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易经》基础知识(一):阴阳

 loridic 2022-11-22 发布于广东

​​阴阳是河图、洛书、八卦、六十四卦的理论基础。从起源上讲,中华文明就是从阴阳这一基本要素出发并逐步建立起来的。物物皆有阴阳,不可割裂,阴阳必相互依存,万事万物中都包含阴阳的特性。在《易经》里所有的“卦”都是由“阴爻”和“阳爻”构成的,易学里的“阴阳”不但继承了自然界“阴阳”的符号,同时还复制了自然界阴阳能量对立统一的规律,并通过阴阳、五行、天干、地支等文字符号以及“卦”的图形符号模拟了阴阳能量的相互影响和作用。《易经》通过阴阳的变化规律和朴素的符号来告诉我们现实世界的存在和演化规律。

 

周敦颐在《太极图说》里有一段这样的描述:“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分阴分阳,两仪立焉。”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阴阳二气交感,化生万物。万物生生,而变化无穷焉。”这就是古代易学家们对阴阳概念最好、最完备的阐述。这种阐述虽然详尽但过于抽象也过于概括。

 

一、阴阳概念

阴,古作“侌”,“侌”字从今从云,意为“正在旋转团聚的雾气”。阳,古作“昜”,“昜”意为“发散气体”。可见古人是从物质世界的本质——“气体”和气体的“运动”这两个角度定义“阴阳”的。古人不称“阳阴”而称“阴阳”,这与古人的世界起源逻辑有关。世界创生次序是: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即天地)……。“无极”即“混沌”,“混沌”即散漫飘荡的水汽。“太极”即圆心,而圆心的出现是和圆周运动的发生同时刻的。圆周运动的主体就是散漫的水汽。散漫的水汽慢慢旋转起来后,逐渐形成为一根中空的云雾气柱,云雾气柱的进一步加速旋转,就在上下两端产生离心力,离心力使得云雾中的轻扬物质上升而形成“天”,浊重物质下降而形成“地”。“天”和“地”就组成了“世界”。由此创生过程可知,世界的前身是“混沌”,世界诞生于“云雾水汽的旋转”即“混沌的有序化运动”,而有了天地才有阴阳之分(没有了世界,就等于回到世界的前状态——“混沌”)。所以“阴”在“阳”前。

道德经》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这是从宇宙起源角度谈到了阴阳,但不是对“阴阳”一词本身进行定义或解说。道者,导也。导者,向也。当混沌水汽从无序运动转向有序运动,就等于车辆上了正道,开始向目的地前进了。这种在正道上的有序运动导致了太极的诞生。太极就是“一”,它诞生于混沌从无序运动转向有序运动的那一时刻。太极一诞生,随后而来的就是天地的出现。天地就是“二”。天气下降、地气蒸腾,二气相合,其结果就是人的诞生。人就是“三”。“三”也包含万物生灵,人是万物生灵中最灵者,是它们的总代表。随后世界万物在阴阳交互作用中世代交替,保持种群和数量的平衡。

 

二、阴阳理论

阴阳理论的基本内容包括阴阳一体、阴阳对立、阴阳互根、阴阳消长和阴阳转化五个方面。

阴阳交感,“交感”即交互感应,是指阴阳二炁[qì]在运动中处于相互感应相互作用的过程之中。古人认为:“阴阳二炁[qì]交感,化生万物”(周敦颐《太极图说》)。天地阴阳之间的相互作用乃是万物生成和变化的肇始。在宇宙自然界,事物的形成规律亦确是如此。天之阳炁[qì]下降,地之阴炁[qì]上升,阴阳二炁[qì]交感,化生出万物,并形成雨雾、雷电、雨露、阳光、空气,生命体方得以产生。在阳光雨露的沐浴滋润下,生物得以发育成长。在人类,男女媾精,新的生命个体得以诞生,代代相传,人类得以繁衍。所以,如果没有阴阳二炁[qì]的交感运动,就没有自然界,就没有生命。可见,阴阳交感又是生命活动产生的基本条件。

阴阳对立即指世间一切事物或现象都存在着相互对立的阴阳两个方面,如上与下、天与地、升与降等等,其中上属阳,下属阴;天为阳,地为阴;升属阳,降属阴。而对立的阴阳双方又是互相依存的,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另一方而单独存在。如上为阳,下为阴,而没有上也就无所谓下;热为阳,冷为阴,而没有冷同样就无所谓热。所以可以说,阳依存于阴,阴依存于阳,每一方都以其相对的另一方的存在为自己存在的条件。这就是阴阳互根。

