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封面 | 美的:焖煮出来的变革

 中外管理传媒 2022-11-22 发布于北京

图:《中外管理》

没想到吧?电饭煲、空气净化器、智能马桶盖等家庭消费品已被列入“国家行动”中了。从制造走向“智造”的中国制造业,已必须用“枪”来改变维系多年的传统“弓弩”了。这个“枪”,就是和工业4.0相提并论的智能制造。从传统制造转向智能制造,是趋势,困难也在所难免。那么到底会改变什么?

策划/本刊记者 朱丽 

文/本刊记者 朱丽 朱冬 责任编辑/杨光

在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的《贯彻实施质量发展纲要2016年行动计划》中,电饭煲、空气净化器、智能马桶盖这些主妇生活中的家伙什儿,将成为“改善消费供给”、“实施质量提升工程”等高大上范畴里的对象。“低质低价”的中国制造,必须被历史封存。

摆在企业面前的,不仅仅是品质提升问题,更深层的,其实是一场彻头彻尾的自我改造。

主打产品为电饭煲的美的,几十年来在国内白电领域低调扩张、埋头深耕,其电饭煲市场占有率十几年保持第一位。靠的正是产品领先。然而,这还远远不够。

产品领先,要在未来得以精进和延续,必须以更卓越的效率来驱动。从2011年提出“精品工程”战略,以打造品质为升级目标,到2014年确立“双智战略”(智能制造+智慧家居),推进由传统制造向以互联网思维驱动的智能硬件制造转变,再到2015年启动“机器人战略”,试点智能工厂,打造整个生产制造过程的柔性化、自动化、智能化,这一切已经显示:作为国内白电三巨头之一,美的已经投身于一场大张旗鼓的全新变革之中。

智能制造,堪称美的此轮转型中的关键词。“在今天的移动互联时代,人工智能、智能硬件、智能制造是美的必须作出的战略选择。”一向务实低调的美的集团董事长方洪波打破沉默,誓言让美的变革见成效。

回望2015年,深陷低谷、哀鸿遍野几乎成为中国制造业的真实写照。然而在方洪波眼里,传统企业没有困境,如果企业不转型,就已经进入困境。

是的!中国制造业大规模、低成本制造的模式已经失效,如何找到新的竞争力?如今德国倡导工业4.0,日本坚守工匠精神,那么中国拿什么参与世界市场竞争?以中国制造为代表的家电企业又该如何开启全新的制造之路?

对于千亿级大型制造企业,转型何其难!而早在前年,方洪波曾去阿里巴巴请教马云。得到的回答是:转型就看你董事长想不想,就看你的决心。

智能制造解读|美的蜕变

放眼国内整个家电行业,这是一份提振人心的成绩单:

身为家电三大巨头(海尔、美的、格力)之一,美的集团2015年实现营收1384亿元,同比微降2%,但净利达127亿元,同比提升21%。在家电行业整体“寒冬”的背景下,美的业绩却逆势上扬,表现再度抢眼。

更值得关注的是,美的盈利能力的显著提升。这已经是其连续三年来(2013-2015年)保持这样的盈利水平,且连续16年来保持20%以上的复合增长率。

但是,漂亮的数据仅仅代表结果。而对于一家营收过千亿的传统家电企业,在行业早已进入微利时代,业界同行或陷入增长瓶颈、或出现亏损的态势下,驱动美的有效增长的动力来源是什么,更值得探究。

美的集团董事长方洪波曾在多个场合表达过这样的观点:过去中国家电行业普遍过分依赖规模增长的模式受到严重挑战,必须寻找新的商业模式来适应新的市场环境。

如果说10年前,方洪波通过推动对小天鹅等企业的系列收购,来不断扩大规模,并保持低成本优势发展是一种“增长模式”,那么在过去的两三年中,同样是在方洪波主导下的美的转型,却是靠着投入大量的产品研发和创新,用互联网改造传统制造,来建立“效率驱动”下的新竞争优势。

打个比方,古代打仗用的是弓箭,后来都改用枪了。而中国制造业,也显然已经到了必须用“枪”来改变维系多年的传统“弓弩”了。这个新“武器”,就是和工业4.0相提并论的智能制造。

从传统制造转向智能制造,是趋势,困难也在所难免。这场基于智能化的改造升级,对于专注白电业务48年的美的,到底会改变什么?

