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病例分享 | 揿针的临床应用

 一元堂中医张 2022-11-22 发布于辽宁

揿针具有起效快、安全无痛、操作简单、不影响活动等优点。在穴位上埋针,能给予特定部位持久而柔和的良性刺激,从而增强针刺镇痛的效果并有助于防止疼痛复发,能促进人体经络气血规律循行,使人体内的正气被激发,祛除外界的邪气,从而达到祛除病邪的目的,也可以激活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等从而起到调节和治疗作用。






图片
病例一:术后胀气
图片
简要病史
  • 患者,女性,30岁。2021.10.15日就诊,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由于腹腔镜术中气体未排空,加之患者平素脾胃虚弱,术后刘女士腹部胀气明显,术后1天尚未排气。

图片
辨证埋针
  • 中午12点,予双侧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双侧耳穴脾、大肠埋针治疗,并嘱下床走动,术后6小时观察尚未排气,遂加中脘、天枢穴增强刺激,并嘱患者增加按压次数。

图片

图片

图片
效果反馈
  • 效果反馈:于当晚10点左右患者排气。

图片
病例二:便秘

图片
简要病史
  • 患者,女,56岁。因“大便干结伴便血反复发作3年“拟”肠息肉“入院。患者术前上午行和爽肠道准备,中午大便仍有粪渣。

图片
辨证埋针

  • 体穴揿针+穴位贴敷,取穴:双侧天枢、大横、上巨虚。

图片

图片
效果反馈
  • 按压双侧大横穴患者便意感明显,两小时后大便呈清水样。

图片
病例三:恶心、呕吐

图片
简要病史
  • 郭某,女,50余岁,2020年8乳腺癌化疗后出院。主诉晕车,每次来郑及返乡乘坐火车及汽车,头晕、恶心。伴有食欲不振等症状。

图片
辨证埋针

  • 采用皮内针疗法,选取内关、攒竹、足三里6个穴位,从医院出发前贴1次,同时嘱上车前及车上有不适多次按压埋针部位,每次 2 ~ 3 min,有酸麻沉困感觉。忌看手机,2天后取针。

图片

图片
效果反馈
  • 第2次复诊,半月后化疗来院,诉贴针及按压时基本无头晕、恶心等不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