘!
高乾以隆重的仪式接待高欢,二人相谈甚欢。
关于这件事,高欢心里也打着算盘,他之前靠镇压六镇流民起义起家,颇有军功,可就是名望不足,找到一个如渤海高氏这般有资历的名门正派,才是正理。
算了算年谱,高欢谄媚地叫了声“叔!”
正在外面打粮的高敖曹,不太满意对老哥这一举动,认为是示弱,派人送回一套女子服装,以示嘲讽。
高乾很尴尬,高欢却并不以为意,反而让儿子高澄以子孙大礼迎接高敖曹归来。
直肠子的高敖曹,立时释然。


04

一年多的征战,高欢的势力发展很快,成为尔朱家族的劲敌。
双方在韩陵(今河南安阳东北)大战。
高敖曹受封骠骑大将军、冀州刺史,担任先锋官,首当其冲。
决战在即,高欢视察队伍,看到高敖曹手下尽数是汉人将官,不由得皱起了眉头:
“将军带的都是汉家儿郎,只怕不管用,干脆我给你加派鲜卑精锐!”
高敖曹一摆手:“免了!我这些手下征战经年,经验丰富,论拼命不比鲜卑人差,如果贸然增加一只人马,军队协调难免出问题,打赢了要争功,打败了谁也不肯担责。还是我们汉人自己来妥当!”
高欢半信半疑。
等到两军交锋,果然高欢亲率的鲜卑骑兵节节败退。
这时节,高敖曹领着麾下一千汉人精兵,从侧翼杀出,拦腰截断尔朱兆的人马,如砍瓜切菜,获得一场大捷。
此战之前,鲜卑人普遍瞧不上汉人的战斗力;高欢对手下发令也用鲜卑语。
此战之后,鲜卑军彻底服了;高欢看到高敖曹,也迅速切换成汉语。


05

随着尔朱氏的覆灭,高欢控制了整个北魏朝廷,这引起了孝武帝元修的不满。
元修拉拢高乾,反被高乾向高欢告发。
看似柔弱的元修,发起狠来,赐死高乾。
下一个自然就是高敖曹了。
但元修忌惮他的武力,令人暗中除之。
不料高敖曹事先知道消息,于半路设伏,反客为主,干掉对手,继而投奔高欢。
第二年,高欢以“清君侧”之名,讨伐洛阳。
高敖曹为报兄仇,充任先锋,打得元修落花流水,一路西逃。
高敖曹率领五百孤军,一直追到函谷关,方才收手。
元修最终去了关中,依附宇文泰。
此后数年,高敖曹忠心为高欢效力,立下战功无数。
人也就有些飘了。
甚至自诩比肩河神,是百兽之王。
实在嚣张!
这让高欢手下的鲜卑人极为不满。
他们又想起高敖曹当初是如何鄙视鲜卑军战斗力的,就总想着找个办法出出气。


06

公元538年(东魏元象元年),高敖曹进爵京兆郡公,威风八面。
正值宇文泰主政的西魏与高欢当权的东魏,双方你来我往,争得你死我活。
高敖曹奉命前往洛阳金墉一带执行任务,临行时带上了一个叫作京兆的家奴。
千不该万不该,高敖曹不该带着这个京兆。
因为不久前,京兆差点因小过而被高敖曹斩杀,经苦苦哀求,才免了一死。
但一顿大棒直接打折了京兆的双腿。
东魏、西魏两只军队在黄河北岸相持。
高敖曹仗着自己本事,直接亮出旌旗、伞盖,拍着胸脯口称“高敖曹,地上之虎”,想吓退宇文泰。
宇文泰瞧着得意忘形的高敖曹,不发一语,单挑不是他的强项。
但群殴,西魏骑兵最擅长,他们集中火力,猛攻。
高敖曹扛不住了,带领手下亲兵突围而出,一路过河,直奔南岸的河阳城。
河阳首家高永乐,早就看不惯高敖曹,故意扭扭捏捏不让他入城。
眼看追兵将近,高敖曹急得大叫:“大哥,哪怕是丢下一条绳子也可以啊!”
但依旧没有动静。
高敖曹急了,拔刀猛砍城门。
可两只手的频率再高,也比不上四只马蹄子的速度。
须臾间,西魏骑兵已至。
高敖曹打量了一下护城河上的吊桥,旮旯处空隙很大,貌似能藏人,跳下马,就往里就钻。
高敖曹倒是躲了,跟着他的亲随一个个暴露无遗。
西魏追兵问:“高敖曹去哪儿了?”
那个瘸子京兆更是一肚子气,默默地指了指吊桥底下。


07

追兵一拥而上。
这个说要生擒,那个说拿不住干脆只要首级。
一阵闹哄哄。
真是尴尬,高敖曹大大方方走了出来,扔下马槊,仰天大笑:
“别客气,尽管动手,送你们一个开国公的爵位!”
(当年项羽处在乌江绝境,也不忘了成全故人吕马童,让他割掉自己的头颅。)
西魏军士刀剑齐下......
高敖曹终年48岁。

“太守高永洛先与昂隙,闭门不受。昂仰呼求绳,又不得,拔刀穿阖,未彻,而追兵至。伏于桥下。追者见其从奴持金带,问昂所在,奴示之。昂奋头曰:'来,与尔开国公!'追者斩之以去。时年四十八。”
——《北史·高敖曹传》


08

但二人有一点相同,孙策因为轻敌、急躁,死在刺客手上;高敖曹也因为一件赏罚不公的小事,给自己种下了祸根,送上了人头。
所以,近代史学家蔡东藩先生很替高敖曹惋惜:
“以轻敌而亡,轻躁者之不可行军,固如此哉!”
慎之,慎之。


09

高敖曹死了,高欢知道后,史载:“如丧肝胆”,简直痛不欲生。
高敖曹身后殊荣无以复加:太师、大司马、太尉、录尚书事、冀州刺史,还得了一个谥号“忠武”,比肩诸葛亮、司马师。
高欢大怒,杖罚高永乐200军棍。
200军棍?
肯定打死了吧?
《北齐书·高永乐传》载:高永乐死后“赠太师、太尉、录尚书事。”
毕竟人家高永乐是高欢的远方侄子。
只有累死的牛,没有耕坏的田。
PS:
知子莫若父。
高翼曾对人说:我这四个儿子都是“五眼”(佛教用语,此处指“不知忌惮”)
临终前,高翼叹着气,特意单独交代高敖曹
“你小子假如不使高家灭门,日后必定光宗耀祖,我还等着你给坟头添土呢!” 
人不知忌惮,容易倒霉的。

资料:《北齐书·高敖曹传》(唐/李百药 撰)《北史》(唐/李延寿 李大师 撰)等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