产品转型,靠品质驱动!

一台台、一排排的电饭煲整齐划一,被摆放在检测车间。一台电饭煲在上市前,需要经过20万次的测试。插上电源,电饭煲的盖子“自动”打开、关闭,如此重复着,每天24小时不间断。

而在电饭煲更早的研发阶段,研发人员将搜集来的各品牌电饭煲拆分,其中不乏备受青睐的日本产品,拆分后的部件多达188个,为的是进行细致彻底的研究……最终,使得一款拥有8层内胆和12种烹调方法的电饭煲顺利上市。

这就是美的最具“工匠精神”的事业部之一:电饭煲事业部的真实场景。专注开发,让美的电饭煲在国内市场有着第一位的市场占有率——42%,并连续十几年遥遥领先。在美的生活电器展厅,展示着让其引以为傲的各种白色家电。

或许美的很想对吴晓波说:美的电饭煲并不输给日本品牌。

美的生活电器事业部首席产品经理,号称“煮饭哥”的黄兵,为开发一款智能电饭煲,光是为试验内锅的涂层,就要在实验室里至少煮上千锅米饭。如今,他已经练就了一种特殊技能,“一锅饭好不好,需要优化哪个参数,我用鼻子一闻就知道。”黄兵笑言。

从2004年毕业加入美的,80后的黄兵用12年的研发经历来佐证他对品质的执著:“我们一天最多要煮100多锅米饭。每一锅要吃上两三口,相当于我一天吃10碗米饭,在工作中就把中晚饭给解决了。”扎扎实实做产品,反映在美的研发人员身上就是这么专注。这是美的几十年来的务实风格所熏陶出来的。

但是品质,也不能完全依靠事迹来打造。吴晓波写于2015年的那篇马桶盖博文在中国社会所产生的巨大反响,所昭示出的市场印象分,依然在警示着美的和整个中国家电业。

日本人的自信是有理由的。在《中外管理》参观美的生活电器事业部后的第二天,同样获得此次“走进美的”活动机会的日本每日电视台记者发文称:“对于去日本'爆买’的消费者而言,人气最高的就是电饭煲。中国的消费者追求的产品是高价格、高品质的日本制造。”

事实也正如美的电饭煲开发团队负责人所认识到的:“过往中国产品靠的是低价竞争,但这个时代已经结束,现在消费者越来越看重品质是不是好。”这正是对吴晓波那篇博文的重要注脚。

而此前,方洪波曾经坦言:中国家电企业在最美好的年华,失去了转型升级的最佳战略机遇期。过去三年中国白色家电企业与世界顶尖家电企业的差距,不是在缩小,而是在扩大!在工业4.0大潮下,中国制造业的未来出路,必然是在智能制造指引下的品质升级。

现在,美的每年有60-80亿元人民币的投入,全部投在技术和产品上。这显示出方洪波在战略上的务实精进,顺势而为。

更值得一提的是,研发已经被美的提到更前端。电饭煲就是最好的例子。美的每年要花110万元买大米,美的生活电器工程师不断地进行烹饪测试,两年内煮掉2吨大米才交出一个充分沸腾翻滚方案,研制出多段IH加热的电饭煲。

只有品质上去了,才意味着产品在市场上具备更高的溢价能力。而今,美的能够在营收略降的情况下,实现净利润大幅增长的主要原因,就是产品平均售价的提高,“每年提高2-3个百分点”。美的副总裁王金亮坦言,对比一下钢铁、煤炭行业,它们的价格水平呈大幅下滑,加之产能过剩,所以导致企业亏损。而美的产品价格却在平稳上升,为什么?正是通过砍掉低端产品,压缩低效产能,向中高端升级等举措,才换来利润增加两倍以上的成绩。

中国制造企业如何从过去的高增长,步入现在的中高速增长和中高端水平转型,美的实际上就是一个活生生的实例。当然,如果中国这样的企业再多一些,中国“智造”的升级前景会更加灿烂。

在此过程中,看不见的投入、积累,还有各种困难都需要面对,然而这些努力还不够。对于智能家电,如电饭煲,不仅仅靠技术来打造品质,一如黄兵所说:“电饭煲是硬件系统、软件系统和生态系统的有机结合,三者结合才能打造出一款好的电饭煲。”美的下一步会在这个层面上着力。

研发转型,靠用户驱动!

