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感冒了,怎么办?

 庆萌堂 2022-11-23 发布于安徽

日常感冒,在所难免。

比如,冬天里,气温突然转冷,衣服穿少了;或是熬夜,没有做好脚部保暖;或是骑车子,风太大。夏天里,天太热,长期呆在空调温度过低的环境下;又或是出了一身汗后,去洗了个冷水澡。春天里,气温最反常,刚才还觉得冷,等刚加了衣,又一身汗,说不定又淋了雨。秋天里,好像最舒服,天高气爽,秋风飒飒,满眼金黄……

平日里,我们都知道预防,可偏偏有时百密一疏,终还是感冒了。

平日在风雨里摔打惯了的人,第一反应是,先忍忍吧,正如医生说的,多喝点水,也就好了。而平日里极注重健康的人,就会去看医生,或是凭自己的经验去买药啦。

说到买药,那学问就大了。

西药我不懂,我就只能说点有关中医中药的。

俗话说得好,“是药三分毒”,何况吃错了药。我就曾接诊感冒吃错了感冒药而致咽喉肿痛、食饮难咽的患者,所以,在这里就常识问题,有必要跟大家科普一下。

首先,要搞清什么是感冒以及感冒的基本症状。

在四季里,由于前述各种场景下,突然觉得鼻塞或流涕,或是轻微咳嗽,或是觉得周身不自在、不舒适,这是什么?这就是轻微的感冒。像这种感冒,一般听医生说的,多喝开水,凭意志力坚持运动就能自愈。注意,就算自愈,也必有个身体出汗或出微汗的过程。

然而,还有较严重的,突然发热,而且热势有越来越严重的趋势。按常规,发热病人要看发热门诊,在有流行病期间更要遵守国家相关法规。当然,如果你能确信自己能掌控,也可以边观察边自己治疗处理,前提是,要有一定的医疗知识。

这就说到本文的中心内容:自己诊断,自己治疗。

诊断正确直接决定治疗有效。盲目地凭经验买药是不行的,甚或要出乱子的。

现代中医学教科书上给感冒的分类主治那套是对于有高深学问或高学历的人应用的,普通大众不需要那么扣文字眼,通俗实用就行。

第一种类型感冒症状:咳嗽、发热(可以是低温或自感发热),浑身不自在(明显的会身上痛,特别是关节部或头项部),怕冷(感觉风吹在人上比身上起鸡皮疙瘩还严重),咽部不适(但不会觉得干燥或疼痛),小便不发黄等。那么这就是典型的风寒感冒,俗话说的“受凉”。那么对应的治疗要发散风寒,通过食疗、运动、药物等各种办法发一身汗就好啦。具体药物的选用要选药品说明书中含麻黄、桂枝、荆芥、防风、紫苏等药味而不宜含柴胡、黄芩、石膏、桑叶、金银花、连翘、大黄、薄荷等药味。现代中成药很多,药学工作者总想造出个通治百病的神药,故有些药方是大杂烩,我们在选购时,尽量按上面要求选,至少比盲目选要有保证。食疗可选葱白(连根须,约3~5cm长)7根左右,生姜3~5片(约1Og),红糖一匙,香菜根(或是白菜根)5~7根,大火煎汤约1~2斤,乘热喝下,盖上被子,出一身汗就行。不出汗者无效。若是汗出太多,可吃备好的粥伴咸菜(要带酸味)或是酸梅食品若干。无论药物或是食疗汗后最好洗个澡,并且要谨慎风寒,二次感冒那可就得上医院。

第二种类型感冒症状:咳嗽、发热(体温突然升高,可以是高热)、乏力、咽痛、咳痰或鼻涕黄、舌苔黄、尿黄,也有头掣痛或轻微怕冷现象等,这就是典型的风热感冒,处置不当,会快速进展为肺炎,那就要上医院治疗了。那么,此时选药有两个侧重,一个是以咳嗽、头掣痛、恶风寒为主,而痰黄、苔黄、尿黄、咽痛等不甚者,尽量选含桑叶、菊花、金银花、板兰根、桔梗、薄荷、连翘、柴胡、葛根等占比多而含黄芩、石膏、生地、玄参、知母占比少的中成药;另一个是以痰黄、苔黄、尿黄、咽痛甚而咳嗽、头掣、恶风寒不甚者(其实,已转为肺炎),要选石膏、黄芩、知母、生地等占比多的药物。

其实,药味说多了,不是中医药执业者也未必记得住,不妨按我的分类抄写在纸条上,让卖药的去辨,卖药的辨不了,他不配卖药。

第三种类型的感冒症状:头痛、头重、咳嗽、咳痰多而白、四肢无力、不怎么想吃饭或渴水、身上也痛但不明显、多发生在淋雨淋湿(或环境多湿)后等,这就是典型的风湿感冒。它的药物和食疗参照上述风寒感冒。此类感冒若留根,岁月久深,根据体质不同,可波及消化系统、免疫系统、甚至循环系统,化热者见皮肤暗黄、食欲不振、晕车、关节痛(痛风石形成)等;化寒者见长期消化不良、免疫力低下、腹泻、关节痛等。

第四种类型感冒典型症状:头痛、咳嗽、不发热(或虽然体温升高但患者不自觉)、精神极差、总想睡觉、畏寒、四肢冰冷等。这种感冒不建议自诊自疗,因为它往往都合并有较大基础病,常见于高龄老人、体质素差或手术后病人,没有相当中医功底,不可以身犯险。

第五种类型感冒其实就是夏天高温环境下的中暑,最开始也有典型的怕风、感觉冷症状,但很短暂,接着会头痛、头昏,再接着有可能呕吐,严重的昏迷。最佳最快的处置措施是在稍感觉风冷、头微痛时赶紧到阴凉处纳凉,服备用的十滴水或藿香正气水或吃西瓜,万不可再延误。

总结一下,上述各种感冒均有个共同自感症状组合,那就是咳嗽、头痛、对外界温度敏感、周身不舒服。

致病因素都是跟环境(温度、湿度的改变)以及体质相关,所以,从预防到治疗的关键点也就显而易见、了然于胸了。

赘述几句,小洞不补,大洞一尺五。我为什么注重“自感症状”?是因为没有什么先进的仪器比我们自己的身体更了解自己。检查固然重要,但掌握的信息有可能是片面的。因而,小病还是由己,大病才从医。

至于从医,跟医师的学识相关,跟自己求医的运气相关。这个话题就大啦,大家说呢?——欢迎讨论。

——庆萌堂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