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孙若风|孔子的诗与远方

 悲愤的公牛 2022-11-22 发布于加拿大

 作者简介  

图片

孙若风

武汉大学博士生导师

中国人民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特聘研究员

甘肃省委宣传部与兰州大学共建黄河国家文化公园研究院专家委员会副主任

全国旅游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任

全国文体康旅装备联盟理事长

【专家专栏】孙若风 | 孔子的诗与远方

中国建筑文化研究会 2022-11-21 18:00 发表于北京

孔子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他也是对传统旅游理念影响很大的人,是中国旅游最早的向导。

孔子的坐标意义关涉“诗与远方”。2018年机构改革,原文化部和原国家旅游局合并为文化和旅游部,网友称之为“诗和远方走到了一起”——这是一句现代表述。而“诗”与“远方”,无论是各自概念,还是相互联系,都可以追溯到孔子。

诗是人类精神的灯塔,是文艺皇冠上的明珠,世界各地,诗不只是代表一种文学体裁,更代表一种人文精神。孔子是高扬诗学旗帜第一人。中国历史上第一本诗集是《诗经》,孔子的贡献是在前人收集的几千篇中筛选出三百首编辑成集,并做出了“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的评语(《论语·为政》,将它由“文献的诗”变为“教学的诗”,居于教学“六义”之首,即诗、书、礼、义、乐、春秋。他还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把诗作为教学入门,由此确定了《诗经》的崇高地位。孔子喜欢引诗、讲诗,强调《诗经》的作用,其中有“多识于草本虫鱼鸟兽之名”,特别是在将《诗经》分为风、雅、颂三类,风(各地民歌土谣)冠其首,这种对各地乡土文化的重视,深刻影响了后来的文学艺术和旅游。

“远方”这个词当然不是出自孔子,但是从今天文化和旅游融合的角度看, 他说的“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论语·学而》具有转折意义。首先,“远方”这个概念最早出自《周礼·夏官·怀方氏》:“怀方氏掌来远方之民。”在以首都、中原为核心理念的时代,“远方”顶多是个中性词,有时还包含着偏僻、蛮荒之意,宋代苏轼《上刘侍读书》说“轼远方之鄙人,游于京师”,就是自谦之词。孔子将“远方”与“不亦乐乎”联系在一起,赋予其积极、正面的色彩。第二,将“远方”与旅行结合在一起。孔子说“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论语·里仁》),这不是说旅游。值得关注的是汉代司马迁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写的“维二十九年,皇帝春游,览省远方。”司马迁在“远方”一词的使用上应该是受到孔子的影响,他写有《史记·孔子世家》,而且在文中用了“远方”这个词:“ 故孔子不仕,退而修诗书礼乐,弟子弥众,至自远方,莫不受业焉。四方之客至乎邑者不求有司,皆予之以归。”司马迁对孔子是极为仰慕的,引用《诗经》中的“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来评价。“景行行止”中的“行”有不同解释,但也令人产生“游”的联想,而司马迁年青时代为写好《史记》,就曾经壮游天下。当代诗人海子于1988年写作的《远方》,是一首关于青春远行的诗歌,确定了“远方”的诗意基调。

“诗”与“远方”两个词的组合,并没有必然性,但它所表达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我们古今文化中关于人格建设的共识。“诗与远方”只是一个从古籍里能找到又能引起今人共鸣的路牌。

在中国旅游史上,孔子最具里程碑意义的贡献是,揭示出旅游作为审美的“乐”的特征。旅游成为一种艺术行为,就是体验出行的快乐,这一点被孔子发现了——“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论语·雍也》)孔子从山水观照中,对应出主客体之间的精神同构,体验到愉悦。

不只如此,孔子还在教学活动中表达对这种愉悦的欣赏。《论语·先进》记录了孔子与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四个弟子畅谈理想的情形。在子路、冉有、公西华表达了各自观点后,孔子与曾皙的对话是:

“点!尔何如?”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图片

这是多令人心仪的场面:在孔子提问后,曾点弹瑟的声音渐渐稀疏下来,铿的一声,戛然而止,放下瑟直起身来,回答说,我和他们三人的才能不一样呀!孔子说,那有什么关系呢?不过是各自谈谈自己的志向!曾点说,暮春时节,穿上春天的衣服,叫上几个朋友到沂河里洗澡,在舞雩台上吹吹风,唱着歌走回家。孔子长叹一声说,我是赞成曾点的想法呀!