日本的电饭煲为什么做得好?

“工匠精神”使然。日本家电在品质上往往精于做深,围绕一个“点”深入钻研。

这非常值得中国企业学习。然而,要同时满足中国市场的丰富多样性,还远不止如此。

要做出让中国消费者满意的电饭煲,美的生活电器研发人员需要攻克重重难关。比如:交流电电压经常波动、不同地域食用米种不同、各地海拔高度与气压条件变化大、中国的消费者希望电饭煲不仅能做饭,还要煮粥煮汤等多功能……这些连日本电饭煲专家都从未碰到过的难题,美的研发人员必须去切实解决之。

其中难度最大、花费精力最多的气流控制技术研发,让米粒能够720度不断翻滚,从而让锅里的米受热均匀,目的是让煮出来的米饭更好吃。目前该技术在国内是首例。

是什么驱动美的研发人员如此“攻于”将电饭煲的突破性技术落地?

答案是用户需求。

美的生活电器事业部产品经理赵国尧,为了研究米饭的味道,甚至到偏远山区去体验做柴火饭,感受米的温度变化、火的火候大小。在云贵高原、东北平原,都有美的独立实验室。当然,赵国尧称粮食一点没浪费,在不同地区做大米实验,试验品也变成了午饭和晚饭。

在现代生活中,柴火饭之所以深受人们怀念,不仅仅是其带有时代的印痕,柴火饭本身的“精致”烹煮过程也是重要原因。事实上,美的主打“焖香柴火饭”的智能电饭煲,也正是基于这一点。

为什么要花这样的代价去试验?不管是技术的攻克,还是对大米的精益研究,最终只为一个结果:让电饭煲能够做出符合消费者口味的米饭。

在产品研发上,过去那种一厢情愿式的主观强推——企业想象什么样的产品好卖,就做什么产品,然后推给消费者的模式,在今天这个用户驱动的时代,已经不灵验了。而站在消费者角度,研究他们的口味需求,进而去感知产品是不是他们喜欢的,才是企业明智的举措。

一切围绕用户,不仅仅是互联网公司的逻辑,传统企业要和终端用户离得更近,也必须这样做。美的家用空调事业部的工程师李金波,显然在这方面更有发言权。在“美的工匠精神小手册”里,这样记录了他的经历:

2000年,李金波从华中科技大学毕业后进入美的,成为一名普通的技术工程师,从事家用空调的研发。善于钻研的他,发现风机风道厚度仅0.1毫米的不同,对节能效果就有很大改善。而他和团队成员到用户家里调研时,发现用户抱怨最多的就是空调的高耗电问题,一些空调一晚耗电高达8度之多!

“大家以前对空调的印象就是电老虎,夏天一交电费,费用非常高昂。最多的时候,家庭电费支出有70%是空调的。”李金波坦率地说,这是很差的消费体验。不能让空调摆在用户家里成为一种负担!李金波决定潜心研究,如何给用户带来实惠。作为项目主要带头人,他牵头组成团队,对空调节能展开技术攻关。

“他在实验室里一蹲就是15年,从20多岁的小鲜肉变成了40岁出头的大叔,直到'一晚一度电’的成功让他走到了台前。”美的提供的“工匠精神小手册”里这样描述道。而李金波带领的团队攻克的节能技术,最终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根据美的数据统计,“一晚低至一度电”变频空调自2012年9月上市到现在已经销了1200万台,算下来节能11.7亿度电,节能效果不可小觑。 

这是美的启动“精品工程”战略以来在产品创新上的一个历史性突破。对于产品,除了质量以外,用户还关心什么?就是性能。李金波说,这是美的做空调,也是给用户创造实惠的初心。

方洪波预计:未来构建智慧家居,白色家电也终会向智能硬件发展。这就要求企业必须根据用户需求去做大规模的定制,“美的所有人的薪酬体系激励,都要以用户价值和用户体验这个指标来考量,而非销量。”

生产转型,靠智能工厂!