阴阳之间的对立制约、互根互用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始终处于一种消长变化过程中的,阴阳在这种消长变化中达到动态的平衡。这种消长变化是绝对的,而动态平衡则是相对的。比如白天阳盛,人体的生理功能也以兴奋为主;而夜间阴盛,机体的生理功能相应的以抑制为主。从子夜到中午,阳气渐盛,人体的生理功能逐渐由抑制转向兴奋,即阴消阳长;而从中午到子夜,阳气渐衰,则人体的生理功能由兴奋渐变为抑制,这就是阳消阴长。

阴阳双方在一定的条件下还可以互相转化,达到极致便是物极必反。可以说,阴阳消长是一个量变的过程,而阴阳转化则是质变的过程。阴阳消长是阴阳转化的前提,而阴阳转化则是阴阳消长发展的结果。

 

三、易学之“阴阳”

阴阳是易学的根本。阴阳对立统一是太极存在的必要条件,也是太极发展的必然结果。太极之初,阴阳不分,阴阳两仪的出现,是事物变化的第一步,阴阳再次组合而生四象是变化的第二步,然后是八卦、64卦乃至无穷。

阴阳转化阴阳消长,是自然之规律,也是易变之规律。《易经》曰:“君子所居而安者,易之序也”。这里的易之序可以理解为,四象之序、五行之序、八卦之序、64卦卦序。不论是哪一种序,归根结底都是阴阳的作用和转化之序。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是五行循环规律。从四时上看,春夏秋冬是自然规律。春天以后必是夏天,“木”必向“火”的方向发展。到大暑则阳气旺极必会转阴,就是秋天,秋天以后必会是冬天,“金”必会向“水”的方向发展。这也揭示了自然界的发展规律。比如说:一天12个时辰,午时为阳之极,阳极阴生,随着时间的推移,阳消阴长,阳转化成了阴;到了子时为阴之极,阴极阳生,随着时间的推移,阴消阳长。

孤阴不生,独阳不长。无阳则阴无以生,无阴则阳无以化,故天地配之以阴阳。所以说阴阳互根。只有阴阳调和方能万物而生。金、木、水、火的长生点都是在上一五行的起点,寅、申、巳、亥为四长生之月,一种五行的值令实际预示着下一五行的进气。春夏秋冬四季往复循环,任何时候都不会单独存在,寒极暖之机,暖极寒之兆也,所谓阴极则阳生,阳极则阴生,此乃天地自然之理也。

 

四、《黄帝内经》对“阴阳”的阐述

阴阳理论研究的是天地变化之道,万物运行的法则,生命变化的规律,生命内部的制约和支持关系,生命力的源头。这五点是对《黄帝内经》中所阐述的阴阳五行理论内容的提炼。

1、阴阳理论用来阐述天地生成和变化。中国古代认为在混沌之后,清阳上浮为天,浊阴下沉为地,所以清阳为天,浊阴为地。又认为地气上升为云,天气下降为雨。《黄帝内经·阴阳应象大论》:故清阳为天,浊阴为地。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雨出地气,云出天气而这一过程和天地生成过程构成了天地之间的物质循环。

2、阴阳理论用来阐述万物运行的法则。阴阳用来阐述运动的不同方式、方向和结果。如在人体上:“故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藏;清阳实四肢,浊阴归六府。”(《黄帝内经·阴阳应象大论》)。

3、阴阳理论用来阐述生命变化规律。中国古代用生、长、收、藏来说明生命的变化形式和过程,而推动这一过程实现的力量就是阴阳。“清阳上天,浊阴归地,是故天地之动静,神明为之纲纪,故能以生长收藏,终而复始。”(《黄帝内经·阴阳应象大论》)。

阴阳用来说明生命变化形式的“生、长、收、藏”。推动了生命过程的“生、长、化、收、藏”,形成终而复始的运动,这正是五行理论的内容之一。这也充分表明了五行理论是用来解释和落实阴阳理论的。

4、阴阳理论用来阐述生命内部的制约和支持关系,这种关系是用五行理论来表达的,具体可以用以下三句话来说明:“五行即阴阳之质,阴阳即五行之气,气非质不立,质非气不行。行也者,所以行阴阳之气也”;“盖造化之机,不可无生,亦不可无制。无生则发育无由,无制则亢而生害。生克循环,运行不息。”

5、阴阳理论用来阐述生命能力的源头。在中国古代,医家是用“神明”来描述生命的生灭现象和能力“其生物也,莫见其所长养而物长;其杀物也,莫见其所伤而物亡,此之为神明。”。阴阳正是这种生灭现象发生的原因,因此也就是用来理解生命现象的。

上述五个方面代表了中国古代对天地、生命的基本看法,被《黄帝内经》归结为:“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