山东临沂的沂水岸边现在立有“孔子浴沂处”的石碑,是市民休闲和外地客人玩赏的地方。孔子是不是真的在这里沐风浴水了不重要,重要的是附议孔子的评价。有谁不赞成曾晳的想法呢?有谁能抗拒与孔子一样的共鸣呢?孔子是包容性很强的老师,他主张学生各言其志,并无轩轾,就像他招学生没有门槛,交上基本学费即可。但学生表达的各种志向中,发自内心给予激赏的还是曾晳的回答。它表达了“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同样的乐,而且,此时的乐不带有任何政治、道德的考量,只指向“乐”自身,是超实用、超功利的愉悦。这种单纯的乐趣、丰富的感官体验和浪漫主义情怀,最能体现旅游的本质。

旅行是人类普遍行为,可以上追到人类和部落、家族的远古迁徙,这给后人留下了向往远方的基因,每次远足都是对这种内心召唤的响应。人们因为生计、从政、从商、从学等各种原因,走出家门。这当然不是旅游,因为出行没有让它体会到出行这件事的快乐。但是,如果在行走过程中感觉到行走本身的快乐,尽管还是为世务奔波,但已经具有了旅游的意义了。

现在所讲的旅游在很多情况下指的是一种经济业态,即现代旅游业,或者说旅游产业,这是进入工业化时代以后的事情,如同自古以来就有音乐、舞蹈、戏曲等艺术活动,但是,只有进入工业化时代以后,作为经济现象的文化产业才得以生产。有些旅游上认识的局限性,在于只盯在钱上,不考虑文化属性,只想着“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没想到孔子讲的“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有的消费者往往为点小事就把乐的心情弄没了,忘记了出门时的初心。

图片

孔子是中国旅游的发轫者。当下的很多旅游形态,都可以回溯到他:

——游于学。孔子在教育上的贡献是不仅把课堂搬到了民间,而且搬到了路上。他周游列国,主要目的是宣传和实施政治主张,但他带着学生,边走边学,一部《论语》,是其学生记载的学术著作,未尝不可以看作是历史上第一部研学旅游实录。

——游于野。孔子推崇《周易》的象天法地思想,并且带着学生行走在山水之间,有乐山乐水的论述,有“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的喟叹,有“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的壮怀。这是山水游、风光游的源头。

——游于市。中国现代史上著名作家林语堂认为,孔子学说的本质上都是都市哲学,而道家学说的本质是田野哲学。这是就两家学说本质而言的,而都市也确实是孔子出行的目的地,关注的是这里的朝廷、宗庙,也有对都市风貌和生活的关注。这是都市游的源头。

——游于村。中国是乡村型社会,孔子的时代更是如此。《论语·微子》记载,子路跟随孔子出行,遇到一位用用拐杖挑着农具的老人,虽然对孔子有批评, 但是孔子不以为忤,反以“隐者”点赞。这位老人“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这种乡村生活的描写,直接开启了后来文人关于乡村、田原的诗歌、游记。

——游于艺。《论语·述而》记载了孔子的话:“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这个“游”与旅游的游(古字是走之旁“辶“)不是一个字,但都有流动之意。孔子说的“艺”指的是六艺,就是当时的文化艺术。孔子不仅重视书本、朝廷、宗庙、都城的艺术,而且把目光投向远方“国风”。这启示了后代旅游者对各地文化艺术的关注,成为特色旅游的源头。

——游于友。《论语》中有很多关于朋友的论述,比如“有朋自远方来而不乐乎”是对异地之友的欢迎,“为朋友谋而不忠乎”是对朋友的忠诚,等等,“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论语·雍也》)是自古以来中国文化传统,壮游天下,交朋结友,是与游历山水同等重要的赏心乐事。孔子在这方面可以说是率先垂范。

今天的旅游消费者可以像孔子那样把握旅游的本质,以乐山乐水的心态参与旅游活动,体验旅游之乐,有的是旅游自身的纯粹之乐,有的则是在商务、省亲之旅中的乐。在旅途中,看山山青,看水水绿,看人人亲,看特色文化于心戚戚。在这样的过程中,得到精神的放松、陶冶。

旅游经营者和管理者,也可以通过孔子以及其他先哲的思想,了解和顺应我们中国人的传统审美心理和旅游目标。决定中国传统文化的不只是儒家,还有老庄思想、禅宗思想等等,特别是儒道互补,共同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学,也影响到今天旅游者的消费心理和需求。

让我们跟着孔子读诗、去远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