在美的最新的空调生产线上,数台灵活的工业机器人在智能化流水作业线上有条不紊地运转,而一排排的智能电板和屏幕显示器时时“记录”着各项工作指标进度,物料投放车自动在流水线上穿梭,各种传感器自动对流水线上的作业作出精准判断……

这是《中外管理》记者近日在美的空调广州南沙工业园的智能工厂里看到的一幕。看起来,这家创立于1968年的白电企业,正在用智能工厂改造原先传统的生产线。

较之汽车行业,家电企业的智能化生产实在来得较晚,纵观全球亦如此。美的家用空调事业部副总裁乌守保坦承:中国企业现在谈工业4.0还显得过早,但未来的工业制造趋势,一定是智能制造。形势将逼着企业必须走这条路。

曾经,“世界工厂”是中国制造业的标签,然而随着规模优势丧失,劳动力成本居高不下,传统生产线运营效率低下等瓶颈显现,家电企业也亟待智能化的改造与升级。

美的智能工厂的筹划,始于2013年,历时两年突破,终于在广州顺德的南沙工厂和武汉工厂落地运行。而上述南沙工厂,正式运行仅仅三个月。机器人的快速上马,力图让新工厂实现设备自动化、生产透明化、物流智能化、管理移动化、决策数据化五大维度的突破,尤其是高空物流的智能化运行。

根据乌守保的介绍,全智能工厂投入时间虽不长,但生产效率明显提高,同时保证产品品质更加稳定。在这里,实现了符合C2M概念(顾客面向制造)的制造模式,实现从下订单到交货,12天即可完成,客户通过智能手机或iPad就能追踪订单情况。

表面看起来很潮,机器人帮人干活,不仅省时省力,效率还高。但更重要的是精准,这是智能制造对品质的要求,人不能做到品质始终如一的事情,交给机器人来干,不失为推动家电业走向智能化的重要方式。

然而,乌守保直言:对于传统生产工厂,在原有基础上进行颠覆性的改造,对企业的挑战很大。他理解的智能工厂,不仅仅是上马机器人这么简单,而是将硬件和软件都要实现智能化,背后需要强大的IT系统作为支撑,而所有的设备都要实现联机运行,并实现数据实时在线传输。

改造这家旧工厂,过程同样艰辛。

以噪音板为例,对噪音的检测其实很困难,因为焊接螺丝钉的噪音是需要人去听的,让机器人干这活儿怎么办呢?“难就难在你要把传统的模糊概念变成数字技术,我们没有经验,只能去摸索。”南沙智能工厂一位技术人员如此描述。一个功能是要听到噪音是不是超标,另一个功能是测试它有没有异音,现在要把这些模糊的东西,通过技术转成机器“认识”的数字。而现在运行的自动化生产线,其实是一个系统的生产线,背后每一个端点都至少花了半年以上的时间去研究、设计,以及设计过程中与产品相结合,结合完以后还要模拟,一个点搞不定就不敢放在生产线上使用。

也就是说,搞定一个点尚且容易,但多个点结合起来,突破相当难。随着智能工厂改造过程的深入,乌守保由衷地感受到,做家电不比汽车容易!
 

目前,这样的智能工厂也仅仅是智能化的雏形。而对于此,乌守保有一个开放的态度:推进智能化就是要敢于投入,唯有此,方能加快走向智能化。“要用发展的眼光去做长线的调整”。

2015年8月,美的与日本安川电机合作,正式进军机器人产业。未来五年计划投入40-50亿元,在上述两家工厂以外的美的工厂进行智能化改造的复制,重点在空调领域。截至2015年,“美的空调智能制造”累计投入10亿元,使用的机器人数量达800余台,节省人力2.2万人。

当然,所谓的“无人工厂”也不可能完全离开人,像搬压缩机这种工作劳动强度很大的活儿,交给机器人来做,而在生产线的其他环节,如封贴仍穿插工人来操作。智能化改造,更多的是从人性化的角度来实现产业升级,而不是追时髦,用多少台机器人。

尽管挑战颇多,但美的希望所有的技术攻关,都尽可能自己掌握。因为这种积累将给美的带来深远的改变。

机制转型,趋平台化!

目前来看,从董事长方洪波到美的整个管理层,都有很坚定的转型决心。但缺资源,如何整合?缺人才,怎样网罗?

美的副总裁、中央研究院院长胡自强说:第一要投钱,第二要招很多有能力的人才,必须面向全球招聘。但毕竟不是所有的人都愿意聚集到广州顺德去。要解决这样的问题,开放平台成为必然出路。

2014年年末,位于广州顺德北滘美的工业城东区的一个创新中心项目正式启用。根据此前媒体的报道,这个占地面积400亩,未来三年计划投资30亿元的创新中心建成后,将囊括研发试验大楼、工业设计、消费者体验、创新工作坊、未来生活馆等技术和产品创新功能。并且可容纳上万人办公,一期规划入驻3000人。

并且未来,美的还计划在韩国、德国等地建立海外研发创新中心,最终打造全球研发体系。

传统大企业,无一不在向平台化转型,这是方向。智能制造,更需要打造一个开放创新体系。

如果说海尔开了这个先河,而且转型幅度、步调均令人为之瞠目,那么相对来说,美的则走了一条稳扎稳打的路线,希望转型在小步慢跑中产生实际运营效率。如何在降低风险之余,通过创新提升效率、收益,需要平衡。

在美的集团微信平台上,记录了这样一件事:同样在2014年,方洪波带领高管团队去了一趟小米公司,双方合作框架的敲定本来准备了一下午,但他们和雷军只谈了半个小时,合作便达成了。

对于此举,方洪波强调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安排:“美的要做一个跟上时代、顺应时代的新公司,我们希望借与小米的合作,为美的带来新的思维和方法,推动美的实现更彻底的转型。”向小米取什么经呢?显然不光是互联网思维。

用互联网的方式推动企业机制的转型才是根本。现在,一个线上线下结合的美的创新平台——简称“美创平台”正运营得有声有色。其中线上,集成了内外部用户、工程师、创客、设计师等“美粉”(美的粉丝)资源,形成实现新产品、方案的快速征集,为美的创新提供创意来源的开放式创新社区。

如果内部员工有好的创意,可以“带薪”做项目,公司拿出一部分股份作为激励。

昂永程,现在就是在美创平台上被孵化出的一位“创业者”,原供职于美的热水器事业部,用九个月时间打造了一台智能净水器。“我现在是老板了,呵呵。”在美的创新中心,他笑着向现场媒体记者讲述他自2015年以来的创业经历:

“做一个好的项目,就要把公司最好的研发人员拉到一起来做。原来传统模式下,一些创新项目很难推。但现在,在美创平台上,最初我把项目拿来一提案,公司很支持,然后我们组织团队开始做。”昂永程说。一群20多岁、有互联网思维的年轻人,开始了不同于以往美的工程师角色的创业之路。

“由于项目需要很多部门配合,于是就将项目人员集中在一个房间,好像一个小公司一样,大家只干这一件事,所以我们的整体效率变得很高。”他兴奋地描述,颇有创业的快感。最后连他自己也没想到:M2净水器做成了!上市三个月实现2200万元的销售额。

在这个项目中,平台机制的激励产生奇效:创业者拿出20%,公司拿出80%,比如项目投入1000万,员工自投200万,美的投入800万,而最重要的是员工可享受40%的股份。也就是说,项目回报中,100元的盈利,昂永程和他的创业团队可拿到40元的分红。

为了鼓励内部员工创新创业,美的制定了超越以往的激励政策:创业项目通过集团的项目路演评审后,项目团队能够持15%-40%的股份。同时对产品经理充分授权,通过创新型的激励模式,让项目团队成员从员工变成合伙人,从制度上提高他们当老板的自我驱动能力。

随着美的“创新驱动”战略的逐步深入,像这样的创业项目(尤其是智能化产品)在美创平台上会越来越多、越来越活跃,但不是所有的都能斩获惊喜。

“做未来的东西挺难的,有很多不确定性。”胡自强说。要提升未来的创新力,最重要的是建立一个有激励效应的平台机制,才可能让创新结出果实。比如美的对胡自强负责的中央研究院,三年内不考核。

后千亿时代,美的的“智造”布局,还有更多挑战在等着。

来源:中外管理杂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